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6條詞條名為徐進的結果 展開

徐進

道路設計領域知名學者

徐進,男,1977年生,工學博士,博士后,副教授,首屆“全國公路優秀科技工作者”。長期致力於公路路線設計理論與方法、人-車-路(環境)系統協同、駕駛行為分析及模擬、行駛動力學模擬等方面的研究,在這些專業領域具有豐富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對前沿問題和關鍵技術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簡 況


近年來,主持和參加國家級、省部級研究項目十餘項;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權威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其中30篇被SCI和EI期刊檢索,論文被引用達200餘頻次,出版學術專著一本,申請發明專利4項,取得計算機軟體著作權3項;開發道路輔助設計/安全評價/駕駛模擬軟體6款,並已在多條山區公路的設計實踐中得到應用。擔任《中國公路學報》、《交通運輸工程學報》、《系統工程學報》、《長安大學學報》等多個學術期刊的審稿專家。
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徐進博士取得了以下方面的科學技術成就和突破性進展。
1.構建了“駕駛人-車輛-道路(環境)”虛擬行駛系統(RDVES),使用該系統可以實現針對既有道路、公路設計方案、新建道路的多種駕駛模式下的不同車型的行駛模擬試驗,尤其適用於線形複雜的山區道路汽車行駛模擬,可以得到整車以及車輛各關鍵部件的行駛響應參量以及駕駛輸入量(轉向輸入、油門制動輸入、檔位變化等),為多角度、多層次、系統化衡量公路行駛質量和安全性提供了分析手段,同時可進行多種車型的極限行駛狀態模擬試驗,得到臨界行駛條件。此項技術為道路設計質量分析、事故再現與機理分析、極限模擬、車輛安全運行管理、交通工程模擬提供了分析手段和技術支撐。
此方面的系列性成果發表在《中國公路學報》、《公路交通科技》《計算機工程與應用》等期刊上。
2. 提出了“在道路條件-駕駛輸入-車輛行駛動力學-車輛運動學層面上協同分析駛離路面事故以及單車碰撞事故”的理念,用RDVES虛擬行駛系統進行事故的行駛過程重現,通過分析不同道路條件下的車輛行駛響應和、駕駛輸入量變化,研究道路條件參數與車輛運行穩定性和駕駛負荷之間的敏感性和相互關係,先後得到了側向風事故、S型曲線車輛駛離路面事故、直道積水路面行車事故、隧道洞口車輛事故、彎道避讓事故、彎坡組合路段大型車輛事故的力學發生機理和防治對策,為降低山區公路單車事故的發生幾率,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提供了理論支持和科學依據。
系列性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公路學報》、《中國機械工程》、《西南交通大學學報》、《武漢大學學報》、《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等期刊上。
3. 在我國西南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山區公路汽車運行參數採集和駕駛行為參數採集。包括單車(移動測試車)連續行駛採集和路外特徵斷面採集,獲得了汽車行駛軌跡、行駛速度、橫向加速度、縱向加速度、行駛姿態、轉向輸入、駕駛員心電/肌電等參數的連續變化特徵和統計分佈特徵。根據以上參數,明確了設計速度方法的適用條件以及目前運行速度安全性評價的優勢和局限性。
基於海量的汽車運行參數和駕駛行為參數的海量實測數據,首次明確了我國山區公路的代表性駕駛行為模式,包括代表性方向控制模式(軌跡選擇模式)和代表性速度控制模式,並研究了不同方向控制模式與速度控制模式之間的匹配性。此項研究為公路設計理論中駕駛行為假定的修正、計算係數的修正提供了科學依據。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公路學報》、《中國安全科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等期刊上。
4. 山區道路汽車橫向加速度實測研究。獲得了六車道(及以上)、四車道、二車道等3類公路上大型車、小型車的橫向加速度分佈以及特徵分位值,總體上掌握了山區公路的行駛舒適性水平;首次建立了適用於我國道路條件的分公路類型、分車型的ay-R回歸模型和ay-V回歸模型,包括均值模型和極限值模型。而我國上一次大規模的相關調查研究是在2002年左右,而十年多來,我國的車輛性能、交通組成、駕駛員構成、經濟水平乃至整個社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申請人開展的此項研究能夠準確反映出這些方面的變化對汽車橫向加速度和駕駛行為所帶來的影響。此項成果可以為運行速度建模、路面設計、平曲線超高以及曲線半徑的極值設置提供計算依據。此項成果發表在《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5. 提出了“視窗”假設和“前視斷面選點”的軌跡計算策略,首次建立了面向複雜山區公路(賽道)的汽車行駛軌跡決策模型;揭示了軌跡-速度之間的耦合機理,首次建立了基於前視軌跡曲率的山區複雜道路汽車行駛速度決策模型。進一步發展了駕駛員預瞄跟隨理論,並填補了山區複雜道路駕駛行為決策領域的空白。所建立的軌跡-速度決策模型,與現有的“預瞄-跟隨”模型組合,可形成“決策-預瞄-跟隨”駕駛員模型,進一步完善了駕駛員模型結構體系,本項成果已經成功用於“人-車-路(環境)”模擬系統構建,為複雜道路的車輛行駛模擬提供目標軌跡和目標速度。
系列性成果發表在《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中國公路學報》等期刊上,並申請發明專利2項。
6.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基於“行駛軌跡-行駛速度”協同控制的山區公路平麵線形設計理論與方法,該方法成功解決了目前設計速度方法和運行速度方法的缺陷,更貼近山區公路的真實運行情況,在5條山區公路新建設計和改擴建設計項目中應用,並取得良好效果。該理論的提出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道路設計理論的演進和發展進步,即從設計速度方法→運行速度方法→多駕駛模式“軌跡-速度”協同控制方法的發展演進,為提升我國山區公路的運營安全水平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和技術支撐。
此項成果發表在《中國公路學報》,並出版學術專著一本。
7.通過海量的道路實測數據,深入分析道路條件-駕駛行為-車輛動力學-車輛運動學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首次建立了三維線形條件下的複雜道路重載車輛行駛速度解算模型體系,包括通道寬度影響模型、曲線轉角影響模型、圓曲線速度模型、長直道速度模型、路面狀態限制速度模型、縱向加速度(減速度)模型、重車爬坡模型、駕駛習慣修正模型等一系列的半經驗-半理論模型組,給出了複雜道路運行速度預測的完整方案。該項成果解決了目前預測重載車輛運行速度時需要針對平曲線路段和縱坡路段分別預測的局限,特點是能夠快速解算,且具有足夠的精度。
由於能夠計算出任意等級、任意複雜線形的山區公路的大型車行駛速度,該模型已經用於多條山區複雜道路的多車型運行速度安全性評價、道路限速管理以及安保工程項目。
系列性成果發表在《中國公路學報》、《西南交通大學學報》、《交通運輸工程學報》、《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版)、TRB 93rd annual meeting上。

