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模式

社會發展模式

社會發展模式,是指人類社會從一種較低形態向較高形態轉化時所遵循的原則、途徑、程序和方式。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國家的發展模式各異。按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按社會形態可分為資本主義模式、社會主義模式和中間模式;按歷史演進可分為早發內生型發展模式和后發外生型發展模式;按自然基礎可分為內向型發展模式和外向型發展模式;按發展動力可分為原髮式發展模式、后髮式發展模式和新髮式發展模式等。

簡介


近代工業革命造就了長期以來支配西方社會發展的工業化模式,它視發展為單純的經濟增長,把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指標視作衡量社會發展的最重要標誌,在20世紀60—70年代以前一直被視為最有效的社會發展模式,直至造成了環境污染、資源匱乏、生態失衡、貧富兩極分化、失業、恐怖活動、核威脅等嚴重結果后,人們才開始探索一種能體現新的發展理念的社會發展模式。科學發展觀是在汲取世界各國發展成果和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探索中國特色社會發展模式的指導思想。

概述


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中國模式”,實質上是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實現社會現代化的一種戰略選擇,它是中國在改革開放進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能實施“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社會發展模式。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要從過去以高速增長為主要目標、外延發展為主導方式和以重工業為中心,忽視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非均衡發展模式,逐步轉向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以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生態需要為目的和以內涵發展為主導方式,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相對平衡的發展模式。中國的經濟社會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共同發展,實現生產增長、生活提高、生態改善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