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塞倫蓋蒂的結果 展開

塞倫蓋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態中的生物保護區

塞倫蓋蒂南緯1至3度,東經34至36度,馬拉、阿魯沙、希尼安家3區境內廣闊的草原上,1956年它與恩戈羅恩戈羅生物保護區合成一片,得到國際公認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態中的生物保護區,約70種大型哺乳類動物和500種特有鳥類,半年一次的大型動物遷移是世界十大自然旅遊奇觀之一。

地理環境


火山口
恩戈羅恩戈羅200萬年前還是一個巨大的噴發岩漿的火山口,如今是一塊面積達160多平方公里的火山盆地,乘車觀賞動物在路上穿行要走八十多公里。這裡地形獨特、四周封閉、風調雨順、水草肥美,因為沒有旱澇,連角馬和斑馬都失去了遷徙的本能,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內的食草動物全部成了常住民。食肉類動物則成為自然平衡的守衛者,殺戮也變成了淘汰老弱病殘的正義之舉。這裡有終年茂盛的草原,青蔥的灌木林及高大的刺槐林,還有永不幹涸清澈的河流,以及濕地、淡水湖和鹹水湖,好一處動物的世間天堂。站在火山頂向下看,碧綠的草原擁抱著蔚藍的湖水,湖水邊鑲著一圈潔白的鹽鹼地,就像一顆巨大的珍珠鑲嵌在草原上。
瑪利雅娜湖
浩瀚的瑪利雅娜湖一眼望不到邊,湖的北部是一片弧形的山脈,宛如一彎月牙式的花冠鑲在瑪利雅娜的頭上,站在山崖向南看,湖水一直伸向天邊,水天融成一片。八月的旱季,使山邊一棵棵古老的猴麵包樹,褪下了樹葉,露出了巨大蒼勁如虯龍似的枝幹,走到猴麵包樹下,立馬會感到巨大的壓力向你衝來,一棵樹榦就是十個人拉著手也不能合圍上。山腳下與湖水之間是一片原始的熱帶雨林,這才是真正的藏龍卧虎之地,2000多種動物在叢林中生息繁衍,叢林中每種動植物都有自己的一塊領地與生存技巧,植物為各種動物提供食物,動物為植物提供繁衍與播種的服務,自然循環共同依存。
乞力馬扎羅山
乞力馬扎羅山是坦尚尼亞的象徵,山高19344英尺,是非洲最高的山峰,也是世界上適合步行的最高山峰。其底部的直徑長達40英里,峰頂的火山口被冰川覆蓋,蔚為壯觀。
各國遊客可到肯亞境內眺望此山,卻必須進入坦尚尼亞才可攀登。
遺憾的是,由於全球氣溫上升以及頂峰降雪的減少,乞力馬扎羅山上的冰川面積在過去80年中萎縮了80%以上,山頂雪冠面臨在20年內消失的威脅,這無疑如同給屬意此山的遊客下了遊覽的“最後通牒”。

動物天堂


這裡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棲息著世界上種類最多、數量最龐大的野生動物群。在動畫片《馬達加斯加2》中,四大主角獅子、斑馬、河馬和長頸鹿奔跑在遼闊的非洲大草原上,現實里,你可在非洲赤道一帶一睹其尊容。非洲的很多動物都頗具“腥味”,除了上述四種,還有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非洲象,貪吃的鼠鳥,瀕臨絕種的彩面山魈,以及劍羚、長耳刺蝟等。要是好彩,說不定會看到這樣的畫面:雄劍羚用兩隻像劍一樣又長又直的角決鬥,搶奪屬意的雌性;長耳刺蝟突然蜷縮身軀,像球一樣滾得遠遠的,為了避敵。
非洲常見的野生動物還有大猩猩、狒狒、獵豹、羚羊、角馬、水牛、犀牛、鱷魚、側頸龜、變色龍、非洲蜥蜴、盲蛇、非洲樹蛙、節蛙、鴕鳥、非洲灰鸚鵡、非洲塞席爾鶯、裸眉鶇、林戴勝、犀鳥、蕉鵑、非洲鯽魚、非洲肺魚等。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便建立在其中。

大遷徙


塞倫蓋蒂在馬賽語中是“無邊的平原”。她有著大地上最大規模的動物群落:無數的角馬(牛羚)、斑馬、湯姆森瞪羚、格蘭特瞪羚、斑鬣狗、長頸鹿以及眾多的獅子、大象、黑犀牛、水牛和獵豹等聞名世界的非洲五大獸,還有300多種鳥類,構成了世界最大的動物自然生態系統。每年的五六月之間,塞倫蓋蒂的食草動物(大約有150萬隻角馬和斑馬,30萬隻湯姆森瞪羚和3萬隻格蘭特瞪羚)從中央平原向西部常年有水的地區遷徙;到七八月之間其中一部分又從塞倫蓋蒂向馬賽馬拉草原遷徙,浩浩蕩蕩的動物大軍形成震驚世界的壯麗景觀。在遷徙旅途中,“千軍萬馬”過馬拉河的景象也可謂是大遷徙的一大亮點。
塞倫蓋蒂
塞倫蓋蒂

