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

中國文化傳統習俗

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有的地方將掃墓稱之為“掃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區稱之為“掛山或“掛紙”出於對祖先的禮敬,又或“去惡字而呼為美”的修辭習慣。

詞語解釋


掃墓,是指到墓地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按照習俗,一般在上午出發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墳墓、培添新土、清除雜草,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然後叩頭行禮祭拜。中國人受傳統文化心理的影響,有著強烈的家庭觀念,尤其重視家族、祖先,對祖先的崇拜、返本歸宗的意識特別濃厚,在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特殊緬懷方式。

有關記載


《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1. 預先清掃好葬地。參見“掃墓望喪”。
2. 指祭掃墳墓的整個過程。包括給墳墓除草、清掃垃圾、獻花、祭祀等過程。
《宋史·唐恪傳》:“以延康殿學士知潭州,請往錢塘掃墓,然後之官,遂改杭州。”
沈復 《浮生六記·浪遊記快》:“清明日先生春祭掃墓,挈余同游。
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冰心《寄小讀者》二三:“清明掃墓,雖不焚化紙錢,也可訓練小孩子一種恭肅靜默的對先人的敬禮。”
一、燒紙,九千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
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
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
四、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后,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有的富戶要攜家眷乘車坐轎,親自到墳塋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祭罷,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

歷史淵源


中國人講究慎終追遠,與此觀念相適應的有關祭祀活動曾多得不勝枚舉。隨著歷史的推移,這類活動現已大多式微,唯有清明時節的掃墓,傳承至今依舊不衰,因而被專家視為生命力量最為悠久的民俗事象之一。
祭祖除掃墓的“山頭祭”外,後世還有祠堂祭,稱為“廟祭”,廟祭跟古代春礿之祭有著密切的關係,二者雖然在時間上相距遙遠,血脈確實相通。廟祭是宗族的共同聚會。掃墓祭祖習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於古時南北風俗各異,有些地方掃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唐代以前北方一些地方掃墓主要在寒食節寒衣節,到唐宋后清明掃墓才開始在全國範圍盛行,唐代是各地墓祭風俗融合時期,沿襲清明墓祭風俗,並擴大到全國各地。南方很多地方在重陽、清明或冬至掃墓,如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昆明等地方。
一般觀點多認為清明掃墓的習俗是承襲寒食節的傳統,"唐朝以前掃墓,都在寒食節期間。將清明與寒食節相混淆,大約起自唐朝;將寒食掃墓混淆為清明掃墓,大約也只是從唐朝才開始"(陳久金、盧蓮蓉《中國節慶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那麼寒食掃墓的習俗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這又是一個宋代以來就爭論不休的問題。宋人歐陽修謂:"五代禮壞,寒食野祭而焚紙錢。"(清趙翼《陔余叢考》卷三十)換句話講就是寒食掃墓的習俗是從五代才開始的,而且這是禮制廢弛的結果。其後有人指出,寒食掃墓的習俗至少在中唐時已經流行,根據是憲宗元和七年(812)詔:"常參官寒食拜墓,在畿內者聽假日往還,他州府奏取進止。"再往後,又有人注意到《舊唐書·玄宗本紀》里"寒食上墓,宜編入五禮,永為恆式"的記載,便以寒食掃墓始於盛唐玄宗時作為定論,如《湖廣志書》稱:"墓祭,士庶不令廟祭,宜許上墓,自唐明皇始。"這一結論影響很大,不少介紹清明掃墓的著述都予沿襲。
有人從《唐會要》卷二十三《寒食拜埽》里查出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2)"宜許上墓"詔令的原文:"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由此可見,這道詔令只是運用法令的形式,對已在民間流行的寒食上墓風俗給予認可,而非該習俗的起源。
民間傳說中寒食掃墓的源頭,則有兩說。一說三國時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后朝廷卻沒有為之蓋廟,於是百姓在寒食期間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後朝廷自省措置不當,正式附祭諸葛亮於先祖(劉備)廟,但寒食野祭的風俗卻已經形成,並演變為各人祭掃先人的墳墓;另一說則稱寒食掃墓的習俗與寒食節同時形成於春秋時期,都因紀念隱士介子推而起。
還有人認為,寒食掃墓來源上古先民在春分時祭祀高禖的習俗。高禖即高母,在人們只認其母,不認其父的原始社會,高母就是祖先。祀高禖就是祀祖先。而寒食節的原本節期就在二月下半月,在時間上與古時祀高禖的時節是一致的,故唐玄宗立寒食為祀祖節。後世寒食節縮減成最後三天或兩天,或者直接與清明節結合在一起,所以寒食掃墓也就成為清明掃墓了。
更有人作“釜底抽薪”之論:不僅寒食掃墓不自唐玄宗始,連清明掃墓亦非從寒食節俗轉化而來。據《唐會要》卷二十一《緣陵禮物》載,永徽二年(651),有關部門向高宗奏呈:先帝(唐太宗)在世時,逢"朔、望、冬至、夏至伏、臘、清明、社(日)"向獻陵(即唐高祖墓)"上食",先帝的喪期已結束,陛下也宜循行故例。高宗“從之”。可見李唐皇家清明墓祭的制度自唐太宗時就已確立。再往前溯,又可發現這一禮制實際上在漢代就已形成,唐章懷太子在為《後漢書》作注時,便引用了應劭的《漢官儀》:“秦始皇起寢於墓側,漢因而不改,諸陵寢皆以晦、望、二十四氣、三伏、社、臘及四時上飯其親。”應劭所謂“二十四氣”,自當包括清明在內。因為早在《淮南子》及緯書《易通卦驗》、《孝經援神契》這些漢代的著錄中,二十四氣就已經跟現今的二十四氣完全一致了。
那麼,漢代的清明墓祭又是因襲什麼傳統?“二十四氣”皆有墓祭又是如何改變成唐初的“惟朔、望、冬至、夏至伏、臘、清明、社上食”的呢?唐皇家的清明墓祭與已經流行於民間的寒食上墳是并行不悖各有所本,還是同源殊流而最終合一呢?看來,不把這些問題一一辨析清楚,是無法徹底揭示清明掃墓之由來的謎底。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躲避後母驪姬的迫害,由介子推等大臣陪同逃亡國外,他們逃到衛國時吃不上飯,又貧病交加,在絕望之時,介子推忍痛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謊說是野兔肉煮給重耳吃。後來有人告訴了實情,重耳才知道。19年後,重耳重又回國,做了晉國的國君即晉文公。他論功行賞,大封功臣,卻惟獨忘了對他忠貞不二的介子推。待人提醒,重耳想起舊事,派人去請時,介子推避而不見。晉文公親自登門去請,方知介子推已背了老母親躲進了綿山,於是派人上山搜尋也未找到。晉文公知道介子推很孝順,要是縱火燒山,他準會背著老母親跑下山來。可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倆也沒出來,後來在一株枯柳旁發現介子推母子已被大火燒死了,介子推的脊樑堵著大柳樹樹洞,洞內藏著他留下的一塊衣襟,上面用鮮血寫著一首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做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亡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致清明復清明。”晉文公看后十分感動,放聲痛哭,將他母子二人安葬在綿山,改綿山為介山,並建廟紀念。為了銘記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天定為“寒食節”,每年這一天嚴禁煙火,只吃冷食。第三年寒食節,晉文公率群臣到介山祭祀介子推,發現那株枯柳死而復活,便給那株柳樹賜名“清明柳”,規定從寒食到清明,人們都要祭奠介子推。以後漸將寒食節與清明相混淆,將寒食掃墓混為清明掃墓,清明逐漸代替了寒食節。

