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夏克
馬爾夏克
蘇聯俄羅斯詩人。沃羅涅什人。生於工匠家庭。 1912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深造。著有抒情詩、兒童詩、諷刺詩、劇本等。早年的詩作曾受到高爾基的重視。1920年組織和領導“兒童城”及其附設兒童劇院的工作。1924至1925年主辦兒童雜誌《新魯濱孫》。高爾基曾稱他為“我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人”。衛國戰爭期間同漫畫家庫克雷尼克賽合作創作宣傳詩畫。曾獲1942、1946、1949、1951年度斯大林獎金。《抒情詩選》(1962)獲1963年度列寧獎金。
馬爾夏克
馬爾夏克的戲劇活動始於20年代初。1920~1922年他倡議組織兒童劇院,並為該劇院創作了《山羊的故事》、《彼得羅什卡》等童話劇。1923~1925年,任列寧格勒兒童劇院文學部主任。馬爾夏克的戲劇代表作《十二個月》(1943),通過十二個月幫助大妞戰勝邪惡的童話故事,教育孩子從小熱愛勞動、與人為善。此劇曾獲1946年度斯大林獎金。他的另一個較有名的童話劇是《怕苦難見幸福來》(1954)。馬爾夏克的優秀童話劇既有兒童情趣,也有哲理內容。《十二個月》曾在中國和其他國家上演。
馬爾夏克作為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的貢獻主要有:1946年因童話劇本《十二個月》獲蘇聯國家獎金,1963年因《靜》(童話,1959)、《黑鞋油和墨斑》(詩集,1960)、《大口袋》(詩集,1960)、《旅途奇遇記》(詩集,1961)、《悄悄講的故事》(詩集,1961)、《從一到十》和《有趣的運算》(詩集,1962)、《看誰能找到那小指環》、《從А到Я的快活旅行》(童話與遊戲,1963)獲列寧獎金;他的兒童詩名作有《火災》、《郵局》、《無名英雄的故事》、《軍郵》、《真真假假》、《一年四季》,低幼詩名作有《籠中的小寶寶們》、《沒頭腦的小老鼠》、《長鬍子的大花貓》;他的兒童劇名作有《十二個月》、《怕山的人見不到幸福》、《聰明的東西》。馬爾夏克的兒童文學作品題材多樣,有激情負荷、有思想厚重感,能給小讀者以歡快,其格調朝氣蓬勃和快活樂觀;他的作品具有這樣一些品格:有情節、多動作、簡潔明快、形象切實、富有戲劇性和大量幽默,並且因題材而異,不拘泥於一格。
馬爾夏克作為兒童文學評論家的主要貢獻是:他的兒童文學評論活動有三種形式,即報告、講話和發表文章。馬爾夏克認為兒童文學的基本任務在於培養兒童成為社會主義社會合格的公民,成為勇敢的、多才多藝的、富有創造精神的人;要完成這項任務,需要作家們汲取過去幾個世紀積累的藝術經驗,需要作家們充分估計到這份工作的困難(“對於兒童文學作家來說,不管你是為兒童寫小說或寫詩,都不存在輕鬆的工作。”)。兒童文學要求它的創作者是藝術家,而不是教育材料的編寫者;在如何寫好兒童文學作品的問題,曾表示過這樣一些意見:第一,讓小讀者一邊讀作品一邊就能清晰勾勒出主人公的外貌,分明地活現主人公的性格,看出主人公行動的來龍去脈,應當從“湯姆·索耶”(馬克·吐溫《湯姆·索耶歷險記》的主人公)和“皮諾喬”(科洛狄《木偶奇遇記》的主人公)這樣的成功的形象中得到啟示;第二,給兒童的描寫要注意情節與情節之間的“環環相扣”,要有一種“急速性和嚴密性”;第三,兒童書籍“格外需要幽默、歡快的諧情趣語”;第四,“孩子是按照他讀的書來思考、感受和說話”的,所以兒童文學作品中須“每個字都要經得住審驗”;第五,兒童文學創作要在有靈感的條件下進行,“沒有靈感,光靠技巧,詩就一定蒼白如薄紙一張。”,而靈感又只屬於那些天才的勤奮勞動者。馬爾夏克的《論普希金的童話詩》在理論上有經典的意義。
馬爾夏克作為一個兒童文學活動家的貢獻主要有:通過他的活動,把高爾基的思想和主張、要求體現出來;1920年組織和主辦“兒童城”和最早的一個兒童劇院,並為之提供童話劇;1924—1925年主持兒童雜誌《新魯濱孫》的工作,在這本雜誌的周圍團結了蘇聯早期的一批兒童文學幹部——吉洪諾夫、費定、卡維林、阿賽耶夫、瑞特科夫、比安基、伊林等;1924年起領導國家兒童讀物出版社列寧格勒編輯部。
列夫·卡西里在《豐富的天才》(1962)一文中曾這樣論述過馬爾夏克:“他是蘇聯兒童最早的名副其實的奠基人之一。在這裡,馬爾夏克的名字有充分權利同高爾基和馬雅可夫斯基的名字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