生態保護


人類的腳步打碎了天地間的寧靜,人類的無知破壞了大自然的平衡。慶幸的是塞倫蓋蒂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在有識之士的鼎力下成為人類與自然界謀求和平相處的試驗基地。形成了以旅遊吸引資金提供資助,以科學的有限度的人工干預培植保護區的自然生態,以科學研究為支撐謀求大自然的平衡與保護區的持續發展。
塞倫蓋蒂的酒店一律選擇在火山岩形成的石山中興建,房屋依山勢而建高低錯落有致,建築風格古樸自然,與岩石渾然一體巧奪天工。從遠處看去只見岩石難見屋,走近穿過岩石門道,或穿過樹林才見真容。酒店多為四星級,卧室、酒吧、宴會廳、泳池等設施一應俱全。入住這樣的酒店彷彿自己融入了保護區,成為大自然中的一員。恩戈羅恩戈羅與瑪利雅娜酒店都設置在高高的懸崖峭壁上,遠遠離開保護區,然而獨特的地形位置,使遊客在酒店即可飽覽保護區內大自然無限綺麗的風光。
塞倫蓋蒂的科學家,從雷電擊中草原燃起大火的啟示中,找到保持草原持續發展的方法,進行了旱季分區、分片輪流放火燒草,雨季自然恢復草原旺盛生機的輪作式生息養護法,為動物提供肥美的草場和生存空間。在一些河流上有選擇地築起矮壩,以求在旱季形成一塊塊小型蓄水區,蓄水區周邊自然形成綠色植被,從而為河馬建造生存的家園。分級蓄水作用很大,有的區域還保護了濕地的生態,成為大象、水牛等更多動物在旱季的庇護地。雖然還不全知曉這些善意,但在全球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對塞倫蓋蒂的影響有多深遠。然而,也只有天地人和,傾力保護自然生態鏈才是人類與自然對話的基點。
塞倫蓋蒂
塞倫蓋蒂

旅遊


每年11月至來年5月是塞倫蓋蒂的雨季,此時動物從稀疏分散走向聚集,是觀賞動物之旅的好時節。
2002年埃及成為非洲第一個“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家以來,中國赴非洲旅遊的人數越來越多,市場上的相關旅遊產品日漸豐富,從最初的聯游線路為主發展到一國深度游產品越來越多,自助游非洲成為驢友們樂此不疲的旅程。
坦尚尼亞有四個國際機場——其中達累斯薩拉姆國際機場、桑給巴爾國際機場、乞力馬扎羅山國際機場為客運機場,肯亞航空公司阿聯酋航空公司衣索比亞航空公司等國際航空公司均設有直飛航班往返,遊客可方便地安排旅行計劃。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預計,受經濟危機影響,2009年非洲旅遊業將呈現較為緩慢的增長。相對高昂的機票費用,相對落後的基礎設施,以及人們對於非洲文化了解的不足,仍是阻礙非洲旅遊業快速發展的因素。
而在過去的10年裡,坦尚尼亞已逐漸成長為獨立的旅遊目的地,尤其是其北部旅遊線路——這條線路匯聚了“狩獵旅行”的精粹,路上遍布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和非洲大陸野生動植物,從無邊無際的塞倫蓋蒂矮草原到馬尼亞拉濃密的河邊森林,從非洲具有象徵意義的塔蘭吉雷熱帶稀樹草原到恩戈羅繁茂融合的生態系統,非洲野生動物的大遷徙構成完美的非洲之旅,線路中還包括乞力馬扎羅山、恩戈羅火山口、奧杜威大峽谷等地標式景點,成為坦尚尼亞最繁榮的旅遊線路。
旅遊提示
1、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與肯亞的馬賽馬拉僅一河之隔,兩區渾然一體是動物的天然家園,以往兩地可自由通行。1977年兩地之間的邊境關閉后,坦桑尼方面最歡迎遊客首先到達達累斯薩拉姆,然後轉赴去塞倫蓋蒂。然而東非主要的國際機場在肯亞首都內羅畢,不少旅遊團仍選擇先到肯亞首都內羅畢,再從西南部的安博塞利或者西北部的依斯班那入境,奔赴塞倫蓋蒂。
路線:a.廣州直飛肯亞首都內羅畢(Nairobi),轉機飛達坦尚尼亞達累斯薩拉姆(Dar es Salaam),再轉乘越野車進入塞倫蓋蒂。
b.廣州直飛內羅畢,乘車進入馬賽馬拉,轉赴邊境關口依斯班納過境,直赴塞倫蓋蒂。
c.廣州直飛內羅畢,乘車進入安博塞利,過境入坦尚尼亞的阿魯沙、經瑪利雅娜、思戈羅恩戈羅等地進入塞倫蓋蒂。
2、坦尚尼亞與肯亞貨幣都是先令,兩國貨幣在塞倫蓋蒂都通用,但匯率差距很大。人民幣兌肯亞先令是1元:10.99先令;人民幣兌坦尚尼亞先令是1元:192.09先令。從國家整體水平來看,肯亞同樣比坦尚尼亞富裕很多。
3、塞倫蓋蒂氣溫年差較小,年平均氣溫20. 8℃,降雨主要集中在11月至第二年5月。巨大的塞倫蓋蒂對300多萬隻食草動物來說還是太大了,旱季中央草原上每平方公里動物分佈較少,只有雨季是塞倫蓋蒂動物聚集的時間,每年二月又是角馬生育期間,食草動物聚集的同時引來大批食肉動物,因此觀賞動物捕獵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二月至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