研究領域


山區公路路線設計理論與方法、人-車-路-環境系統協同、道路安全評價、駕駛行為分析及模擬、駕駛模擬技術,等。

論文著作


1 徐進, 趙軍, 楊奎, 邵毅明, 彭其淵. 適於複雜賽道的駕駛員“期望軌跡-期望速度”協同決策模型[J]. 中國科學E·技術科學, 2014, 44(6): 619-630. 國內工程技術科學類最頂級期刊.
EI 收錄的期刊論文
2 徐進, 邵毅明, 楊奎, 羅慶. 基於人-車-路協同模擬的山區複雜道路大型車輛行駛適應性分析[J]. 中國公路學報, 已錄用.
3 馬驫, 毛雪松, 劉保健, 張洪亮, 楊宏志, 陳仁朋, 陳昌富, 季節, 俞建霖, 郝培文, 徐進, 談至明, 崔新壯, 曹文貴, 章定文, 黃衛東, 傅鶴林, 程建川, 蔣應軍, 韓森. 中國道路工程學術研究綜述·2013[J]. 中國公路學報, 2013, 26(3): 1-35. (徐進參與綜述第4部部分:道路幾何設計的撰寫和統稿)
4 徐進, 羅慶, 彭其淵, 邵毅明. 軌跡-速度協同控制的山區公路平麵線形設計方法[J]. 中國公路學報, 2013, 26(4): 43-56.
5 徐進, 羅慶, 毛嘉川, 趙軍, 吳國雄. 考慮彎道幾何要素和交通量影響的汽車行駛速度預測模型[J]. 中國公路學報, 2012, 25(5): 47-57.
6 徐進, 羅慶, 彭其淵, 邵毅明, 陳泳汐. 迴旋線設置對彎道行駛速度的影響分析[J]. 中國公路學報, 2011, 24(1): 25-33.
7 徐進, 彭其淵, 邵毅明. 直線路段積水路面車輛事故產生機理分析[J]. 中國公路學報, 2009, 22(1): 97-113.
8 徐進, 彭其淵, 邵毅明. 路線及路麵條件設計階段的安全性評價模擬系統[J]. 中國公路學報, 2007, 20(6): 36-42.
9 徐進, 趙軍, 邵毅明, 陳泳汐. 基於“人-車-路”協同的複雜公路/賽道行駛軌跡決策模型[J].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4, 34(5): 1311-1323.
10 徐進, 楊奎, 彭其淵, 羅慶. 公路客車橫向加速度實驗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14, 49(3): 536-545. EI收錄
11 徐進, 彭其淵, 羅慶, 邵毅明. 單曲線彎道幾何參數對小客車轉向行為的影響[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13, 48(4): 678-687.
12 徐進, 彭其淵, 邵毅明. 運行車速預測新方法及其應用[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10, 45(2): 238-248.
13 徐進, 邵毅明, 彭其淵. 避讓行為導致車輛在平曲線駛出路面的機理[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08, 43(02): 177-181.
14 彭其淵, 徐進, 羅慶, 邵毅明. 公路平曲線參數對車輛軌跡和速度的影響規律[J].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 40(1): 45-50.
15 徐進, 彭其淵, 邵毅明, 李時華. 山嶺區低等級低指標公路路線的使用質量分析[J].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 38(2): 245-251.
16 徐進, 邵毅明, 彭其淵, 蔣朝哲. 公路線形的操縱負荷分析及設計控制[J].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 31(4): 867-872.
17 徐進, 邵毅明. 風壓中心位置對汽車側風穩定性影響的虛擬試驗分析[J]. 中國機械工程, 2007, 18(15): 1877-1881.
18 彭其淵, 徐進, 鄭升寶, 邵毅明, 鄧天銘. 隧道洞口路面兩種材料交替對行車的影響及交替位置優化[J]. 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 2009, 39(6): 1497-1503.
19 魯工圓, 閆海峰, 徐進. 基於TCPN的鐵路客運站作業組合模擬模型[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13, 48(4): 694-701.
20 邵毅明, 毛嘉川, 劉勝川, 徐進. 山區公路上駕駛人的車速控制行為分析[J].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 2011, 11(1):79-88.
21 趙軍, 彭其淵, 文超, 徐進. 技術站廣義動態配流問題的遺傳演演算法 [J]. 鐵道學報, 2010, 32(3): 9-15.
