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里·佩拉希亞
默里·佩拉希亞
默里·佩拉希亞1947年4月19日出生於紐約,四歲起學習鋼琴,後進入曼斯音樂學院主修 指揮和作曲。1972年在利茲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大獎。曾於1981至1989年任英國奧爾德堡音樂節聯合藝術總監。擔任倫敦兩座皇家音樂學院的榮譽教授,被利茲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在過去30多年裡,美國鋼琴演奏家默里·佩拉希亞一直活躍於全球音樂會舞台,是當代技藝最為精湛的鋼琴演奏大師之一。2004年3月8日,為表彰默里·佩拉希亞對音樂所作的傑出貢獻,英國女王授予他大英帝國勛爵士稱號。
佩拉希亞在世界各大音樂中心演奏並與眾多知名樂團合作。他是英國“田野聖馬丁學院”樂團首席客座指揮,以指揮和鋼琴獨奏的雙重身份與該團一道在美國、歐洲、日本和東南亞各國演出。2008年,佩拉希亞先生將在包括阿姆斯特丹、蘇黎世、巴黎、維也納、倫敦在內的歐洲各地進行巡演。
默里·佩拉希亞1947年4月19日出生於紐約一個猶太人家庭,5歲開始學習鋼琴,19歲進入曼納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和指揮。1968年起,師從著名鋼琴教育家霍爾曉夫斯基學習。
默里·佩拉希亞
佩拉希亞與年輕的大提琴家哈雷爾一起獲得“第一屆菲舍爾音樂表演獎”。隨後,佩拉希亞輾轉馳騁於歐美大陸,繼而逐步擴展到世界各地,知名度迅速提高。而他一開始在比賽中體現出的特殊氣質,也成為他藝術風格的重要標誌。或許是從小受喜歡聽歌劇的父親的影響,佩拉希亞曾多次表示對歌劇的熱愛,並強調以旋律線條和樂句作為音樂基石的觀點:“任何音樂理念都出自如歌的旋律線條的啟發,而非獨立的音符,樂曲結構是由各種戲劇效果鋪陳串連而成的一條長線,如果不從這條長線上著眼,個別的音樂理念是無從明辨的。”而佩拉希亞自己則憑藉這種抒情典雅、注重歌唱性的演奏風格折服了全世界的樂評家和音樂愛好者。他在SONY公司歷時近十年時間錄製完成的《莫扎特協奏曲全集》,更被認為是當代鋼琴演奏家中的最佳詮釋之一。
默里·佩拉希亞
佩拉希亞遭遇手指受傷的困擾,從最初久病不愈的右手拇指發炎到傷疤息肉、以至最後發現病根所在的小骨刺,其間經過多次誤診及四次手術,原定七個月的修養竟拖了將近四年時間。佩拉希亞一度面臨演奏生涯終結的陰影,他曾低調地表示:“真不甘心就此成了一名指揮家或鋼琴教師。”的確,對於任何一位鋼琴演奏家而言,這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然而,痛苦與極度的絕望竟奇妙地深化了他的演奏境界。在四年的養病期間,佩拉希亞潛心研讀巴赫的音樂,在這些極度抽象的音樂世界里挖掘出了一片新天地。當最終病癒后,浴火重生的佩拉希亞錄製了《亨德爾、斯卡拉蒂鍵盤作品集》,他藉著現代鋼琴大膽地表現出千變萬化的豐富音質,得到了世界樂壇的一致肯定。
如歌般的純凈
默里·佩拉希亞
因此當佩拉希亞幾個月,到歐洲大陸的各個音樂城市展現自己的才華時,大家對他期雍很高,而他也沒讓他的聽眾失望。實際上,他的言行舉止根本無法和印象中的比賽勝者相連。舉例來說,佩拉希亞74年維也納的音樂節期間舉行首演之後,渥夫根·許萊伯如此寫著:“看到他的外表,不禁要打個折扣,小小個頭,像個16歲的大孩子,而且還有16歲的怠惰模樣。”但在鋼琴前的這位年輕美國人,有如神助地將整齊而圓潤的音色與醒目的敏捷性一泄而出,人們只得摒除之前的刻板印象,靜下心來看他掌握音樂的專註和強烈,《南德時報》的卡爾.舒曼曾開玩笑地描述佩拉希亞時的兩個小時“如此要命地認真表達”來耗損自己的精力,“好像他剛剛被通知即將喪失調整音色的能力似的。”
音樂表現
事實上,佩拉希亞獨奏音樂家的身份。在那時候,他的音樂表現與一般20來歲的夫輕被描繪的活潑熱情、愛現截然不同,取代的是儘可能用最純粹與專註的態度,表現出位受好評的音樂作品。他的聽眾,赫伯特在那時引用自《時代》的話:“聆聽時不應注意演奏家及作曲家,只應該了解音樂、聲音的組織與作品的結構,如此才能體會什麼是音樂。”
