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80條詞條名為劉斌的結果 展開

劉斌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劉斌,1961年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祖籍山東省青島市。1985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85年至今一直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從事考古工作。

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現任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考古學會會長。

人物經歷


曾參加過河北蔚縣三關遺址、青海大通孫家寨遺址、湖北宜昌中堡島遺址(三峽大壩)、以及浙江省餘杭反山、瑤山等著名的考古發掘工作;並主持發掘浙江省海寧荷葉地、海寧佘墩廟、餘杭匯觀山、嘉興南河浜等許多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和墓地。還主持發掘過浙江省泰順碗窯村的南宋和元代的龍泉窯系的瓷窯址。
2020年9月,劉斌加盟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
現任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考古學會會長。

主要作品


曾發表過的主要論文有:《良渚文化玉琮初探》《良渚治玉的社會性問題初探》《良渚文化的發現與研究》《良渚文化的鳥與神》《從玉器的角度觀察文化與歷史的嬗變》等。

人物榮譽


2020年5月,入選浙江省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建議名單和備選名單。
2020年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劉斌入選“全國先進工作者”。

先進事迹


自1985年參加工作以來,劉斌30餘年如一日奔走在考古一線,為浙江省的文物考古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現任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考古學會會長,研究方向為史前考古。曾主持和參加過眾多重要遺址的考古發掘,兩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先後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主要著作有《法器與王權》《良渚古城綜合研究報告》等,在中國史前考古和玉器研究領域作出了卓越貢獻。
作為良渚古城遺址的發現者,可以說,在良渚遺址數十年的考古中,每一次重大發現都有劉斌的身影。從精美的玉器,到巍峨的宮殿,再到結構完備的古城,加之領先於世界水平的大型水利系統,劉斌及其團隊鍥而不捨,不斷探索,從而將一個鮮活的良渚世界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知道了5000年前的良渚先民的生活狀態以及他們超前的智慧。這段跨越時空的良渚記憶,不僅為中國,也為全人類的文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除了立足於考古發掘與研究之外,劉斌還積極投身於公眾考古宣傳中,希望向全社會普及考古知識與遺產保護理念。在央視《開講了》《考古公開課》等欄目中,做了有關良渚考古的節目。劉斌深知,文化素養是國民素質教育的基礎,因此即使是在良渚申遺工作最忙碌的階段,他仍執筆了國內首本良渚文化主題童書繪本《五千年良渚王國》,展示了一個生機勃勃、豐富多彩的良渚王國。他希望讓孩子們在閱讀的快樂中體會良渚王國的波瀾壯闊與溫情脈脈,從而讓孩子們了解中國的文化歷史、熱愛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