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扇舟蛾
昆蟲綱鱗翅目舟蛾科動物
楊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Denis & Schiffermüller,1775)是舟蛾科扇舟蛾屬的一種動物。
楊扇舟蛾
俗名:白楊天社蛾、白楊灰天社蛾、楊樹天社蛾。
Staudinger. 1887. 不詳. Stett.Ent.Z, 48: 101-101.
Schintlmeister. 1992. 不詳. 1992: 182-182.
Bryk. 1949. 不詳. Arkiv Zool, 42(A)(19): 43-43.
Denis & Schiffermüller. 1775. 不詳. Ankundung syst.Werkes Schmett.Wienergegend, : 55-55.
Cai. 1979. 不詳. 1979: 146-146.
卵多產在葉背面,間有在嫩枝上;老熟時吐絲綴葉作薄繭化蛹。寄主植物:多種楊柳。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三十一卷 鱗翅目 舟蛾科:802-804
Animalia:動物界 - Arthropoda:節肢動物門 - Insecta:昆蟲綱 - Lepidoptera:鱗翅目 - Notodontidae:舟蛾科 - Pygaerinae:扇舟蛾亞科 -Clostera:扇舟蛾屬
學名:Clostera anachoretaDenis & Schiffermüller,1775
中文名:楊扇舟蛾
中文拼音:YángShànZhōué
分類等級:種
國家保護級別不詳
IUCN紅色名錄等級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未定
中國特有是
異名信息Pygaera anachoreta pallida,Staudinger,1887-楊扇舟蛾(YángShànZhōué)
Pygoera mahatma,Bryk,1949-楊扇舟蛾(YángShànZhōué)
俗名信息白楊天社蛾(BáiYángTiānShèé)-語言:zh-CN
楊樹天社蛾(YángShùTiānShèé)-語言:zh-CN
白楊灰天社蛾(BáiYángHuīTiānShèé)-語言:zh-CN
小葉楊天社蛾(XiǎoYèYángTiānShèé)-語言:zh-CN
楊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是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有顎亞門(Mandibulata)、昆蟲綱(Insecta)、有翅亞綱(Pterygota)、鱗翅目(Lepidoptera)、舟蛾科(Notodontidae)、扇舟蛾屬(Clostera)的1種。
成蟲:體長13-20毫米,翅展28-42毫米。蟲體灰褐色。頭頂有一個橢圓形黑斑。臀毛簇末端暗褐色。前翅灰褐色,扇形,有灰白色橫帶4條,前翅頂角處有一個暗褐色三角形大斑,頂角斑下方有一個黑色圓點。外線前半段橫過頂角斑,呈斜伸的雙齒形曲,外襯2-3個黃褐帶銹紅色斑點。亞端線由一列脈間黑點組成,其中以2~3脈間一點較大而顯著。后翅灰白色,中間有一橫線。
