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元鎮

位於陝西嵐皋縣的城鎮

官元鎮位於陝西嵐皋縣。境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自然環境優良,其他各類資源亦豐富。區劃代碼:610925104,長途區號:0915,郵政編碼:725000,車牌號碼:陝G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蠶桑、魔芋、黃姜、茶葉等優勢產業,不斷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2002年全鎮產蠶繭60餘噸、鮮魔芋1500噸、鮮姜1500噸、茶葉3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00元。官元鎮水電資源比較豐富,理論儲量為4.5萬千瓦,可利用開發2萬千瓦。目前,境內已規劃三個梯級電站,裝機達1.6萬千瓦。古家村紅香貢米、玉米糝、洋芋粉條、紅小豆苦蕎、燕麥、天蒜、半邊菜神仙葉野核桃、野生楊桃等生態綠色食品知名度較高,近年來隨著旅遊商品開發的蓬勃興起,多數產品得到初步開發,成為富民強鎮的朝陽產業。

官元鎮所轄村莊如下:龍洞村、團興村、吉安村、古家村、陳耳村、二郎村、龍板營村。

官元鎮概況


官元鎮位於陝西嵐皋縣西南部63公里處,南與重慶城口縣接壤、西與紫陽縣班桃鎮毗鄰,總面積133.3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78個村民小組,1960戶,總人口為7277人。

官元鎮簡介


官元鎮位於嵐皋縣西南部偏南63公里處,鎮政府駐地官元街道。中心位置大約在東經108°44′、北緯32°15′。東與本縣石門鎮交界,南與重慶市城口縣接壤,西與紫陽縣斑桃鎮毗鄰,北相連於堰門鄉。全鎮10個行政村、69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33平方公里。鎮境內最高海拔為1800米,最低海拔480米,鎮政府駐地海拔為740米。年降雨量約1100毫米左右,極端最低氣溫﹣10℃,最高氣溫39℃,年日照時數約為1360小時,無霜期約210天,人口密度55人/平方公里。
主要礦產資源有石煤、大理石、鈦磁鐵礦、綠色板石等,其中鈦磁鐵礦藏量約為2.7億萬噸,位居全國第二大鈦磁鐵礦。
境內有待開發的項目有鈦磁鐵礦、水資源、石煤等。其中水資源理論蘊藏量為5萬千瓦,目前已規劃5個梯級電站,可利用開發2.5萬千瓦左右。
鎮黨委書記 劉峰平
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陳守寶

人口


2021年6月18日,嵐皋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官元鎮人口為4122人。

經濟概況


境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石煤、大理石、鈦磁鐵礦、綠色板石、石灰石等。其中境內鈦磁鐵礦儲量達2.7萬噸,儲量居全國第二,雞蛋梁5.5萬畝人工造林工程面積居陝西第一、全國第四。
森林覆蓋率達85%,境內訊息暢通,植被茂盛,空氣清新,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據西北農業大學質量檢測中心鑒定屬國內稀有的富硒地區之一。鎮內海拔高差480—1800米,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
官元鎮
官元鎮
12—16℃,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
電能資源:電力能源極為方便,高壓輸電線路通村率達100%,低壓線路入戶率達96%;發電量4000千瓦的官元電站2008年底將正式運營,可為全鎮農村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能源基礎。
水資源:鎮境內溝壑縱橫,溪流遍布,大北河橫貫全鎮,河床平坦,水量充沛,年流量100億立方米以上。
綠色食品開發的項目有:古家村紅香貢米、紅小豆、苦蕎、燕麥以及天蒜、半邊菜、神仙豆腐、野核桃等。其中古家村紅香貢米曾是敬貢慈禧太后的奇特珍品大米。
官元鎮黨委、政府也結合本鎮實際,提出了“穩糧、強桑、壯牧、抓芋、興葯”的農村產業發展思路,並以整治和改善法制環境、行政環境、市場環境和信用環境為抓手,努力營造了良好的投資氛圍,並將為投資商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官元特產


官元子牙魚

官元子牙魚產於巴山深處的官元鎮。相傳,周朝宰相姜子牙完成封神使命之後,便雲遊四海,越過秦嶺無意中來到漢水支流源頭——官元鎮。遊玩間,被這裡山清水秀的環境陶醉了,特別是清澈的河水中有一條獨具特色的紅尾細長小魚吸引了他,便坐下來隨手拈來一根小樹枝,依舊用在渭水河畔“直中取”的垂釣辦法來釣那條小魚。哪知,就在樹枝伸向水中的瞬間,神奇般地出現了數以萬計類似的紅尾小魚。釣一小串后,用火燒烤,香氣撲鼻、鮮嫩可口,姜子牙食用后,讚嘆不已:“妙哉、妙哉,此乃世間珍品,憾渭河無此魚也”。
當時,附近百姓知道后紛紛效仿這種釣法,並延續至今。人們發現這種魚乾鮮皆可食用,味香可口,後來為了紀念這位造福百姓的名相賢臣,把這種魚稱為“子牙魚”。
本品屬純天然綠色食品,含有人體所需的硒、鋅、鐵等多種有益微量元素,具有高能低脂、性寒利肝、香脆可口、營養豐富的特點,是居家旅遊、饋贈親友的稀有珍品。

