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2條詞條名為蘭田村的結果 展開
蘭田村
福建省南安市康美鎮轄村
蘭田村隸屬福建省南安市康美鎮,位於康美鎮政府駐地3.5公里處。地處南安市中部偏東,晉江東溪下游東畔,聚落分佈在泉永公路邊,呈圓形。處丘陵地帶、小山脈從南向北貫穿中部,307省道穿境而過,溪西畔則有“南洪”公路,東南下泉州西門15公里,東北上洪賴8公里,西南離南安12公里。
蘭田村在明、清時屬南安縣二十一都,古稱蘭田境。民國稱陳田,后諧音為藍田。1949年解放后一部分與玉湖同屬玉蘭鄉,1964年由蘭田、草埔二大隊合併,復用舊名為蘭田大隊。1984年為康美鄉蘭田村委會,1988年改稱康美鎮蘭田村委會。
查證各姓宗譜,其祖先均居屬中原人氏,入閩后,先後集居蘭田。尤其吳氏宗譜記載吳氏祖先吳祭公系江南楊州府太興縣人氏,唐時跟隨王審知準備雄踞閩省稱王時,吳祭公不服王審知稱王才隱居本省莆田市黃石鎮,后祭公第七子菁公在寧德黃柏(現在虎貝鄉)開採銀礦,至宋朝菁公第十一世孫邀來公看準一處“三面海水環繞”,“一面山巒起伏”實屬難得吉地,就是現在蘭田。自遨來公定居蘭田后,面前海灘有自然所生的花蛤、海蟶、海蠣、烏鯰等各種貝類、魚蝦,面前海灘如同銀盤,盤中之物酷似美玉,故將該地取名蘭田,其含意是“蘭田有種玉之稱”。數百年來集居蘭田的各姓村民和睦相處,繁衍生息,先後出了多名舉人、秀才、孝廉等。清乾隆時吳姓還出一個吳大立省進士《與甘國寶拜過把》。
蘭田村,民風純樸,物產豐富,封建社會寧德城關不法鄉坤為霸佔蘭田村民賴於生存的海產灘塗,群眾不服惡勢力的欺壓與其抗衡才釀成民國20多個年青人在十九年時上白鶴領的恥辱(20個多年青人被押解福州),蘭田群眾為了生存管好海業,全村各姓凡年滿十八周歲的男丁在海產灘塗上均獲一股份,形成了當時遠近聞名的封建集體化,成就了“蘭田花蛤”聞名於省內外。
蘭田村屬沿海低丘崗地,西鄰晉江東溪,東連清源山脈,整個地形呈馬蹄形由東向西逐漸降低趨勢,瀕臨東溪左岸,最高海拔123.90米,最低6.80米,村庄的高程大部分在20~40米間。
康美鎮蘭田村委會大樓
蘭田村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一月份氣溫最低,七月份氣溫最高,無霜期349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700mm,多集中在夏秋兩季。
蘭田村土地肥沃,適宜耕作,農業發展良好,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地瓜、花生等經濟作物。村內現有耕地1309畝,山地1791畝。農作物主種:水稻、甘蔗、兼種花生,大豆。林果有松、龍眼。
蘭田村水資源由地表水、地下水、過境水(河流水)三部分組成,地下水豐富。
蘭田村委會設在草埔,有草埔、松柏嶺、山頭、鳳穴、五柱、樹兜、陳田、董田、山兜等9個自然村。有10個村民小組,村民900戶3194人。村民主要有許、林、潘3個姓氏,另外還有付、吳、曾、劉、李、雷6個姓氏。
名稱 | 統計用區劃代碼 | 車牌代碼 | 電話區號 | 郵政編碼 |
蘭田村 | 350583115 | 閩C | 350583115 | 362000 |
【村支書】
潘春來,男,漢族,一九五八年二月六日出生,大專文化,中共黨員,現任南安市康美鎮蘭田村黨委書記。
1998年度被評為南安市勞動模範;
2003年度被評為泉州市勞動模範;
2004年度榮獲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
2007年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08年6月榮獲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09年9月榮獲“2009年福建省終身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09年12月榮獲“2009年中國農業網站十大領軍人物”稱號;
2010年2月獲“南安市2007-2009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
2010年7月獲“泉州企業創新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榮譽稱號;
2010年12月榮獲全國“三農科技服務金橋獎”先進個人
2011年1月榮獲“2010年中國農村信息化十大年度人物”稱號
2011年12月CCTV2011年度三農人物創新獎獲得者
政協南安市第十三、十四屆常務委員,中共南安市第十、十一屆黨代表,泉州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中共福建省第八屆黨代會代表,福建省十一屆人大代表。
“世紀之村農村信息化網路服務平台”是在福建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在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由南安市新農民培訓學校與相關公司經過三年多時間,對全國不同地區的農村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聯合研發的。平台於06年底開始策劃,07年底開始正式研發,並於08年3月份推出財務版塊,推出之後便在整個南安市推廣,迄今為止,已在福建省泉州市753個行政村(其中南安26個鄉鎮,416個行政村,泉港區7個鎮,100個行政村,惠安16個鎮,295個行政村,石獅9個鎮,122個行政村,永春22個鎮,236個行政村)都投入使用,而且我們計劃於09年在整個泉州市2300多個村全面進行推廣。