卵:初產時橙紅色,孵化時暗灰色,饅頭形。
幼蟲:老熟時體長35-40毫米。頭黑褐色。全身密披灰黃色長毛,身體灰赭褐色,背面帶淡黃綠色,每個體節兩側各有4個赭色小毛瘤,環形排列,其上有長毛,兩側各有一個較大的黑瘤,上面生有白色細毛一束。第1、8腹節背面中央有一大棗紅色瘤,兩側各伴有一個白點。
蛹:褐色,尾部有分叉的臀棘。
繭:橢圓形,灰白色。
發生規律
在我國,從北至南年發生2~3代至8~9代不等:在遼寧一年2~3代,華北1年3~4代,華中1年5~6代,華南1年6~7代,以蛹在地面落葉,樹榦裂縫或基部老皮下結繭越冬。海南1年8~9代,整年都危害,無越冬現象。
楊扇舟蛾低齡幼蟲
楊扇舟蛾危害
1、人工物理防治:越冬(越夏)是應用人工措施防治的有利時機。由於楊樹樹體高大,加強對蛹和成蟲的防治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收集地下落葉或翻耕土壤,以減少越冬蛹的基數,成蟲羽化盛期應用殺蟲燈(黑光燈)誘殺等措施,有利於降低下一代的蟲口密度。根據大多數種類初齡幼蟲群集蟲苞的特點,組織人力摘除蟲苞和卵塊,可殺死大量幼蟲。也可以利用幼蟲受驚后吐絲下垂的習性通過震動樹榦捕殺下落的幼蟲。
2、生物防治:片林和海防林,卵期釋放赤眼蜂防治:釋放松毛蟲赤眼蜂,害蟲產卵初期,50個/公頃放蜂點,放蜂量25~150萬頭 / 公頃。楊扇舟蛾卵期有舟蛾赤眼蜂(Trichogramma closterae)、黑卵蜂(Telenomus sp.)、毛蟲追寄蠅(Exorista amoena)、小繭蜂(Apantale sp.)、大腿蜂(Brchymeria cbscurata)、顆粒體病毒G.V、灰椋鳥(sturnus cinerceus)等天敵,要注意保護利用。
3、打孔注葯防治:對發生嚴重、噴葯困難的高大樹體,可打孔注葯防治。利用打孔注葯機在樹胸徑處不同方向打3~4個孔,注入疏導性強的40%氧化樂果乳油等。用藥量為2~4毫升/10厘米胸徑,原葯或1倍稀釋液。注葯后注意封好注葯口。
4、噴葯防治:在幼蟲3齡期前噴施生物農藥和病毒防治。地面噴霧:樹高在12米以下中幼齡林,用藥量Bt200億國際單位/畝、青蟲菌乳劑1~2億孢子/毫升、阿維菌素6000~8000倍。2至3齡期樹,噴25%滅幼脲800至1000倍液,或1.2%煙參鹼乳油1000~2000倍,或噴80%敵敵畏800至1200倍液,或2.5%敵殺死6000至8000倍液。
5.藥劑防治:
(1)瑞禾林Ⅰ號畝用量50克,兌水30-50公斤水於幼蟲2-4齡期,以機動噴霧器均勻噴霧;
(3)瑞禾林Ⅱ號:畝用量500克,於幼蟲2-4齡期以機動噴粉機噴粉防治;
(4) 0.5%甲維鹽乳油:畝用量50ml,或者稀釋800-1000倍兌水機動噴霧防治,也可以飛機進行超低容量噴霧防治,畝用藥量50ml,沉降劑尿素10克。
(5) 1.8%阿維菌素乳油:畝用量30-40ml,或者稀釋1000-1500倍兌水機動噴霧防治,也可以飛機進行超低容量噴霧防治,畝用藥量40ml,沉降劑尿素10克。
體長♂11~17mm,♀14~22mm;翅展♂26~37mm,♀34~43mm。下唇須灰褐色。觸角干灰白到灰褐色,分支赭褐色。身體褐灰色,頭頂至胸背中央黑棕色,臀毛簇末端暗褐色。前翅褐灰色到褐色,頂角斑暗褐色,扇形,向內伸至中室橫脈,向後伸至Cu1脈;3條橫線灰白色具暗邊:亞基線在中室下緣斷裂,錯位外斜;內線外側有霧狀暗褐色,近后緣處外斜;外線前半段穿過頂角斑,呈斜伸的雙齒形曲,外襯銹紅色斑,後半段垂直伸於後緣;中室下內外線之間有1灰白色斜線;亞端線由1列脈間黑點組成,其中以Cu1~Cu2脈間的1點較大而顯著;端線細,黑色。后翅褐灰色。