紅香米

紅香貢米產於陝西嵐皋縣官元鎮古家村“皇田”。該村盛產水稻,其中近100畝水田位置、水質、土壤獨特,長出一種米粒呈棗紅色,煮熟后鬆軟可口,香氣撲鼻,煮在吊罐里直立不倒,百姓稱這種米為“紅香米”。光緒年間,陝西總督拿出五升米託人去孝敬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吃了歡喜至極,連聲稱讚:“好米!好米!”。遂封古家村種植紅香米的水田為“皇田”,並降旨古家村種植的紅香米必須全部上貢朝庭,由於此米營養豐富,口味獨特,那些王公大臣均想一品為快。因此上貢任務逐年加大,但種植面積有限,該村百姓即使顆粒不剩的全部上繳,也無法完成上貢任務。有一名姓古的秀才想出了一條妙計,召集了20名獨眼龍、駝鍋背、瘌痢頭、豁豁嘴等畸形人,將紅香米送往京城。慈祥太后召見后很不高興,問:“給朝庭送貢米,為何派這些人來?”,古秀才急忙回答:“老佛爺您有所不知,我們古家村的人吃了紅香米都成了這樣,這些人還算是我們那裡精明能幹的人”。慈禧太后聽了非常吃驚,降旨立即將送去的紅香貢米全部退回,並取消了上貢任務。姓古的人害怕犯欺君之罪,便隱姓埋名,遠走他鄉。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足智多謀的古姓秀才,將這個村莊取名古家村。
本紅香貢米採取原始耕作方法種植,全部使用有機肥,加工用碾子碾、碓窩沖、人工精選、屬無任何污染的綠色食品。據省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鑒定,此米不僅天然富硒,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及氨基酸,經常食用具有促進消化、保健美容和強身健體的作用。
食用方法:鐵鍋蒸煮適當滲入普通米,熬粥味更佳。

半 邊 菜

該菜生長在海拔1500米以上半陰半陽的樹林下。據傳說女媧補天后,為了避免洪水給人類帶來的災難,隨手抓來百草堵塞地下湧出的洪水,多年後人們發現當時女媧抓草時剩下的半邊根莖,又長出鬱鬱蔥蔥的半邊葉,被人們食用后稱為“半邊菜”。據《本草綱目》記載為半邊蓮,屬稀有野生草本植物,具有清酷熱、解體毒、益脾胃、瀉肝火、降血脂之功效,尤其對癌細胞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本品的採集、曬乾、加工、包裝均採用傳統工藝,屬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野菜,老少皆益,其味無窮。
烹飪指導:用溫水浸泡半小時后,再用清水漂洗一、二次,濾干后即可與肉同蒸,炒食或作主料炒食。
註:置於陰涼乾燥處可長期保鮮、防腐。

苦 蕎 面

苦蕎產於巴山高寒山區,綠色天然,純凈無染。集七大營養素於一身,具有卓越的營養保健價值和非凡的食療功效,屬國際糧農組織公認的優秀糧葯兼用品種,是我國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體現。苦蕎被譽為“五穀之王”,據《本草綱目》記載:苦蕎性味苦、平、寒,“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能練五臟滓穢”,“降氣寬腸,磨積滯,消熱腫風痛”。現代臨床醫學觀察表明,苦蕎面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強免疫、療胃疾、除濕毒、治腎炎的功效,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中風、胃病患者都有輔助治療作用。在品嘗美味佳肴時“輕鬆吃出健康”。
食用方法:將苦蕎面加水和少量雞蛋攪成糊狀后煎餅食用。

燕 麥 面

燕麥是一種古老的糧食作物,生長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巴山高寒地區,燕麥產品富含極其豐富的亞油酸,B族維生素的含量居各種穀類糧食之首,尤其富含維生素B1,能夠彌補精米精面在加工中丟失的大量B族維生素。它具有的醫療價值和保健作用,據中國農科院研究證明,食用燕麥能預防和治療由高血脂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有利於糖尿病和肥胖病的控制,具有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特點,同時燕麥中富含可溶性纖維和不溶性纖維,能大量吸收人體內的膽固醇並排出體外,且滋陰壯陽效果明顯。
食用方法:加入適量白糖即可食用,或做成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