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右所鎮的結果 展開

右所鎮

雲南省大理州洱源縣轄鎮

右所鎮位於洱源縣城東南部,東經100°03′,北緯26°01′。國土面積302.43平方千米,其中山區面積佔70%,壩區面積佔30%。鎮政府駐右所,海拔1971米,距縣城18千米。全鎮國土面積302.4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42500畝,實施天然林保護封山育林的有林面積106614畝。常住人口47758人(2020年)。

歷史沿革


右所村(雲南洱源縣右所鎮下轄村)
右所村(雲南洱源縣右所鎮下轄村)
右所因明初設立過右百戶所而得名。漢代屬葉榆縣,後為取賧詔所據,南詔並五詔后,置鄧川瞼,元初設德源千戶所於中所,屬大理上萬戶,至元十一年改為鄧川州至清末。辛亥革命后,屬鄧川縣(縣城駐現今的鄧川鎮新州)。解放初設玉泉區、崇政區。1958年隨鄧川縣併入洱源縣,成立右所公社,1963年改為右所區,1970年恢復為右所公社,1984年成立右所區,1985年將騰龍、舊州、鄧川劃出設立鄧川鎮。1988年區改鄉。1997年,面積262平方千米,人口4.8萬,轄焦石、松曲、永安、陳官、右所、幸福、溫水、西湖、團結、起勝、臘坪、三枚、中所、梅和14個行政村。2000年8月撤鄉設鎮。2002年末,面積302.43平方千米,轄14個行政村,105個自然村,16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1956人,其中農業人口50466人;漢族有24419人,白族有27537人。

地理環境


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右所鎮地圖(衛星地圖)
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右所鎮地圖(衛星地圖)
右所鎮位於洱源縣東南部,東經100°03′、北緯26°01′。東有馬鞍山與鶴慶縣西邑鎮、黃坪鎮相靠,南有德源山、雲弄峰與鄧川鎮、江尾鎮、大理市喜洲鎮接壤,西枕點蒼山延伸與鳳羽鎮相鄰,北依蒲陀山與玉湖鎮、三營鎮相接。面積266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右所,海拔1971米,距縣城18千米。

氣候特徵

右所鎮地貌為東、西、北三面高,東南部低,右所壩子四面環山,猶如一個聚寶盆,主要山脈東有馬鞍山、西有點蒼山延伸的羅時山、北有蒲陀山,最高海拔3255米,最低海拔1910米,壩區平均1978米。有苴河、永安江、羅時江三條河流由北向南經鄧川、江尾歸入洱海,屬瀾滄江流域洱海水系,有西湖、東湖、綠玉池三個淡水湖,正常年景,西湖水面面積6000多畝,蓄水量3500萬立方米,東湖、綠玉池已沼澤化,全鎮水面積7萬多畝,水網密布,溝渠縱橫,是洱海主要水源的流經區和產水區,水質經化驗,均屬清潔水。右所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兼有海洋性小氣候的特點,常年主導風為西南風,鎮內各村海拔及地型不同,氣候差異較大,有多種小氣候區和生態環境,立體氣候特點突出,平均氣溫15℃左右,歷史最高溫30℃,最低零下5℃,年降雨量700—800毫米,最高年1440.5毫米,全年分干、濕兩季,濕季(5-10月)降雨量佔全的80%以上,月最高降雨量70毫米。年平均濕度69%,年均蒸發量1405.7毫米,乾季多晴天,蒸發量大。年均日照時數為2061至2440小時,平均日照率為56%,歷史最高年達60%,光照充足,光質好。全年有霜期125天,初霜期10月下旬,終霜期4月中旬。災害性氣候有4月初的低溫(倒春寒);5月至6月乾旱;7月至9月連續降雨,造成洪澇;霜凍、冰雹。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右所鎮焦石境內有鐵礦、銅礦、斑斕墨石(又名墨色大理石)、紅雲石、冰花石等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臘坪境內有豐富的鈦礦資源。

生物資源

(1)藥材資源:右所鎮境內的焦石、臘坪、起勝山區有數百種野生藥材資源,
簸箕自然村(雲南省大理洱源縣右所鎮下轄自然村)
簸箕自然村(雲南省大理洱源縣右所鎮下轄自然村)
可供開發利用。2001年焦石試種桔梗、板蘭根已獲成功。(2)乳畜資源:名甲天下的鄧川黑白花乳牛主產區就在右所鎮,產奶量高,味香奶濃,質量好,肉牛、菜、生豬可發展規模化養殖。(3)糧食資源:右所鎮壩區主產水稻,所產稻米品質好、口感好,在市場上供不應求。(4)經果資源:右所鎮現已啟動萬畝梅子基地鎮建設工程。除了適宜發展梅子外,還適宜發展蘋果、梨、板栗、核桃、木瓜、花椒等。(5)水產資源:右所鎮眾多的水面適宜池塘養漁、海菜、蓮藕栽培。(6)大蒜資源:大蒜作為一項新興的支柱產業,右所鎮每年種植面積2萬畝左右,右所大蒜產量高、品質好,具有良好的大蒜精、初加工開發前景。

地熱資源

右所鎮有下山口、城西、溫水三處地熱資源,水溫適宜,水質好,溫泉中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下山口已利用地熱資源開發旅遊,城西、溫水兩處的地熱資源尚待開發。

行政區劃


右所鎮轄右所、三枚、梅和、中所、團結、西湖、幸福、溫水、松曲、永安、陳官11年壩區村,焦石、臘坪、起勝3個山區村,共14個村委會,105個自然村,163個村民小組,其中焦石、臘坪、起勝為高寒貧特困山區村,臘坪、起勝為重點扶持村。
右所村溫水村團結村臘坪村
三枚村松曲村西湖村起勝村
梅和村永安村幸福村焦石村
中所村陳官村

