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石崖古地震遺址
紅石崖古地震遺址
徠峽谷會保存時間留下的痕迹,高山會記住歷史形成的滄桑。紅石崖為五百年前一場大地震后,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遺址,它以撕裂與崩陷的姿勢,展示著大自然讓人驚心動魄、嘆為觀止的一面。
據《雲南通志》、乾隆《永北府志》、《永勝縣誌》史料記錄。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農曆五月初六永勝境內發生了一次嚴重強烈地震。據有關資料記載,震級為8級,震中裂度10度。震中在永勝縣城東北緯26°42°,東徑100°42°,即今北勝區北部的勝利、中和、興營之間,方圓9平方公里。地震波及大理、麗江、鶴慶、劍川、鄧川、賓川、雲南等府州縣百里。
紅石崖古地震遺址
此次地震造成城西紅石崖擴大斷裂,岩石倒塌,春水泉消失。三川壩中部,從東到西地勢下沉。瀾滄衛軍人“寓兵於農”的三川壩軍屯糧田一萬多畝下陷湧出地下水,形成西山草海和九龍潭草海。軍民出入乘船或繞道出行。
永勝紅石崖地震遺址2005年初被列為國家級地震遺址,不僅具有珍貴的研究價值,也是永勝旅遊開發的景觀之一。
紅石崖古地震遺址
清代知縣羅俊民賦《春水歌》詩云:“瀾滄城西紅石崖,芙蓉兩畔雲中開,嵯峨萬仞丹砂潑,倒影一線青天來。人傳鑿石禹之力,我疑豈是五丁壁。上有孤松嵐靄間,峭壁竟絕猿猱跡。千溪萬谷水總歸,遙聽吼鯨相怒激,崖旁一脈涓涓流,東風噓動馨香浮,布穀崖頭三月叫,山靈便把馨香收。為此紛紛賞奇者,挈盒攜壺邀綠野,臨泉汲取若瓊漿徠,調飲誰醉數十單。不內寒衷不疾腹,醴泉玄酒同甘馥,飲余拂拂清風生,解醒且能療病骨。搜舌本一潤精液生,枯腸再浣新詩成。休羨盧仝七碗茶,且看流出蓬萊花”。
紅石崖古地震遺址
另一傳說是龍門峽是關聖人為解救百姓常受洪水之災,用他的神功大刀將龍門峽一劈為二,神力太大,震動了紅石崖的垮塌,南峽有一稱之為關聖人的“蹬刀坪”,橋頭河南山有一“蹬刀坑”,在南峽的大禹像石人下面也屹立著關聖人的石像,人們稱之為關聖仙人。
紅石崖古地震遺址
鹽塘河經龍門峽流至十餘里,西山關坡下,稱為橋頭河,至此便是平壩。在兩峰的尾部是滇藏川古老的永勝縣城至三川壩金官集市的茶馬古道必經之交通要道。建有一座盟川橋,舊名永安橋,永遠安定之意。形如馬鞍,近屯善士楊之梁修。並鑿橋端石路及小坡路千餘丈,后善士田金鑲修善。年久橋將圯,知府袁德達重修,改名盟川橋,有碑記。現盟川橋下側邊雖修建了水泥石橋,但盟川橋仍存,成為名勝古迹之一。
紅石崖古地震遺址
正德六年(1511年)強烈的大地震,造成了三川壩萬畝良田受災,西山周圍約二十里的良田地震成湖,形成西山草海和九龍潭(即翠湖)多年積水為患,造成糧食欠收減產。尤其夏季水位升高,梁官居民、西山腳下的毛家灣、陸家灣居民出行,還須划船和繞道出行,家畜常年放牧西山。為修復被淹田地,從清代乾隆年間始,進行排澇。乾隆《永北府志》記載:“乾隆十一年知府林緒光動項委教授王仁開挖河尾一百餘丈,以泄瀦水,漸可種麥。十八年,知府汪筠詳請歲修,議以耕種地畝各戶出夫歲修”。從清代至民國,地方官府指導不斷排澇修復,使受災面積逐步減少。其尤是解放后,在政府的領導下,通過興修龍潭水庫,改直橋頭河,經西山,開挖排水河道,進一步開挖西山草海,排除了積水,恢復了大部分農田。當年二十里草海不復存在,現仍積水的農田不到百畝,有的可種植水稻,有的種蓮藕,有的改養魚塘。因地制宜,種植經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