繼承自老傳統的西班牙猶太人家庭,這位鋼琴家在演繹的性格上保持全然的真實,而這個特質無疑是受到他的老師塞爾金,以及與他一同在馬爾波羅演奏室內樂的夥伴們所影響。當我在八零年伐他見面而做短暫交談的時候,從閑聊音樂到演繹的根本要素,他以一句話總結其美學觀:“每位音樂家的第一個誡命,應該是對他所演出的作品保持忠實。”
對佩拉希亞“忠實”
意謂著三種意義:首先,要清楚且精確地傳遞音樂的內容,將它轉化成聲音,澄澈旋律線的浮現比動態的極端或音色效果更為重要;第二,它意謂暴露出作品的內在生命,讓純音符的排列變成富歌唱性的旋律,有系統地鋪陳整個樂章或作品,每個演繹者的首要任務,應該揭開、且描述藏在結合在作品里的意念與情感,“最重要的是讓每個作品自己製造感覺”;第三,對佩拉希亞完全不能想象到只是為了要達到驚奇的效果,而讓次聲部轉向支配地住,即使是一或兩條節線;因為創造新奇與跟隨行的緣故,而拿拍子做實驗;或是使它變得“有趣”,而將作品以相異的結構做演出。然而他也厭於看到音樂音要只是一連串心情的反映,“音樂在情感表達上是可能以這麼多方式演繹的!”對於年輕的鋼琴家而言,這項詮釋觀念是較為不尋常與難以達成的。它要求在音樂性的成熟度與持續的深思熟慮。“中庸之道是不易發現的”,如同佩拉希亞出版的一本德國音樂月刊里所提,然而如此則難以創造煽惑的力量。
目標
即使身為一個年輕的鋼琴家,在他早期的錄音里,人們可以看到他是多麼果決地達到他的目標,其中最具影響力的莫過於莫扎特鋼琴協奏曲全集的完全錄音,他的第一個大型錄音計劃。這是在早期舒曼、肖邦、門德爾頌的獨奏會錄音之前即出現的作品(不僅全在美國製造之外,連全部的錄音工作都是於1967年二月在華盛頓的音樂圖書館完成)。在浪漫樂派的演奏中,佩拉希亞固的節拍、清晰的音色與無懈可擊的技巧來吸引他的樂迷,但在需要花功夫在色彩和塑造情境的音樂上,他的演奏就有過度“古典模式”之嫌,甚至因此有時聽起來有些僵沈。
個性和音樂風格珠聯璧合
默里·佩拉希亞
佩拉希亞品的旋律弧線里,精巧地構思其運行,也使他成為甚具說服力的貝多芬演奏者。由海汀克指揮大會堂管弦樂團搭配而成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錄音,可說是在數字錄音之後最優異的同曲參考版本之一,而在獨奏的範疇里,他1989年所錄製的《C小調32段變奏曲》Wo080,是個具有個性而饒富興味的錄音。這首曲子在1806年底譜成,由於擁有精鍊的音符與各變奏之間極大的差異性,因此很難將它刻意塑型。然而佩拉希亞著溫潤的演出風格,穩健地維持大型旋律線的流暢性:他平衡一些無法避免的速度轉換,即使在變化最大的各變奏連接部分,都能順勢滑過,拉近大調變奏與小調變奏之間的距離,完全自然而不著痕迹。
同樣的詮釋風格也應用在門德爾松在1841年譜寫的《莊嚴變奏曲》里。不僅古典樂派,浪漫樂派的大作在他演奏生涯之初,也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只是他的演奏並沒偏向任何一方,而且偶爾已觸及二十世紀的音樂了。1980年他曾錄製一張巴爾托克的唱片,裡面有巴爾托克於1926年寫的《奏鳴曲》、還有與《奇異的滿洲官吏》和兩首《小提琴奏鳴曲》同時期的即興創作《匈牙利農民之歌》。
默里·佩拉希亞
這些特質至少可在他的音樂會裡聽到,因而現場錄音(例如與祖賓·梅塔和以色列愛樂合作的肖邦兩首鋼琴協奏曲)就更能提供亮麗音色與高完成度的極致典範。相似的例子地出現在他與柯林.戴維斯和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在1988年於慕尼黑所合作的葛利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里。
霍洛維茲在生命的最後3年間給予佩拉希亞,使得佩拉希亞上獲益良多:霍氏不僅引領他進入李斯特直至拉赫曼尼諾夫的浪漫世界,也鼓勵他應用Z由的彈性速度與表情記號、人們可以在佩拉希亞肖邦《第1號敘事曲》里發覺到這轉變的關鍵,旋律線在嚴謹的彈性變換里靈勤起來,而且充滿寬廣的活力。在他的保留曲目里繼續往李斯特領域進展,《降D大調慰藉曲》就是他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