人口民族


2002年末全鎮總人口51956人,其中農業人口50466人,佔總人口的97%。有漢族、白族、回族、彝族4個世居民族,漢族有24419人,佔總人口的47%,白族有27537人,佔總人口的42%。
2021年7月,洱源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右所鎮常住人口47758人。

經濟


2002年右所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7618萬元,財政收入327.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83元。鄉鎮企業總收入4139萬元。

第一產業

農業
右所鎮農業生產條件較好,全鎮有耕地42500畝,人均0.82畝,是洱源縣的
城西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大理洱源縣右所鎮
城西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大理洱源縣右所鎮
商品糧主產區,糧食作物主要有稻穀、蠶豆、小麥等,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大白芸豆、大蒜、蔬菜等,每年大蒜種植面積都在2萬畝左右,右所大蒜由於品質好而暢銷國內外,僅大蒜一項已成為近億元的產業。2002年全鎮糧食總產量2032萬公斤,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比例為49:51。右所鎮有豐富的水面資源,適宜發展池塘養魚,海菜種植。2002年全鎮漁業收入444萬元。
畜牧業
是右所鎮的傳統支柱產業,2002年乳牛年末存欄數達6814頭。2002年全鎮畜牧業收入3106萬元。
果品加工業
右所鎮由於水果資源豐富,果品精、粗加工業發展很快,現有多家果品加工企業。董志斌創辦的聖力源食品有限公司的“天滋”牌系列梅果產品於2001年11月獲得國際(天津)發明專利及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又於同年12月被第七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認定為“中國名牌食品”。
特色農業
胡春林創辦的綠色農特產品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建立海菜種植基地,為農戶提供海菜種苗,提供海菜種植技術指導,帶動農戶發展海菜種植,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現全鎮海菜種植已達3000多畝。

第二產業

礦產業
右所鎮焦石境內鐵礦、銅礦、石材資源豐富,臘坪境內有鈦礦資源。九鼎公司現已開發焦石斑斕墨石(又名“中國黑金花”),臘坪有3家企業開發鈦資源。焦石境內有多家採礦、選礦企業,開發鐵礦、銅礦資源。
運輸業
右所鎮由於214國道和大麗路通過境內,所轄的14個村委會已村村通公路,交通極其方便,帶來交通運輸業發展很快,全鎮現有大、中型汽車300多輛,客運中巴車100多輛,拖拉機1000多輛。2002年交通運輸業收入2958萬元,佔全鎮經濟總收入的17%。現有永林汽車運輸公司和宏達汽車運輸公司兩個民營運輸企業。

第三產業

電力工業
右所鎮境內有下山口發電廠,電力資源供應充足,電網設施完善,電力供應充足。右所鎮已啟動了農網改造工程。

文化


特產美食

右所鎮各族群眾飼養乳牛的歷史悠久,用鮮奶經傳統的手工製作方法,製作的乳扇是有名的地方風味食品。用手工製作的豆腐、豆粉更是營養豐富、老少皆宜的食品。

旅遊


右所鎮有豐富的冷熱水資源,山清水秀,適宜發展旅遊業,以下山口旅遊度假村為龍頭的“熱區”開發,吸引了眾多的遊客,是旅遊度假休閑的好去處。西湖水質清澈見底,湖中有數千畝連片的蘆葦盪,湖中有島,島上有人家,麗日晴天湖光山色美不勝收,使遊人流連忘返。

社會


右所鎮有3所初級中學,16所完小,中、小學在校學生795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7%,“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肓”已通過各級的驗收。鎮有文化站和廣播電視站,各村委會都有圖書室,建起了“萬村書庫工程”。電視覆蓋率達100%,其中有線電視覆蓋率達98%。各村都有衛生室,基本消滅了血吸蟲病,堅持不懈地進行健康教育,70%的自然村已解決了人畜飲水,使用上了自來水,傳染病已得到有效控制。初級衛生保健工作正常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實行“三為主”,積極推行“三結合”,堅決貫徹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計劃生育已成為各族育齡婦女的自覺行動,右所鎮人民政府每年都與各村委會簽訂人口與計劃生育責任書,年終考核,兌現獎懲。200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4‰。科技推廣和科普宣傳工作力度不斷加強,右所農科站被評為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單位,受到國家農業部的表彰。移動通信覆蓋全鎮。

民生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
右所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
海潭自然村隸屬雲南省大理洱源縣右所鎮
海潭自然村隸屬雲南省大理洱源縣右所鎮
同時,大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在全鎮範圍內全面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並實施有效的動態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不斷提高全鎮各族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通過普法教育,幹部群眾的法制意識得到加強。結合“村改委”,各村完善了村規民約,建立健全了規章制度,推行村務公開、政務公開。鎮人民政府建立了執法責任制,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水平。右所鎮黨委、政府積極發揮各級各部門的作用,認真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確保一方平安。
市場建設
右所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右所街,素有滇西三大農貿集市之一的稱譽,逢星期五的右所街天,上市人數3萬人左右,商品經濟十分活躍。右所紅旗農貿市場通過近幾年的建設,已初具規模。
城鎮建設右所鎮黨委、政府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啟動了小城鎮建設,新區規劃面積1.5平方千米,從右所集鎮老區沿永安路向東擴展,已征地200多畝,現已啟動實施0.5平方千米。

文化事業

右所鎮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各族群眾能歌善舞,各村都有業餘文藝演出隊,50年代幸福村的業餘文藝演出隊曾到省城參加匯演。近年來,為外地輸送了不少的文藝演出人才。

交通


214國道和大麗路通過右所鎮境內,在“九五”期間14個行政村已村村通公路,右所鎮的鄉、村道路四通八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