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德淵

俞德淵

俞德淵(1778-1836俞登淵),字原培,號陶泉,甘肅平羅渠口鄉正閘村人,祖籍安徽五為州。清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初九,出生於本縣頭閘俞家莊,卒於道光十五年十二月甲戌,俞德淵幼年就讀於本村和平羅興平書院。嘉慶二十二年丁丑吳其濬榜三甲58名進士。

個人簡介


嘉慶二十年(1815年)中舉。嘉慶二十二年(1817)中進士,選入翰林院庶吉士散館。道光初年,任江蘇荊溪知縣,不久調任長洲知縣。在任期間,嚴正廉潔,甚得民心,后升任蘇州督糧同知。道光六年(1826年),江蘇初行海運業務,俞德淵總攬其役,親手制定了章程,工作成績出色。道光八年(1828年),俞德淵升任常州知府,旋調任江寧知府。道光十年(1830年),兩淮鹽務混亂,宣宗授陶澍為兩江總督,命尚書王鼎,侍郎寶興江南主持改革鹽法,與會眾臣一般都主張“罷官商鹽”歸鹽場或鹽戶,由鹽場或鹽戶納稅,俞德淵沒有盲從。

鹽場治理


認為:鹽歸鹽場后產值額數難定,又不好稽查,會造成收稅難的局面;而鹽歸鹽戶,不僅私煎容易拖欠,而且經不住天災人禍,又不好管理。權衡利弊,還是仍實行官商鹽,但需先定章程,重新清灶簽證裁減浮加雜費。這樣即不因新舊接替而停產,又不影響稅收和各地用鹽。這一正確意見被朝廷全部採納,俞德淵遂被提升為兩淮鹽運使。為了治理混亂的鹽規,他接任后,首先把原來由岸商私自販運食鹽,全部改為派官吏督辦。並實行在海運中嚴格稽查,核價,凡餘利如數上交國庫的制度。很快形成了一整套切實可行的鹽規、鹽法,即提高了食鹽產量,促進了鹽運工作,又增加了國家的稅收。

為官之道


“兩淮本脂膏地,運使多以財結權貴及四方遊客。”而俞德淵一貫秉公辦事,不徇私情。尚書黃鉞之子黃中民為鹽場大使。欲得美職,俞德淵不允說:“美職以待有功,中民無功不可得”。俞德淵不但自己生活儉僕,而且其妻子、兒女生活也簡樸,使華侈的江南一些地區的風俗,也為之大變。
俞德淵雖在江南為官,還十分關心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道光五年(1825年)平羅知縣徐保字,正擬興修“又新書院”,俞德淵從江蘇來信,贈銀三百兩,當即動土,近月落成。俞還在來信中書示童生“立志大植,品正察理”八個大字,勉勵上學童生努力學習,以求上進。
俞德淵逝世后,朝廷誥授他為“中議大夫”。靈柩運回原籍,葬於平羅頭閘南原冒潤渠畔,並建祭祠,後人稱為俞家祠堂。

文采作品


俞德淵學識淵博,文採過人。著有《默齋存稿》、《默齋公牘》二書,刊行於世,原版存藏“關中書院”。

人物評價


俞德淵一生為官嚴正廉潔,剛正不阿,政績顯著,真可謂是封建時代德才兼備並深得民眾愛戴和朝廷器重的清官。兩廣總督林則徐稱他:“體用兼賅,表裡如一”。兩江總督陶澍,也非常欽佩俞德淵的才幹,曾多次向宣宗帝推薦:“其才可大用”。宣宗也嘉獎俞德淵的才幹,行將被重用。道光十五年(1835年)俞德淵不幸突然患病逝世,享年五十七歲。荊溪、常州、江寧等地民眾聞之噩耗,無不痛哭流涕,紛紛請求為他建立祠堂,以示永遠紀念。
(摘自《平羅縣誌》、《平羅縣文化志》、《蓋碗茶》)。
俞德淵
俞德淵
俞德淵
俞德淵
俞德淵
俞德淵
俞德淵
俞德淵
俞德淵
俞德淵
俞德淵
俞德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