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鄉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轄鄉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大幕鄉位於咸安區東南部,總面積168.1平方千米(2017年),屬低山丘陵地帶,東北方是海拔695米高的白雲山,東南方是海拔954米高的大幕山,鄉政府所在地常收距107國道和京廣線20公里,距咸安城區30公里,市級公路肖星線和橫常公路在此交匯。

全鄉轄26個村233個組和2個居委會,現有人口31206人(2017年),其中長年外出務工人口1萬多人,是全區有名的外出務工大鄉和湖北省重點扶貧開發鄉鎮。在我國土地革命和抗日戰爭時期,大幕是鄂東南的重要革命根據地。

行政區劃


大幕鄉合村后,現有2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13個行政村,國土面積170平方公里,人口3.4萬多人。
常收石橋井頭金雞山西山下
馬安頭石橋東源南山雙壟
大幕泉山口高峰

經濟


交通便利,資源豐富,人傑地靈,是一個好地方。近年,經濟發展較快,特別是招商引資,幾年來,已引進各方面資金近2000萬元,建起了竹地板廠、拉絲廠、採石廠、林特開發公司等企業,已逐步走上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社會


全鄉現有中學2所,小學27所,在校學生6500多名,教育質量位居全區榜首。
全鄉耕地面積3萬畝,森林面積30萬畝,其中楠竹林7萬畝,高山茶園1千畝,是全區有名的楠竹之鄉和茶葉之鄉。
鄉內基礎設備完備,水電充足,通訊快捷,金融服務優良。
近年來,該鄉充分利用大幕天時、地利、人和,用優惠的政策、優良的環境和高效的服務,大力進行招商引資,通過共同努力,力爭使大幕成為幕阜山下的明珠鄉鎮。
大幕鄉風貌
大幕鄉風貌

教育事業

大幕鄉中小學校
咸寧市咸安區大幕鄉西山下小學咸安區大幕鄉下嶺村小學咸安區大幕鄉東坑村小學
咸安區大幕鄉北山村小學咸安區大幕鄉南山小學咸安區大幕鄉雙壟村小學
咸安區大幕鄉塘嶺村小學咸安區大幕鄉大塘村小學咸安區大幕鄉大幕村小學
咸安區大幕鄉學堂胡小學咸安區大幕鄉山裡饒小學咸安區大幕鄉常收中心小學
咸安區大幕鄉廟邊小學咸安區大幕鄉桃花尖村小學咸安區大幕鄉泉山口村小學
咸安區大幕鄉港背村小學咸安區大幕鄉石橋村小學咸安區大幕鄉章堡小學
咸安區大幕鄉章堡小學咸安區大幕鄉紅山村小學咸安區大幕鄉茶地村小學
咸安區大幕鄉蔡橋村小學咸安區大幕鄉金味希望小學咸安區大幕鄉金雞山村小學
咸安區大幕鄉馬鞍頭村小學咸安區大幕鄉高灣村初級小學咸安區大幕鄉高灣村小學

旅遊


本鎮概況

①鎮名:大幕鄉。
②美稱:楠竹之鄉和茶葉之鄉。
③區位:位於咸安區東南部,距城區30公里。
④交通:市級公路肖星線和橫常公路在此交匯。
⑤人口:4萬。

重要景點

鍾徠台山石室李邕讀書處
大幕鄉有鍾台山,海拔511米,方圓3公里。山雖不大,卻是一峰突起,氣勢雄偉。東南坡山腰間有一石室,名曰桃花洞,內有石台。石室為天然形成,能容數人盤桓,冬暖夏涼。
洞外遍開的桃花中,有一個直徑約3米高的石墩。山下還有一灣清澈的桃花泉。不遠處,古有修靜寺。在這荒涼的山野,鍾台山幾乎是默默無聞,然而千年之前,它卻與唐代大名鼎鼎的李善、李邕父子聯在一起。

代表人物


李邕(687─747),字泰和,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一說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其父是唐代傑出的學者、為《文選》作注的李善,史稱其方雅清勁,有士君子之風。李邕初為諫官,后官至汲郡、北海二太守,時稱李北海。邕為人剛強激烈,屢忤權貴,數遭貶斥,天寶五年被誣“奸臟”入獄,奸相李林甫素忌邕,令祁順之杖殺之。
一代書宗,屈死獄中,杜甫曾作《八哀詩》之五《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悼之,盛讚李邕的學問、人品、文章、書法,哀嘆其遭讒而死的悲慘命運。李邕為唐代著名書法家,他“精於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學右軍行法,既得其妙,復乃擺脫舊習,筆力一新”(《宣和書譜》),書法氣宇軒昂,大氣磅礴,有一種凌厲無前的氣勢。
李邕前後撰碑文八百餘品,以《麓山寺碑》與《雲麾將軍李思訓碑》最為著名。因其才氣過人,聞名天下,書冠當時,明代董其昌評說:“右軍如龍,北海如象。”
據說,李邕六七歲時,李善帶著他回到祖居的江夏,看中了遠離塵囂環境清幽桃花流水的鐘台山。於是,在李善的指導下,李邕在這裡開始了為期四五年的苦讀。
太平寰宇記》載:“鍾台山,上有桃花洞,即李邕讀書處,石室見存。頂有石台,台上有鍾,時或見鳴。”《湖廣武昌府志》也說,鍾台山“舊有修靜寺,李北海讀書其中。”
如今修靜寺雖然不在,但桃花洞還在,讀書台還在,關於李邕父子的記載還在。遊客來到鍾台山,不僅能觀賞鍾台山、桃花洞、桃花泉的美景,而且能讓人們想起千百年前鍾罄悠悠、書聲琅琅的情景,能讓人們感受李善和李邕這兩位咸寧歷史文化名人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