有關風俗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后,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節春風明媚,綠樹成蔭。人們在這一天踏青、掃墓、上墳。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戶戶門口插柳枝。這個習俗究竟從何而來呢?關於清明節有個傳說和宋代大詞人柳永有關。據說柳永生活放蕩常往來於花街柳巷之中。當時的歌妓無不愛其才華,並以受柳永青睞為榮。但因為生活不軌,柳永一生為仕途所不容,雖中過進士最後卻於襄陽貧困而亡。他的墓葬費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資的。每年清明節,歌女們都到他墳前插柳枝以示紀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習俗。其實這個習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認為三月三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後,清明節插柳的習俗非常盛行,人們踏青玩游回來,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史籍典章的記載,清明節插柳總是與避免疾疫有關。春節氣候變暖,各種病菌開始繁殖,人們在醫療條件差的情況下只能寄希望於搖搖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古時我國北方人將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寒食習俗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游、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春秋時期,周朝晉國(今山西介休)人,生於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唐書》記云:“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庄季裕《雞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遊。”

北京習俗

老北京清明節時的另一習俗,是在這一天要去城隍廟燒香叩拜求籤還願問卜,在明清民國時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廟,香火亦以那時最盛。城隍廟裡供奉的“城隍爺”,是那時百姓信奉灶王爺、財神爺外最信奉的神佛。這個“爺”其實就是一個城、一個縣的“不管部”部長,城隍廟在每年的鬼節——清明節開放時,人們紛紛前往求願,為天旱求雨(多雨時求晴),出門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復,為死者祈禱冥福等諸事焚香拜神,那時廟會內外異常熱鬧,廟內有戲台演戲,廟外商品貨什雜陳。據家中老人回憶在民國初時還有“城隍爺”出巡之舉,人們用八抬大轎抬著用藤製的“城隍爺”在城內巡走,各種香會相隨,分別在“城隍爺”后賽演秧歌、高蹺、五虎棍等,邊走邊演,所經街市觀者如潮。有一首雜詠:“神廟還分內外城,春來賽會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燒香問死生。”即說的清明節這一習俗。

