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核桃
胡桃科胡桃屬植物
野核桃(學名Juglans cathayensis Dode),別名山核桃。系胡桃科核桃屬,落葉喬木或小喬木;與本屬其它種的主要區別是小葉長成後下面密被短柔毛及星芒狀毛;果序長而下垂。
種子含油量達34%,可食用,可制肥皂,作潤滑油;木材、樹皮和果皮等有多種經濟和醫藥用途。常作為核桃的砧木。
野核桃(原變種)喬木或有時呈灌木狀,高達12-25米,胸徑達1-1.5米;幼枝灰綠色,被腺毛,髓心薄片狀分隔;頂芽裸露,錐形,長約1.5厘米,黃褐色,密生毛。
野核桃
雄性葇荑花序生於前一年生枝頂端葉痕腋內,長可達18-25厘米,花序軸有疏毛;雄花被腺毛,雄蕊約13枚左右,花藥黃色,長約1毫米,有毛,葯隔稍伸出。雌性花序直立,生於當年生枝頂端,花序軸密生棕褐色毛,初時長2.5厘米,後來伸長達8-15厘米,雌花排列成穗狀。雌花密生棕褐色腺毛,子房卵形,長約2毫米,花柱短,柱頭2深裂。
果序常具6-10(13)個果或因雌花不孕而僅有少數,但軸上有花著生的痕迹;果實卵形或卵圓狀,長3-4.5(6)厘米,外果皮密被腺毛,頂端尖,核卵狀或闊卵狀,頂端尖,內果皮堅硬,有6-8條縱向棱脊,棱脊之間有不規則排列的尖銳的刺狀凸起和凹陷,仁小。
花期4-5月,果期8-10月。
野核桃
野核桃天然產地大都在較溫暖的地帶,一般認為核桃樹屬於喜溫樹種,但耐寒性強,不耐濕熱。要求陽光充足,也喜陽性樹種。對土壤肥力要求較高,不耐瘠薄,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至微鹼性土。
甘肅、陝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廣西、新疆。
種子繁殖
簡單易行,但結果遲,且容易發生變異,影響商品化。種子秋播或經沙藏后春播。沙藏時間需60-90天。如種子干藏春播的,播種前需用溫水浸種5-7天,每天換水1次,以促進種子吸脹,果殼裂口,提高出苗率。
野核桃
能保持優良品種性狀,但技術難度大。嫁接方法以春季枝接(皮下接或劈接)為主。通常掌握砧木萌芽后至展葉期10天左右。但接穗應提前剪取,並保濕貯於0度~5度的低溫處。芽接在7~9月間進行,多用方塊芽接法。枝皮內單寧較多,易形成介面的隔離層。故嫁接操作迅速,削麵平滑,有利於提高嫁接成活率。
整形修剪
野核桃是喜光性樹種,進入結果期后,更需要充足的光照。將樹形一般修剪成疏散分層形或自然開心形兩種。幼樹修剪中主要對干擾樹形的一些枝條進行處理。成年大樹要及時疏除外圍過密枝、下垂枝,並縮剪改造占空間較大的輔養枝,以改進樹冠內的光照條件。
土肥水管理
成年樹根深葉茂,對肥水的需求量大。每年落葉后深翻一次,擴大樹盤,並結合施用基肥,生長期間則在雨後深刨和翻壓雜草。追肥在發芽前、落花后及硬核期進行2-3次。每次施肥后,可結合進行灌溉。核桃對乾旱比較敏感,缺乏水源的地區可覆蓋保墒。雨季則需排除田間積水。在春梢停長後到秋梢停長前要注意控水,以控制新梢後期的生長。冬春經常發生凍旱“抽條”的地區,初冬應灌凍水一次。
嫁接后,金龜子等害蟲便開始取食接穗剛要萌動的芽。嫁接成活后,蚜蟲為害新梢嫩葉;刺蛾、潛葉蛾和毛蟲等害蟲取食葉片。防治金龜子用2.5%溴氰菊酯2500倍液,防治蚜蟲用10%吡蟲啉2000倍液,防治刺蛾、潛葉蛾和毛蟲用5%氯氰菊酯2000倍液。
病害主要有褐斑病、黑莖病、白粉病等。
功能主治
野核桃仁:潤肺化痰;溫腎助陽;潤膚;通便。主燥咳無痰;虛喘;腰膝酸軟;腸燥便秘;皮膚乾裂。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50g,或搗碎嚼10-30g。或搗爛沖酒。外用:適量,搗爛,塗搽。
附方
治腰痛:野核桃仁(炒熟)五至六兩。搗爛沖酒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臨床應用
種仁:功能補養氣血,潤燥化疚,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
化學成份
種仁含油40-50%,蛋白質15-20%,糖類,維生素A、B、C等。樹皮及外果皮含大量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