22 趙軍, 彭其淵, 文超, 徐進. 技術站廣義動態配流問題的局部鄰域搜索演演算法[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10, 45(3): 486-494.
23 邵毅明, 胡燕, 於志剛, 徐進. 道路事故多發路段動力學模擬識別系統[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08, 43(2): 30-33.
會議論文
24 Shao Yiming, Xu Jin*, Li Benwang, et al. Modeling the Speed Choice Behaviors of Drivers on Mountainous Roads with Complicated Shapes[C].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TRB 93rd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C, 2014. (*通訊作者)
25 Xu Jin, Peng Qiyau, Shao Yiming. Effect of changing cross-section dimension of speed bumps on impact applied to pavement and vehicles[C]//ASCE proceding of ICTE’ 2007.
26 PENG Qiyuan, XU Jin, Kelvin C.P Wang, and LI Bing. Analysis on usage comfort of highway alignment quality based on ay and ay’s change rate[C]//ASCE proceding of ICTE’ 2009. ChengDu.
27 YANG Cheng-lian, XU Jin, PENG Qi-yuan, CHEN Yong-xi.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apacity considering the advanced technique of automobiles[C]//ASCE proceding of ICTE’ 2007, ChengDu.
28 Wang Yuhui, XU Jin, Peng Qiyuan. Coordinated optimal of transportation - inventory with considering the capacity of a single vehicle[C]//ICLEM’2010, ChengDu.
29 Shao Yiming, Xu Jin, Peng Qiualn. Improvcmcnt of algorithm for application radial basis functions on 3D reconstruction of complex roadways[C]// ICIC 2010, WUXi.
中文核心期刊和CSCD期刊論文
30 李成兵, 徐進, 鄒祥莉. 減速壟幾何參數對車及路衝擊性的影響[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4, 24(1):119-124.
31 李成兵, 徐進, 陳衛東, 田俊麗. 基於行駛安全性和舒適性的山區公路改建研究[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3, 23(4): 133-139.
32 徐進, 宋大成, 邵毅明, 彭其淵. 用速度的連續與均衡性來評價道路安全以及判定危險位置[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07, 17(2): 155-161.
33 徐進. 用於道路幾何線形質量評價的模擬模型和動力學指標[J]. 公路交通科技, 2007, 24(11): 114-119.
34 徐進, 邵毅明, 彭其淵, 陳泳汐. 考慮輪胎側彎變形遲滯特性的S形平曲線設計控制[J]. 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 2007, 40(4): 89-93.
35 徐進, 邵毅明. 駕駛員駕駛行為對制動安全性影響的定量分析[J]. 人類工效學, 2007, 13(4): 29-32.
36 徐進. 生成三維連續路表曲面的演演算法及其關鍵技術[J].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7, 43(17): 209-212.
37 邵毅明, 徐進. 彈簧剛度和車速對某微型車制動性能的影響分析[J]. 機械設計與製造, 2009(2): 217-219.
38 周均, 甘守武, 徐進. 道路通行能力模型及其受車輛性能影響分析[J].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 2010, 29(2): 272-275.
