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藥方

回回藥方

中國元、明兩代回回醫藥方劑彙編。於元末由阿拉伯文譯成,在明初木刻印刷成書。著、譯者均未署名。北京圖書館善本書庫收藏。

內容簡介


現存的《回回藥方》為殘本,共有、4冊。第一冊是目錄卷之下,包括卷19~36的目錄,計58頁,記各科及方劑37門,70餘種病症。第二冊是卷之12,計目錄4頁,正文63頁,為中風門。第三冊是卷之30,計目錄3頁,正文63頁,為雜症門之下。第四冊是卷之34,計目錄3頁,正文49頁,為金瘡門、折傷門、針灸門、湯火門、棒瘡門、治人齒所傷門。共載方劑450餘個,兼以病理治療分析。藥物名稱多為阿拉伯文和波斯文音譯。其中提及古希臘羅馬及阿拉伯10餘名著名醫學家及其驗方。藥方譯文中將阿拉伯的量劑摺合成中國量制,以兩、錢、分計。關於該書的原本,中國學術界有二說:一說是來源於埃及藥物學家伊本·貝塔爾的《簡救法》(一譯《藥方集成》)的手抄本;另一說是根據元秘書監回回書籍中唯一的一種醫書《忒畢醫經十三部》編譯而成。忒畢(tibb)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意為《醫典》,它就是中世紀阿拉伯著名醫學家伊本·西那的醫學百科全書《醫典》。中國醫學科學院圖書館也藏有4卷《回回藥方》,上標有“民國二十八年(1939)據明刻書本館鈔本”字樣,其內容與卷數均同。

書籍評價


《回回藥方》
《回回藥方》
(1)《回回藥方》是中世紀以來穆斯林世界的西學智慧的結晶。醫療界都知道,中世紀的阿拉伯醫學正處當時西方醫學的頂峰。在阿拉伯醫學史上,一些阿拉伯民間療法和方劑往往作為“先知的處方”得以留傳下來。可以說,《回回藥方》就是集阿拉伯西學精華之作。
(2)對人體的生理、病理、病因具有較成熟的理論認識。其中對於半身不遂、惡性癌瘤的、婦科疾病、動脈和靜脈的認識都在當時都已經超出了中醫的認識水平。
(3)體系完整、自成一家。總體看來,藥方中主要開列的是民族葯。就方劑的調製來看,它大多以蜜為主,並且對藥物炮製,蜜的使用都是十分突出的,體現出了一種“民族思路”。
(4)用藥獨到和療法奇特。在用藥方面,如傷科中概用葡萄酒而不象漢醫多用黃酒。此外許多偏方:以蛛網擦傷口;以人發、紙、線燒灰來止血……
《回回藥方》是一本在回族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民族醫學專著。它反映出了中、阿文化交流和醫學上的融匯溝通。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後人可以通過對它的研究可以詳細深入地了解那時民俗民風、科技水平等等重要的信息。

相關鏈接


宗教文化歷史伊斯蘭教機構

參考資料


[1]中國文化網 http://www.chinaculture.org/gb/cn_zgwh/2004-06/28/content_548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