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8條詞條名為天河的結果 展開
天河
長江支流漢江的支流
天河,長江支流漢江的支流。以西河為正源,發源於陝西省山陽縣境鶻嶺東南側的西照川鎮(包括原東西照川鄉),流經山陽縣、湖北省鄖西縣境,匯入漢江。
天河在陝西山陽境內多為山區,開發利用較少,湖北鄖西境內開發歷史悠久,有千工堰、天惠渠等多處古老灌溉工程,新中國成立后還建有多處水電工程。
天河定名於漢代,是牛郎織女故事的發源地,在鄖西縣天河沿岸有許多歷史文化遺存,該縣開發有相應的旅遊景區。
天河幹流,跨越陝西、湖北二省。
在陝西省山陽縣境,稱謝家河,鄖西縣誌謂:有東西兩個源頭:東河,在太平山東麓。源出王閻鄉白岩溝,南流經魚洞,至西照川鎮(包括原東西照川鄉)蛇頸埡與西河交匯。上段名雙河,中段名南水河,下段稱東河,全長17公里,流域面積139平方公里,落差280米,水能蘊藏3150瓩。西河,源出天橋鄉大嶺南,至照川蛇頸埡與東河匯。全長23公里,流域面積127平方公里,流速每秒0.83米,流量每秒0.9立方米,落差330米,水力資源3140瓩。上段稱天橋河,沿途峽谷長深,岩壁巨石,陡峭如門。下段河谷較寬,多彎道,彎處土地成片,土質肥沃。
兩源在西照川鎮(包括原東西照川鄉)蛇頸埡相匯后,下段為謝家河,又名白岩河。謝家河自北向南流經山陽縣境內,長38公里。
天河鄖西縣城區段(天河文化廣場處)
鄖西縣原天河口(沙壩處)
鄖西縣境內,分段概況:葛河口至水石門段,直徑約7公里,河谷一般寬50-70米,兩岸谷坡45度以上,谷底寬30-40米,全是岩岸。有小彎道28個,多為橫向谷,谷形“V",地層堅硬,為厚層灰岩、白雲岩、大理岩組成。沉溪河口至天河坪段,落差269米,長約10公里。河曲發育,橫向谷為主,一般0.5公里。六官坪至天河坪一帶,谷寬約2公里。金釵石、石磊子溝口谷寬約200米。兩岸分佈不對稱。第四系鬆散堆積物分佈普通,土層肥厚。石門灣至天河口屬峽谷段,長約25.3公里,落差63米,河道坡降小,岩石堅硬,水流平緩。沿岸邊有黎家灣、劉家灣、彭家灣等河灘地。
天河鄖西縣境河段風光
鄖西縣境內,天河歷史上最大洪峰3300秒/公方,發生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據實測最大流量2160秒/公方,發生於1975年8月8日。最小流量1.12秒/公方,發生於1978年5月。據1959-1980年計22年實測,平均流量為11.1秒/公方,平均年徑流量4.69億公方。據賈家坊站1959-1980年計22年中的16年觀測,水位變化一般在0.35米左右。最高水位1975年8月為223.22米,最低水位1968年6月216.75米。含沙量最大1975年8月為4.32公斤/立方米,最小為0.108公斤/立方米,最大為最小的40倍。輸沙量1964年最高為127萬噸,1969年最小為9.9萬噸,最大為最小的12.83倍。水能蘊藏量為4.77萬千瓦(幹流2.22萬,支流2.55萬),可開發為2.46萬千瓦,已開發量0.4585萬千瓦,占可開發量的18.1%。
天河謝家河段的一級支流4條,自東至西次第是:
源頭支流東河、西河。
晏坪河。在晏馬鄉,東北至西南流向,至陝鄂邊界入謝家河。長13公里,流域面積43平方公里,落差699米,河谷多砂石,兩岸土地少。
麻庄河。在石佛寺境。長16公里,流域面積84平方公里。西北至東南流向。至鄖西縣境入謝家河。上游有麻庄河水庫,下遊河床為片岩、頁岩地貌。枯水期河水滲入地下,為季節性河流。
在天河流域的中下游,東面有一條支流楊家河和一條分流歸仙河,西邊有一條支流“麥裕河”(古名為美女河)和一條分流“仙河”。
天河口,位漢江上游北岸,天河出口處,距鄖西縣城24公里。街道沿獅子頭岩下,南北向而立。長約1華里。河口西岸海拔180米,據庹氏家譜載:元稱“天橋河口”,又名“柳樹溝”。清咸豐三年(1853)發水,沖毀碼頭。同治年間上街屬鄖西,下街屬鄖縣,此制沿至民國末期。
天河口為鄖西第一大水路通道,各類進出物資在此裝卸集散。船舶上通安康,下通武漢,居民以水為生。清末民國年聞,市面繁榮,有茶館、酒店、棧房、熟食、雜貨、糕點、染坊、油坊、藥鋪、糧行、郵政、炮鋪、銀爐、屠宰、船運、縫紉、白鐵鋪等行業20餘家,民國中後期,增至30餘家,並設有亞細亞煤油公司。農閑季節,農民人市擺攤設點者尤多,民國十年(1921),漢江大水,比咸豐三年水位高3市尺,中街被淹。民國二十年後,天河又恢復繁榮景象,年吞吐物資約300餘噸。輸出以桐油、藥材、火紙、龍鬚草、毛皮、豬鬃、柿子等大宗土特產為主。進口煤油、食鹽、布匹、百雜貨、大米等。港口常年停船30餘只,有船幫20餘戶,船工80餘人。民國三十年後,抗日戰爭緊張階段,國民黨16軍醫院、被服廠、五戰區軍需九分站運輸隊曾駐此,生意興隆。解放前夕,水運及各類商業雜匠達200餘戶。
