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廟石窟

五個廟石窟

五個廟石窟位於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城西北10公里,距敦煌90公里,因在崖壁上開鑿有5個洞窟故名。創建於北周,宋西夏有重修。

簡介


五個廟石窟
五個廟石窟
五個廟石窟是古代瓜、沙地區(今瓜州、敦煌地區)以敦煌莫高窟為中心的外圍中、小石窟之一,位於莫高窟正南約100公里、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縣城西北20公里的黨河西岸峭壁上。洞窟開鑿在黨河水沖刷形成的砂崖上,砂崖高約30米,洞窟懸於半崖,距地約12——15米。在由南向北長約300米的懸崖峭壁上,現存的洞窟共有19個,唯有中間5窟可以登臨,故被人們稱為“五個廟”,其中1個已在早年被毀。在與五個廟石窟相對的黨河東岸上,存有4個殘窟。從五個廟上溯約5公里處,存有1個石窟,俗稱為“一個廟”。

歷史價值


實有洞窟6個,現編有5個窟號,各窟造像均已毀壞,僅余壁畫,也已漶漫不清。第1窟為中心方柱式建築,大約始建於北朝,原有作品早已不存,現存壁畫為西夏時重繪。有彌勒經變、水月觀音、曼荼羅等內容。第1窟呈長方形,人字坡頂。所余菩薩、大王、弟子及供養人等,形象生動,藝術水平極高。

壁畫內容


五個廟石窟
五個廟石窟
石窟五個廟石窟壁畫多被煙熏畫寫,有的還被鏟挖。保存較好的一號窟,內有中心柱,柱四周繪有塔形佛龕,龕內繪一佛二菩薩。壁畫內容和莫高窟、榆林窟以及其他敦煌石窟所繪題材大體相似,但也有不少獨特之處。正壁(北壁)正中繪佛像,已被剝蝕。左側繪六臂觀音,右側繪十一面觀音。西壁正中繪彌勒經變,彌勒佛端坐正中,身旁有護侍菩薩、弟子、天王和神將。左右上側繪有一種七收、樹上生衣以及寫經、嫁娶、奔喪場面,有農民駕牛扶犁耕作及收割等采自現實生活的形象,圖中幾個農夫均戴少數民族尖頂帽。左側繪壇城圖,右側繪水月觀音。觀音俯首坐在一輪皓月前,身後水面碧波蕩漾;近處山石嶙峋,翠竹挺拔、荷花盛開,水鳥嬉戲;遠處天宮樓閣,金碧輝煌,雲飛霧動,相互交映。東壁繪熾盛光佛,手執金輪,上方兩側繪出黃道12宮及28宿,黃道12宮分別繪於12個圓圈中,其畫法與莫高窟61窟甬道的黃道12宮圖形相似。28宿則是站在雲霄里的28位天人形象。二號窟分前後室,前室已崩毀,后室呈正方形,人字坡頂。正中砌“凹”形佛台,已無佛像,壁畫被嚴重煙熏,無法辨認。三號窟前室也已被毀,窟中心原塑有大型佛像,后被人破壞。佛頂項光上墨書“大佛寺”三字,四壁及藻井壁畫雖比較完整,但被煙熏的厲害。壁畫內容有藥師變、彌勒變、維摩變、勞度叉斗聖、十六臂觀音等,邊上有晚於壁畫的西夏文、回鶻文題記。四號窟也僅存后室,壁畫里的文殊變中還有少數民族的僧人形象。

藝術價值


五個廟石窟
五個廟石窟
文物專家根據五個廟石窟的窟形和現存壁畫判斷,現有的四個石窟,其中一個開鑿於北魏,在西夏或元代曾重修;三個開鑿於五代、宋(即曹氏歸義軍時期),壁畫經歷代繪製,多層重疊。底層為北魏時期作品,表層壁畫多為五代、北宋、沙州回紇、西夏、元等各個時期繪製。五個廟石窟壁畫豐富了敦煌石窟藝術的內容,也是研究河西地區歷史文化的寶貴資料。2006年,甘肅省文物局安排專項經費,委託省文物保護維修研究所對五個廟石窟實施了安全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