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社會運動

東亞社會運動

《東亞社會運動》是2009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文、趙自勇、胡澎。本文主要通過理論探索、類型分析和個案研究,概括了東亞社會運動的特點,並闡述了對中國的影響。

作者簡介


李文,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曾在南開大學社會學系任教多年。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政治研究室主任。近期主要著作包括:《武士階級與日本的近代化》、《東亞社會變革》、《日本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1972~2002)》、《東亞合作的文化成因》、《東亞:憲政與民主》、《東亞社會的結構與變革》、《東南亞:政治變革與社會轉型》、《東亞:政黨政治與政治參與》、《亞洲政治概論》。
趙自勇,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華南師範大學歷史與人文學院教授。近期著作:《透視東亞“奇迹”》。
胡澎,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近期著作:《戰時體制下的日本婦女團體(1931~1945)》。

內容簡介


《東亞社會運動》從理論探索、類型分析和個案研究三個層面對東亞社會運動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通過梳理基本史實,《東亞社會運動》概括了東亞社會運動的特點,揭示了社會運動逐漸取代暴力革命成為東亞政治抗爭的主要途徑和方式的歷史必然性,探討了影響和制約東亞社會運動發生和發展的因素與機制,對其歷史地位、積極作用和負面影響做出了探索性評價,為政治學和社會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經驗、見識和觀點。《東亞社會運動》對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及時、有效化解各種矛盾和危機,防範和應對群體事件具有啟發意義和參考、借鑒價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社會運動這一政治現象頻繁發生,對東亞國家的社會、政治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

目錄


第一編 理論探索
第一章 東亞社會運動的理論詮釋
第一節 社會運動與新社會運動
第二節 關於東亞社會運動的三個理論模型
第三節 東亞社會運動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 東亞社會運動的起源與意義
第一節 東亞抗爭政治方式的轉變
第二節 東亞抗爭政治方式轉換的背景
第三節 東亞抗爭政治方式轉換的歷史意義
第二編 類型分析
第三章 東亞農民運動與政治參與
第一節 農民運動的類型
第二節 影響農民運動的因素
第三節 農民運動的地位與作用
第四章 東亞工人運動的演變
第一節 東亞工人運動的概況
第二節 東亞工人運動的性質
第三節 東亞工人運動的產生
第四節 東亞工人運動的意義
第五章 東亞學生運動的產生與意義
第一節 東亞學生運動的類型
第二節 東亞學生運動的產生
第三節 東亞學生運動的地位與作用
第六章 東亞市民運動的階梯式發展
第一節 東亞市民運動的發展狀況
第二節 東亞市民運動的緣起
第三節 東亞市民運動的意義
第三編 個案研究
第七章 日本:從社會運動到新社會運動
第一節 日本社會運動的狀況
第二節 日本社會運動的特徵
第三節 日本社會運動的成因
第四節 日本社會運動的作用
第八章 韓國:從“四一九革命”到“牛肉風波”
第一節 學生運動與威權政治的終結
第二節 勞工運動:從街頭抗爭到體制內博弈
第三節 2008年的“牛肉風波”
第九章 印度尼西亞社會運動的產生與特點
第一節 印度尼西亞社會運動的發展
第二節 印度尼西亞社會運動的成因
第三節 印度尼西亞社會運動的特徵
第十章 泰國社會運動:參與群體與主導力量
第十一章 菲律賓:人民力量的激進與保守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