鄖西天河口的楊泗廟
洋河灘堤,位於鄖西縣城西北4公里的天河幹流兩岸,屬土門鎮紅廟、王家坪、上北隅、下北隅等村所轄。此處原為亂石荒灘。1957年改田700畝,因無堤護田,1958年全部沖毀。1965年8月動工修建新堤,工程分天河左右兩岸。左岸從紅廟咀到韭菜岩,做順水石堤駁岸,長39.8米,內有北隅畈小平原。右岸從陳家院至橋子溝口,長1840米(護岸400米,石堤1240米),內有400多畝耕地及村莊。1966年春竣工,保護兩岸老田2192畝,凈增水田551畝,被列為鄖西縣內重要水利工程之一。
天河湖北省鄖西縣境內,歷史上建有多個灌溉工程:有:天河坪渠、千工堰、天惠渠等。
天河坪渠,渠首位於鄖西縣城南2公里的城關鎮天河坪村懸鼓觀下,源出天河。民國三十三年(1944)由鄉民鍾鵬程、王天喜發起興修,受益田戶按畝捐資並得到縣長盧生桂支持。通水2公里。1950年繼修,工程經費由縣財糧科借包穀3000斤,銀行貸款150萬元(舊幣),由受益農戶按田畝均攤,1953年6月竣工通水。渠道沿天河長10公里,寬2米。灌田600畝,效益穩定。
千工堰,堰首位於距鄖西縣城北偏西7公里的寺坪對面老虎咀崖下,引天河水,由北向東南,經金釵石、紅廟、燕子溝口至下北隅,全長7公里,流量1立方米/秒。全渠建築物有渡槽3處,涵洞1處,灌田千餘畝。因沿途多溝澗,遇山洪易決,每次修補需工千餘個,由此得名。始建於明洪武初年。
天河水利工程:天惠渠
天河電站,位於鄖西縣城北偏西15公里的天河中游土門鎮王二溝村,系無調節引水式電站,凈落差28.5米,單機過流每秒2.89立方米。裝機兩台630千瓦,總容量1260千瓦。設計年利用5000小時,年發電量630萬度。1973年7月24日開工,1982年8月,全部工程竣工。1984年4月,兩台主變並列運行,成為全縣變壓器並列運行最早的電站。同年,實行經濟承包,效益首次趁過設計標準,年利用小時5556個,年發電705萬度,年總收人43.64萬元,年上繳純利潤21.17萬元。
天河口電站,位於鄖西縣城南25公里的天河口村老虎洞,系天河幹流末級水電站,徑流式。裝機同型號2台500千瓦,總容量1000千瓦。1988年11月20日開工。樞紐工程有自控翻板閘門攔河壩(全地區首建),控制流域面積1604平方公里;引水渠192米。引水隧洞345米(壓力前池設隧洞內);主、副廠房各一棟;尾水渠1356米至天河口沙壩排水涵洞。
牛郎織女故事源於春秋時的《詩經·大東》篇,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到西漢時出現了兩個重大轉變,先是西漢初年,劉邦當了皇帝,就把自己當漢王時漢中郡的節日織女會帶到長安,改名七夕節。《西京雜記》記載了劉邦的寵妃戚夫人過七夕節的情形,“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於闐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愛。”,“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人俱習之,表明這個節日才剛剛興起。
漢武帝時期,根據古代星相地下的地貌和天上的天象是對應原理,“天河連漢水”,經過天象與地象的對應和搜尋,把當時漢中郡轄內長利縣(湖北鄖西)境內的里河改成了天河。里河,原意是指大山裡的河。至於牛郎披牛皮上天的情節,直到500多年後的西晉時代才出現。
天河的源頭叫天橋河,牛郎通天之橋的意思,位於陝西省山陽縣天橋鄉天橋村。天河的中游湖北省鄖西縣土門鎮茨坪村,在寬闊的天河水中央,豎立著一座高16米、底部直徑約10米的天然巨型大石柱,被命名為金釵石,意思是王母娘娘用這個金釵石朝地下一劃,就有了隔開牛郎和織女的天河。在鄖西玄鼓山山脊與天河交匯處,兩岸的山頂上遠在漢代就建有石公公(牛郎)、石婆婆(織女),後來毀於戰火。《同治縣誌》記載,“石婆峰,在天馬峰旁,山石峻峭,藤蘿垂綠,微風吹舞,披拂可愛。”而天河與漢水交匯處叫天河口,就是“天河連漢水”的確切位置。魏晉以後,牛郎織女故事加入了牛郎披牛皮上天的情節,在傳說中才以銀河就取代了天河。
湖北鄖西傳承、建構“七夕文化”具有地理學、人類學、考古學、語源學、民族學、文化學、民俗學的根據。鄖西幾千年來處於較為封閉的自然環境和農耕文明背景之下,因而保留了幾乎是原生態的民俗。天河流域有著悠久的農耕文明和厚重的“七夕文化”積澱,天河的“七夕文化”習俗與漢魏六朝宗懍所作的《荊楚歲時記》一脈相承。鄖西人喝酒猜拳還有“七個巧”或“巧七”的叫法。以牛郎織女神話傳說為核心的“七夕文化”,在中國相沿成習、家喻戶曉。
鄖西天河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