天津習俗

中華文化注重孝道,天津民風自古淳樸,天津人緬懷逝去的家族先輩親人,非常重視祭祀的儀式,每年在三個“冥節”中,最首要的當數清明節(另兩個“冥節”是指夏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和“十月一,送寒衣”日)。
天津人俗稱清明節為“鬼令”,在清明前後各10天祭祖,最好的日子是在清明節這一天去掃墓(天津人曾普遍稱掃墓為“添墳”,後來又改稱“上墳”),系天津地區傳承下來的重要風俗。
在天津市武清區(原先的武清縣),祭奠供品還要加上煮熟的餃子,武清北部村莊,一些上墳的人還有折松枝戴在胸前或頭上的做法。一些大戶人家,有吃“清明會”的習俗。
在當代社會,全市都實行火葬了,人們便到火葬場,將骨灰盒取出,恭敬地擦拭乾凈,找片空地,也是進行上面那樣程序的祭奠緬懷。有很多人家,還會買了鮮花供奉在骨灰盒前。

別樣形式


1、音樂祭祀:播放逝者生前最喜愛的歌曲,表達對故人的緬懷之情。
2、鮮花祭祀:用逝者生前最喜愛的鮮花祭祀,或參加各公墓組織的“鮮花換燒紙”活動。
3、植樹祭祀:通過植樹祭奠故人。
4、洗墓祭祀:清洗墓碑表達思念。
5、家庭追思會:將逝者生前的照片、錄像資料製作成光碟,組織家庭成員觀看,進行往生回憶。
6、網上祭祀:通過網際網路表達對已故親人的哀思。
7、社區公祭:專職禮儀師進駐社區,由社區組織轄區居民敬放過逝親屬遺像,敬放水果、果品、氣球等,逝者家屬宣讀祭文,公祭群眾敬獻鮮花。
8、放飛思念:社區可組織居民開展放飛白氣球、放飛思念的活動。
9、簽名祭祀:社區可以組織群眾集體簽名,追思祭祖。

網路


簡介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和環保觀念的深入人心,網路掃墓開始興起,但較多用於較大型的紀念活動,如紀念烈士等等。網友可在專門的網路紀念館發表留言寄託哀思和祝福。
一些華人表示,不太能接受時髦的“網上祭拜”方式,如果條件允許,一定要親自到先人墓前磕頭。即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新加坡年輕華人對清明節也不敢怠慢,因為崇祖、祭祖是流傳數千年的華人傳統。
二維碼掃墓
二維碼掃墓
二維碼掃墓
用智能手機掃描一下可以看到逝者照片或視頻,了解他的生平事迹。逝者家人還可以對網頁內容更新維護。二維碼墓碑的提供者表示:“用技術提供更多有關逝者的信息,也讓其生前的經歷得到一種分享。 ”
家屬可為隱私設密碼
二維碼墓碑起源於英國,外地墓葬園在推廣二維碼時,還會在未售出的墓地上鑲嵌二維碼,內容包括墓碑的價格、方位、面積、綠化、設計理念等。
墓園工作人員介紹,二維碼墓碑要先由墓園用戶申請,之前是免費製作。工作人員會在墓園祭祀主頁為逝者註冊相應的祭祀網頁,也會為其生成一個二維碼。親屬要豐富和完善網頁,錄入想要與他人分享的內容,包括照片視頻或追憶等。
對於掃描之後能看到哪些內容,親屬可根據自己的要求,在祭祀主頁設置相應的選項,即哪些信息是完全公開的,哪些部分是隱私要通過密碼查看。保護逝者的個人隱私。
一般來說,普通弔唁者都可通過二維碼訪問逝者紀念館,可獻花、留言,與更多在紀念館祭祀的親朋互動,也可將網址分享給親人、朋友用於祭祀和留言。

意義

1、促進和諧:網路紀念館是一個超時空的網路祭奠和溝通平台,用戶不僅可以向先人表達敬意和孝思,而且可以利用這個平台加強家庭、家族成員之間的溝通,增進了解、強化親情、維護團結,增強凝聚力,從而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
2、激勵後代:在這個虛擬的紀念空間里永久記載著祖祖輩輩的光榮歷史,讓散居在全球的後人都可在這個平台上了解祖輩光輝業績及其未竟之業,以此激勵後代不斷追求和努力奮進。

詩詞


清明節掃墓
(左河水)
掃墓
掃墓
柳垂阡陌雨沉沉,千裡子孫趕上墳。
處處青山煙霧起,焚香祭拜悼先人。
清明日
(左河水)
歲歡剛盡又清明,雨燕聲咽柳失魂。
寂靜青山人陡涌,冥錢燭紙祭先陵。
掃墓——靈遁者
後來
我才慢慢懂得
掃墓
是為了死後有人惦念
賞析:掃墓是我們的傳統。其意義重大。而作者直說“是為了死後有人惦念。”在這裡是傳承,是感恩,是敬畏,是害怕孤獨。惦念死者,也是惦念活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