39 周均, 張卓, 徐進. ADAMS在汽車制動性能分析中的應用研究[J]. 機械設計與製造, 2006(6): 55-57.
40 劉唐志,周靜,唐伯明, 徐進. 仁赤高速公路安全性分析以及限速方案研究[J]. 中外公路, 2014, 34(3): 326-329.
科技核心以及其它期刊論文
41 徐進, 邵毅明, 彭其淵, 陳泳汐. 大客車和小客車在各種類型公路上的連續行駛速度工況分析[J]. 交通科學與工程, 28(4): 45-58.
42 劉勝川, 毛嘉川, 何曉文, 徐進. 道路危險品運輸車輛的車型、軸載以及運載容器形式調查[J]. 公路與汽運, 2012, (4): 108-111.
43 邵毅明, 譚丹萍, 束海波, 徐進. 公路平曲線超高/反超高對車輛操縱的影響[J]. 交通科學與工程, 2010, 26(1): 79-84.
44 彭其淵, 徐進, 陳泳汐. 徑向基函數用於複雜路形3維重構時的演演算法改進[J].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2008, 3(10): 756-760.
45 張海濤, 謝展, 徐進. 側向力干擾情況下輪胎剛度變化對制動性能的影響[J].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 2010(3): 17-19.
46 張敏, 徐進, 邵毅明. 載荷因素對汽車制動安全性影響的虛擬試驗研究 [J].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 2007(2): 62-64.
47 潘益威, 徐進, 邵毅明. 某型號微型車轉向回正性能的虛擬試驗研究[J].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2006, 35(5): 101-104.
48 徐進, 周均, 丁養燕. 車輪附加轉角成因的虛擬試驗研究[J]. 現代交通技術, 2006(1): 73-77.
49 徐進, 邵毅明, 胡燕. 基於多體理論的車輛制動性能的虛擬實驗的實現及評價[J]. 汽車科技, 2006(1): 24-28.
50 徐進, 李鴻煒. 項目施工法中施工機械管理的現狀分析[J]. 建築機械化, 2005(3): 54-56.
51 徐進, 萬垂紅, 邵毅明, 胡燕. 載荷轉移對前輪定位及附加轉角影響的虛擬實驗研究[J]. 上海汽車, 2005(8): 31-34.
52 徐進, 萬垂紅, 邵毅明, 周均. 懸架轉向系統結構參數變化對前輪定位及附加轉角影響的模擬分析[J]. 北京汽車, 2005(6) 20-25, 47.
53 徐進, 邵毅明, 胡燕. 基於多體理論的汽車懸架及轉向系統的控制研究[C]//. 中國交通研究與探索,下冊, 2005.
54 徐進, 邵毅明. 基於多體理論的道路安全評價及預測的研究[J]. 現代交通技術, 2005(6): 63-66.
55 李鴻偉, 肖盛燮, 徐進. 多級模糊綜合評判理論在汽車乘坐舒適性評價中的應用[J]. 華東公路, 2005(2): 70-72.
56 胡燕, 邵毅明, 徐進, 束海波. 道路交通事故多發路段模擬識別研究[J]. 淮陰工學院學報, 2005(3): 66-68.
57 周均, 杜子學, 徐進, 張林. 虛擬樣機技術在整車操縱穩定性中的應用研究[J]. 現代交通技術, 2005(6): 71-73.
出版專著
58 徐進, 羅慶. 山區公路平麵線形設計新理論與實現技術[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4年1月
發明專利
59 魯工圓 ,徐進,彭其淵. 基於圖像識別的鐵路車站站場網路拓撲模型建模方法. 專利號201310187382.9
60 徐進,魯工圓,楊奎. 一種基於影響因子修正的曲線路段汽車運行速度預測方法. 專利授權號201310180920.1
61 徐進,邵毅明,楊奎,羅慶,毛嘉川. 基於前視斷面選點的複雜道路汽車行駛軌跡預測方法. 專利號:201310632659.4;
62 徐進,邵毅明,楊奎,羅慶,路軍富. 一種基於前視軌跡曲率的山區複雜道路汽車行駛速度預測方法. 專利號: 201310632643.3
軟體著作權
63 徐進. 複雜公路(道路)空間路面三維模型解析計算軟體.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中國, 登記號: 2014SR016015, 2014年2月;
64 徐進. 山區複雜道路空間三維線形汽車運行速度計算軟體,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中國, 登記號: 2014SR015074, 2014年2月.
65 魯工圓,閆海峰,楊奎,徐進,鄧念. 鐵路車站站場布置圖建模軟體.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 中國, 登記號2014SR062373,2014年5月.