雄性外生殖器:上爪形突單一,基部大末端尖細,彎曲鉤形;爪形突細長;顎形突較大,長圓柱形;背兜兩側內緣增大不呈正方形,其下角呈雙齒狀向外突出;抱器瓣短寬,半圓形,膜質,滿布皺褶;陽莖粗,較抱器瓣稍長,較直,末端一側骨化;陽端基環端部裂為2葉。
雌性外生殖器:前、后表皮突短,約同長;前、后陰片膜質,前陰片端緣半圓形;囊導管膜質,細直;囊突弱骨化,縱行“一”字形。
幼蟲:頭部黑色;全身密披灰黃色長毛;身體灰赭褐色,背面帶淡黃綠色;背線、氣門上線和氣門線暗褐色,氣門上線較寬;每節兩側各有4個赭色小毛瘤;第1、8腹節背中央各有1棗紅色大瘤,其基部邊緣黑色,兩側各伴有1個白點。
觀察標本:北京海淀2♂♂1♀,1952.Ⅸ.22,平谷2♂♂2♀♀,1976.Ⅴ.25,百花山5♂1♀,1973.Ⅶ.18,昌平2♂♂1♀,1959.Ⅴ;河北秦皇島2♂♂1♀,1961.Ⅷ.26;黑龍江岱嶺1♂,1959.Ⅶ.19;山東齊河2♂♂3♀♀,1969.Ⅷ;安徽滁縣1♀,1972.Ⅷ.1;上海3♂♂1♀,1933.Ⅴ.20,1944.Ⅳ;江蘇南京1♂,1963.Ⅶ;浙江天目山15♂♂3♀♀,1972.Ⅶ.29~31,1973.Ⅶ.24~25;陝西寧陝1620m,10♂♂3♀♀,1979.Ⅶ.31~Ⅶ.15,火地塘1580m,1♂1♀,1998.Ⅷ.15,留壩縣城1020m,2♂,1998.Ⅶ.18,留壩廟檯子1350m,3♂♂,1998.Ⅶ.21,鳳城2♂♂,1980.Ⅳ.17,佛坪950m,1♀,1998.Ⅶ.23;湖南長沙2♀♀,1955.Ⅷ.20,1956.Ⅸ.10;湖北武昌2♂♂,1964.Ⅸ.23,荊州1♀,1960.Ⅶ~Ⅷ,興山龍門河1350m,4♂♂,1993.Ⅵ.15,1994.Ⅸ.8;江西南昌2♂♂,1959.Ⅵ.15;四川西昌瀘山1700m,1♂♀,1980.Ⅷ.1~9,康定1♀,1979.Ⅶ.1,峨眉山1800~1900m,2♂♂,1957.Ⅵ.16~28,貢嘎山燕子溝2350m,1♂,1983.Ⅴ.19;雲南德欽白馬雪山3490 m,1♂,1977.Ⅵ.19,麗江玉龍山3950m,1♂,Ⅷ.15,麗江3♂♂1♀,1962.Ⅶ.22,1978.Ⅵ.25,巍山沙壇哨2300m,1♀,1980.Ⅷ.16,昭通1♀,1978.Ⅶ.26,永平1665m,1♂,1980.Ⅴ.29;西藏江達3400m,1♂2♀♀,1976.Ⅶ.30,米林3000m,1♂1♀,1983.Ⅶ.14,亞東2♂♂,1975.Ⅵ.1,1983.Ⅴ.13,那錯2500m,1♂,1974.Ⅷ.8;新疆葉城蘇皮克亞2600m,1♂,1987.Ⅷ.16,塔什庫爾干1♂,1984.Ⅵ.15;福建福州新店3♂♂,1983.Ⅲ.3~13,邵武城關150~190m,1♂,1960.Ⅲ.18;青海昂久三羊3980m,1♂,1965.Ⅶ.10;甘肅文縣邱家壩2350m,6♂♂1♀,1998.Ⅵ.28,文縣鐵樓1450m,2♂,1999.Ⅶ.2,康縣清河林場1400m,2♂♂3♀,1999.Ⅶ.8,舟曲沙灘林場2400m,1♂1♀,1999.Ⅶ.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