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表逢寒食

嶺表逢寒食

嶺外無寒食,春來不見餳。洛陽新甲子,何日是清明。帝鄉遙可念,腸斷報親情。

作品賞析


本詩描寫主人翁外出趕路的艱辛,還表示對京師的懷念。

作品註解


1、餳[xíng]1.糖稀。2.糖塊、面劑子等變軟:糖~了。3.精神不振,眼睛半睜半閉:眼睛發~。
2、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

作者簡介


沈佺期(約656 — 約715),字雲卿,相州內黃(今安陽市內黃縣)人,祖籍吳興(今浙江湖州)。唐代詩人。與宋之問齊名,稱“沈宋”。
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驩州。稍遷台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
建安后,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沈佺期與宋之問,尤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准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有集十卷,今編詩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