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悶之謳

1926年劉天華創作的二胡曲

《苦悶之謳》是劉天華先生於1926年創作的一首二胡曲,又名《苦中樂》。其中“謳”字是借用了楚調,蜀音,蔡謳等傳統腔調的稱為,作者曾對這首樂曲作解:“意為苦中作樂”。作者為發展國樂事業竭盡了全力,但遇到種種困難和阻力,用生動的音樂語彙將苦惱和憤懣的情緒傾訴出來,苦中作樂,聊以自慰。

創作背景


1926年,劉天華先生的處境可謂極為艱難困苦。是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段祺瑞政府悍然對反日學生示威遊行進行了鎮壓,激起了劉天華及其兄劉半農的極大憤慨。在這種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時勢下,民族音樂的生存已經岌岌可危,更談不上什麼發展了。劉天華先生所任教的北平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因為經費拮据已經欠薪數月不發,家中生活難以維繫。這年冬天,他的幼女燕寶又不幸夭折,更使他悲傷至極,甚至家中連喪葬費都拿不出來。在這種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劉天華先生創作了此曲,其中苦悶之情,可想而知。

作者簡介


劉天華先生
劉天華先生
劉天華(1895-1932),江蘇江陰澄江鎮西橫街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清末秀才劉寶珊之子,與詩人劉半農、音樂家劉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鄉豐富的民間音樂熏陶。辛亥革命爆發后,回到江陰參加“江陰反滿青年團”,執掌軍號。1912年隨兄劉半農去上海,工作於開明劇社,業餘加入萬國音樂隊,並學習鋼琴小提琴,開始接觸西洋作曲理論。曾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1932年因猩紅熱病逝於北京,年僅37歲。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鳥語》、《歌舞引》、《飛花點翠》等。

樂曲賞析


樂曲是一首變奏曲,由引子、主題、三次變奏、和尾聲六部分組成。作品以大量的連弓附點十六分音符來表達作者心中的苦悶和煩亂,在創作手法上堪稱一絕。引子:節奏較為自由,一次緊似一次的音型重複,向人們揭示了作者激憤不安的內心世界,是身處逆境時的苦悶呼號。主題樂段:雖然音符較密,但節拍速度很慢,音樂由低到高,然後層層遞減,表現了作者的苦悶和無限感慨之情。第一變奏樂段:速度較主題樂段稍流暢,著重描寫了作者為苦惱縈繞而不能擺脫的痛苦心情。第二變奏樂段:以附點十六分音符音型為主要特點,流動的旋律和特定音型,表現了作者對光明和理想的追求。第三變奏樂段:以連弓三十二分音符為主要特點,有一種自得其樂的情緒,表現了作者的樂觀精神和對生活的熱愛。尾聲:節奏較為自由,表現了作者從臆想中回到現實世界,心不由衷地發出陣陣嘆息,潸然淚下,漸弱漸隱地結束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