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

文選中華書局

《文選》是由張啟成、徐達等譯註的書籍,2019年9月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

《文選》,又稱《昭明文選》,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蕭統主持編寫的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漢魏以來,文人別集日益繁多,學者難以遍讀,選編精華的文學總集應運而生。

內容簡介


《文選》就是一部選編精華的詩文總集,收錄了上起周代,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按體裁分為賦、詩、騷、七、詔、冊、令、教、文(策文)、表、上書、啟、彈事、箋、奏記、書、移、檄、對問、設論、辭、序、頌、贊、符命、史論、史述贊、論、連珠、箴、銘、誄、哀、碑文、墓誌、行狀、弔文、祭文等三十八類,其中賦、詩又按題材分為若干小類。各類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後為序。
《文選》選文注重文采,以“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蕭統《文選序》)為主要藝術標準,多錄駢偶之作,集中了漢魏六朝文學的主要精華,被《四庫全書總目》譽為“文章之衡鑒,著作之淵藪”。《文選》內容豐富、選錄精審,很多名篇依賴《文選》得以流傳至今,故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文選》所錄詩賦文章,成為後人學習寫作的典範,對後世的文學創作影響深遠。《文選》所體現的文學、文化思想,兼有文學批評、文體論、修辭學等多方面價值。《文選》作為總集之首,其編纂體例對後代的文學總集具有示範意義。《文選》保留了大量先唐時期的語言材料,具有重要的語言文字學價值。《文選》一度是科舉士子的必讀教科書,具有教育史、科舉史的研究價值。
《文選》原為三十卷,唐李善注本析為六十卷。此次出版的《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文選》原文以中華書局1977年影印之清胡克家重刊宋尤袤本李善注《文選》為底本,參校其他版本,每篇作品都有題解和作者介紹,分段加以註譯,便於普通讀者閱讀理解。全書一共六冊,每十卷為一冊。書前有總目,各冊有分冊篇名目錄,書末附有按音序排列的《文選》著者索引和《文選》篇名索引,檢索方便。

作者簡介


蕭統(501-531),字德施,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梁武帝蕭衍長子。被立為皇太子,不及繼帝位而卒,謚曰“昭明”,後世稱為“昭明太子”。《梁書》(卷八)、《南史》(卷五十三)均立有蕭統傳。蕭統著述頗多,除今存《昭明太子文集》(已非原本,有殘缺)和《文選》三十卷外,尚編有《正序》十卷、《古今詩苑英華》二十卷,今均不傳。蕭統喜歡文學,史載他所住東宮藏書將近三萬卷。蕭統重視有文學才能的人士,例如《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就曾擔任東宮通事舍人,受到蕭統的禮遇。蕭統經常與他門下的文人學士們一起探討古代文獻,《文選》就是他和門下的劉孝綽等人共同編纂的,約成書於普通七年(526)至大通三年(531)間。蕭統在《文選序》中概括了文學發展和文體產生的歷史,說明了不選經、史、子部文章的理由,闡明了“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的藝術標準。東宮豐富的藏書、蕭統及門下文士深厚的文學修養和精心編纂,使《文選》成為一部內容豐富、選錄精審的詩文總集,流傳廣泛,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