學位論文


博士后出站報告: 基於“行駛軌跡-行駛速度”協同控制的公路路線設計理論與方法,2013;
博士學位論文:道路幾何設計對車輛行駛特性的影響機理研究,2010;
碩士學位論文:汽車制動及操縱穩定性的虛擬試驗模擬,2005。

科研項目


1 2014-2017 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霧環境下山區高速公路駕駛行為決策機理與險態辨識(51378520)”,排名第2;
2 2013-2016 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基於駕駛人-車-路協調的山區複雜公路行車安全度辨識理論研究(51278514)”,第一主研,排名第4;
3 2014-2016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山區複雜公路行駛環境下"駕駛人動態視覺特性-行駛軌跡-行駛速度"耦合機理分析以及協同建模(20135522110003)”,第一主研,排名第2;
4 2013-2015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山區高速公路霧區路段駕駛員注視特性與運行車速模型研究(20125522110001)”,項目主研,排名第3;
5 2012-2014 同濟大學道路與交通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山區道路行駛環境下駕駛人動視點特性與汽車行駛軌跡/行駛速度之間的耦合度研究及建模”,項目主持人;
6 2012-2013 重慶市交通運輸工程重點試驗室開放基金:“複雜山區道路上的車輛行駛軌跡與行駛速度決策模型及其應用研究”,項目主持人;
7 2011-2012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院控科研項目:“特殊條件下公路路側設施防撞/抗翻越性能的數值模擬分析”,項目主持人;
8 2009-2010 重慶市交通運輸工程重點試驗室開放基金:“一種新的運行車速預測手段及其應用研究”,項目主持人;
9 2008-2010 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基於行駛動力學模擬的公路線形設計質量和既定路線上駕駛行為的安全性分析與評價”,第一主研;
10 2007-2009 西南交通大學博士創新基金項目:“公路路線設計質量的動力學模擬分析與評價”,項目主持人;
11 2005-2007 交通部應用基礎項目:“道路交通事故多發路段模擬預測研究”,第一主研。