蘭田村村事
“世紀之村農村信息化網路服務平台”主要分為“兩大模塊”,第一個模塊是無償服務於政府的模塊,服務於政府的模塊有聚焦三農、村務公開、村財管理還有鄉風文明;第二個模塊是服務於三農的模塊,服務於三農的模塊有農家店、勞務需求、星火科技、企業展品。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人為本,正確樹立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福建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海峽西岸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加快海峽西岸新農村建設步伐,圍繞建設“生態文明”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運用生態學原理和循環經濟理念,協調區域社會、經濟和環境、資源的關係,繁榮城鄉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構建和諧社會,全力打造生態蘭田、和諧蘭田、小康蘭田、信息化蘭田、城市化蘭田。
蘭田村環境
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落實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農業結構調整不動搖,堅持農民增收不動搖,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做好科技興農和農業產業化,全面開展蔬菜、畜禽等農業科技示範工程;建立濱江農業綜合開發區;發展生態農業,生產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並積極培育其產業鏈,使其向農產品加工、營銷等後續環節延伸,努力把蘭田村建設成城郊農業、觀光農業和科教示範農業基地。
調整行政區,撤併部分村民小組,搬遷部分零散村莊,改造部分老村莊,整合資源,節約土地。依據泉州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在蘭田全面建設小康住宅、小康設施和小康環境,把蘭田建設成為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社會文明、人民富裕、並具有獨特建築風格和經濟特色的小康精品新村。結合泉州市農村中心村道路網、電網、氣網、給排水網、信息網和林網“六網”建設規劃。逐步推進蘭田村農業化、工業化、農田標準化、農民知識化進程,縮小城鄉差別,加強蘭田“六網”建設,加快蘭田城鄉一體化進程。
遺址
蘭田中部北有明末清初的許仁寨遺址,其南面有其分寨先鋒寨遺址。明末清初社會動蕩,百姓生活無著,豐州杏埔人許仁聚義山寨。傳說其下有十七分寨,聲勢大,影響深,后被清兵所毀,民國四年《南安縣誌》卷十八曾有記述。原址現仍找到被燒黑穀米。2005年原址建有寨王公宮,供奉寨王。許仁寨西南肩側,有建於民國16年(1927年)的龍溪寺,供奉觀世音,歷來香火旺盛。蘭田村現有完整的清代建築“五開間大厝”12座,這些古建築曾養育過五、七代人,具有很高的歷史人文價值。
蘭田村近年來先後建立起了草埔供銷社、蘭田幼兒園、小學、醫療所、老人活動中心和電灌站等單位,總建築面積4685平方米。同時抓緊建設中心村和廠房,修建20米寬的蘭青大道、蘭青大橋,鋪設自然村水泥路,在村內主要區域安裝路燈、全球眼。2005年被南安市授予“舊村改造新村建設一等獎”;2006年被泉州市南安市康美鎮定為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被中國電信定為“信息化建設示範村”、被南安市授予“2004—2005年度三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被泉州市授予“寬裕型文明村”;被中共福建省委授予“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2007年被泉州市授予“2006年度‘三農’工作先進單位”;被南安市授予“2006年度新農村建設特別貢獻獎”;至2008年底,蘭田村有十個生產小組,總人口3219人,共853戶,人口自然增長率0.65%,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以農業、工業及外出務工為主。總用地面積6186畝,其中耕地1300畝,果園地50畝,工農業總產值1400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9284萬元,工業企業10多家。村域西面濱江地區以農業為主,東面臨307省道兩側工商業發達。蘭田村是一個工農業同步發展的中心村,經濟直接接受康美洪瀨兩鎮及泉州市區的輻射和影響。
蘭田村民歷來擁護中國共產黨,土改時期土豪分田地的鬥爭如火如荼,當時就有黃佬仁、黃成順等多人跟隨土改工作隊張英同志一起參加土改工作,吳妹伍、吳春、吳建如(在朝鮮上甘領戰役中犧牲)吳建周、楊天利等參加抗美授朝,保家衛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