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賢

趙光賢

趙光賢(1910—2003),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歷史學家,教授。曾任輔仁大學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先秦史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專於先秦史,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特別是西周史和孔子研究。他的著作,屬於敘述性的史著極少,大部分是考據或論辯之作。其考辨的內容大體上包括文獻和史事兩個方面。2003年9月,趙光賢因病去世,享年九十三歲。

人物經歷


趙光賢
趙光賢
1910年2月24日出生於江蘇省奉賢縣。
1925年-1928年就讀於法政大學政治系。
1928年-1932年就讀於清華大學政治系。
1935年-1937年在《大公報》任助理編輯。
1938年-1940年在陳垣主持的輔仁大學史學研究所學習,以研究生畢業。
1940年-1952年在輔仁大學任教。
1952年-2003年在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任教。

人物生平


趙光賢是河北省玉田縣人,1910年2月24 日出生於江蘇省奉賢縣(今屬上海市)。6歲時回到老家,隨兄、姐一齊在家庭教師要求下讀《三字經》、《百家姓》、《古文觀止》、《千家詩》、《論語》等。老師不作講解,只是要求背誦。1919年,進入縣立小學讀高小,以歷史課和地理課成績最好。1925年,趙光賢畢業於河北省立第四中學(在盧龍縣)。中學時代,他對學習歷史的興趣大增。梁啟超的《中國歷史研究法》、顧頡剛的《古史辨》第一冊序言、陳垣的《書內學院〈新校慈恩傳〉后》等,都對趙光賢產生了吸引力;尤其是陳垣先生的論文,以嚴謹的考證,指出了梁啟超關於玄奘西遊出發年月的錯誤,對趙光賢有很大的震撼,由此萌發出來對歷史考證的興趣,以致決定了他後來的治學道路。
1925—1928年,趙光賢就讀於法政大學政治系(二年預科、一年本科)。1928年插班考入清華大學,請求轉至歷史系而未果,仍讀政治系。1932年畢業。1935—1937年在《大公報》任助理編輯。
1940年,趙光賢在輔仁大學史學研究所以研究生畢業,並留校任教。在此後的十餘年裡,被聘為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輔仁大學併入北京師範大學,趙光賢乃成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專治先秦史,直至於今。
趙光賢於2003年8月22日因病搶救無效而逝世,享年94歲。

研究方向


先後致力於明清史、西洋史、先秦史的研究和教學。

治學之路


在趙光賢的治學之路中有兩次重要的轉折點。

第一次轉折點

1938年新學年開始,考入陳垣主持的輔仁大學史學研究所,終於實現了趙光賢學習、研究歷史的願望。這是趙光賢在求學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即由此決定了他走上學習和研究歷史並成為一位歷史學家的漫長的人生歷程。

第二次轉折點

第二次是從明清史轉向先秦史。陳垣是研究明清史的,因此趙光賢也跟著老師做明清史的研究。但是一個偶然的原因,改變了趙光賢的這一志向,使他走上了研究先秦史的治學之路。1947年,輔仁大學歷史系主任張星烺因病不能授課,他講授的先秦史無人替代。陳垣校長建議趙光賢來講授先秦史。趙光賢不曾講授過先秦史,有些為難,經再三考慮,勉強同意講授這門課程。從此以後,半個多世紀以來,趙光賢一直致力於先秦史的教學和研究,他對於歷史考證方法的興趣也就在這一領域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主要貢獻


明清史

趙光賢於1938年秋考入輔仁大學史學研究所,師從陳垣(援庵),本來是打算專攻明清史的,畢業論文《明失遼東考原》極為出色,獲陳垣很高評價,因得以刊於《輔仁學志》。

先秦史

古史考辨
重考證之功,貴自得之學,寓時代精神於探賾索隱,是趙光賢教授治史的主要特點。他考辨古史有廣泛的領域和突出的成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是關於周代社會性質的辨析,一是關於武王克商之年及西周諸王年代。他對歷史考證的重要作用和歷史考證的方法,從多方面作了系統的說明,具有方法論的意義。
孔學研究
趙光賢研究先秦史,還有一個突出的重點,是關於孔學的研究。1992年出版的《孔學新論》一書,集中反映了趙光賢在這個領域研究中的獨到的見解。此書包含11章,它們是:孔學與儒學,孔子的生平簡介,春秋末期魯國統治階級內部鬥爭和孔子的階級立場,孔子的政治學說,孔學的核心“仁”及“仁”與“禮”的關係,孔子的方法論,孔子與六經,孔學在戰國秦漢時期的傳人,孔學在我國傳統文明中的地位,孔學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如何正確理解和評價孔子。

代表性專著

《周代社會辨析》,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古史考辨》,北師大出版社1986年版。
《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
《亡尤室文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代表性論文

《說〈逸周書·世俘〉篇並擬武王伐紂日程表》,《歷史研究》,1986年第6期。
《孔子、儒家與傳統文化》,《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
《駁唐說〈尚書·召誥、洛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1年第4期。
《〈尚書·康誥〉篇首四十八字錯簡說考釋正誤》,《文獻》,1991年第4期。
《關於琉璃河1193號周墓的幾個問題》,《歷史研究》1994年第4期。
《〈中國歷史年代簡表〉先秦部分正誤》,《歷史文獻研究》。

人物評價


趙光賢是典型的儒者風範,立身行事追宗孔孟。平生為人耿介,崖岸高峻,率直敢言而不媚流俗,尤其對功媚取容阿諛奉承那一套深惡痛絕。《論語》載孔子有言:“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孟子》亦言:“人不可以無恥。”對於孔孟的這類教誨,趙光賢不但諄諄教導弟子,自身也是身體力行執著遵守的模範,有些時候甚而至於到了不通世故的地步。他也因此而命途多舛,屢遭坎坷;特別是在政治上,曾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究其原因,除了由於正直敢言之外,為人行事過於率真而不諳世故、不通權變,以至在人際關係方面往往處理不善,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