軟體開發


1 基於彎道幾何要素和交通量的小客車/貨車行駛速度計算程序
主要功能:能夠反映出平曲線半徑、彎道轉角、迴旋線使用、行車道寬度以及路肩寬度對運行速度的影響;能夠反映出交通量對行駛速度的影響;能夠反映出車輛加速性能、減速度性能對運行速度的影響;能夠反映出駕駛人側向舒適度容忍水平對運行速度的影響。
工程應用:綿陽-九寨溝高速公路的幾何線形設計,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貓磨路改建設計,洪雅-峨眉山公路線形設計。
2 複雜山區道路/賽道汽車行駛軌跡決策程序
主要功能:任意等級、任意里程的複雜山區公路汽車行駛軌跡決策;任意複雜的賽道行駛軌跡決策;可以設置多種駕駛行為模式,即方向控制模式;能夠反映出車輛行駛穩定性的影響;能夠檢驗彎道能否滿足超長車輛的通過性需求;根據軌跡形狀,能夠得到軌跡與線形之間的吻合度;能夠檢查出容易駛離路面的位置。
工程應用:S217甘孜至理塘段公路改建設計,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貓磨路改建設計,洪雅-峨眉山公路線形設計。
3 基於軌跡曲率的複雜山區道路/複雜賽道汽車行駛軌跡決策程序
主要功能:以軌跡曲率為基礎,在行駛環境的限制下決策複雜山區公路的汽車行駛速度;可以設置多種駕駛行為模式,即速度控制模式;能反映車輛行駛穩定性、車輛動力性能的影響;根據行駛速度曲線能夠進行公路幾何設計一致性的檢驗,以及修改後的再檢驗;能夠檢查出容易發生平曲線事故的位置。
工程應用:S217甘孜至理塘段公路改建設計,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貓磨路改建設計,洪雅-峨眉山公路線形設計。
4 山區複雜道路(賽道)空間三維路面生成程序
主要功能:生成空間三維的連續道路曲面,目前可以接受兩種格式的輸入數據,一種是目前通用的“直線、曲線和轉角表”,為.xls格式文件;另一種為稀疏採樣點坐標數據,為.txt格式文件。對於前一種數據格式,是用解析演演算法計算出路中線三維坐標,然後向兩側拓展出路面寬度,再設置超高和加寬可得到三維路面,適用於路線設計方案的路面生成;對於后一種輸入數據,是用插值方法來重構三維路面,適用於設計資料缺失的即有舊路的路面建模。
工程應用: 已經在數十條各種等級的公路上進行過演演算法試驗以及精度驗證,包括成渝高速、成綿高速、成彭高速、成灌高速成溫邛高速213國道318國道、217國道、108國道、105省道、106省道,等等。
5 “駕駛人-車輛-道路(環境)”虛擬行駛系統(RDVES)
主要功能:既有道路的行駛質量分析以及危險位置辨識;公路路線設計方案的行駛質量分析與安全性檢驗;路線設計方案的駕駛負荷分析與評價;典型單車事故的行駛過程重現;路面激勵型安全設施的性能分析與優化。
工程應用: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貓磨路改建設計,洪雅-峨眉山公路線形設計。
6 三維線形條件下(平縱組合)重載車輛行駛速度結算程序
主要功能:能夠計算出重載車輛在上坡/下坡任意位置的行駛速度;能夠計算出降低至允許速度時的爬坡長度,從而得出爬坡車道的設置位置;設置了汽油機和柴油機兩種機型;能夠反映出海拔高度對發動機動力特性的影響;能夠反映出超載對行駛特性的影響;結合平曲線汽車運行速度和縱坡行駛速度,能夠辨識出長大下坡中的行車危險位置,進而為避險車道設置提供依據。
工程應用:大廣高速粵境D3合同段的縱斷麵線形設計,仁懷-赤水高速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洪雅-峨眉山公路線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