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氣

詞語

動氣,漢語辭彙,拼音是dòng qì,釋義是指發脾氣,怒形於色,甚至怒到破口罵人或動手打架的程度。

詞目


動氣

引證解釋


1、生氣;發脾氣。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一回:“即日間聽見不幹自己的事,也必要動氣,且多疑多懼。”
清·李寶嘉《活地獄》第二回:大爺快別動氣,咱是個有口無心的人,不會說話。
冰心斯人獨憔悴》:“你告訴大少爺,千萬快快地回來,也千萬不要穿白帆布鞋子,省得老爺又要動氣。”
2.謂氣息跳動。
蒲松齡《聊齋志異·屍變》:“見客卧地上,燭之死,然心下絲絲有動氣。”
《醫宗金鑒·訂正傷寒論注·不可汗病》:“動氣在右,不可發汗,發汗則衄而渴,心苦煩,飲即吐水。”註:“動氣者,築築然氣跳動也。”
3、脈學名詞
脈搏跳動時的動態和氣勢,可反映臟腑狀況。
《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謂動氣,知其臟也。”
4、生理學名詞
指臍周的搏動。
難經·十六難》。《傷寒指掌》卷三:“動氣者,築築然動於臍旁上下左右,甚至連及虛里、心、脅,而渾身振動也。此病由於妄汗、妄下,氣血大虧,以致腎氣不納,鼓動於下而作也;或由其人少陰素虧,因病而發,恆見於瘦薄虛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