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崗山

高崗山

民國16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高崗山於5月來到南京,在陶行知先生創辦的曉庄師範任教。

目錄

正文


民國16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高崗山於5月來到南京,在陶行知先生創辦的曉庄師範任教。次年回南靖,在家鄉武林一帶開展革命宣傳工作。此間,被聘為漳州龍溪中學教師,創作的文學作品有《賣花女之死》等,鋒芒直指舊社會重男輕女的陋習,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這年秋,在工農運動和學生運動影響下,他辭職高校,投身到革命洪流中。
民國21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勝利攻克漳州,高崗山從龍岩返回南靖,在武林及鄰村廊前、下割等地,為紅軍做嚮導,當翻譯,用閩南方言編成《農民歌》、《十勸妹》等紅軍歌謠,建立武林農民赤衛隊,配合紅軍打土豪、籌糧款和開展政治宣傳。紅軍回師中央蘇區后,高崗山前往白雲遊擊區,繼續開展革命活動。
民國24年8月,高崗山應邀到東山縣東升小學任教,擔任語文教員和時事講演員,編輯出版《東濤》牆報,擔任《浪花劇社》負責人兼編導。曾編導《國破家何在》等7個宣傳抗日救國和揭露社會黑暗的小話劇。他還把抗日歌曲改編成方言演唱,主要有《大路歌》等4首抗戰歌曲。民國25年,高崗山還聯絡東山各校發起組織抗日援綏示威遊行大會,並舉行義演活動。高崗山把義演捐到的錢寄往綏遠省政府。
民國26年“七·七”事變后,高崗山先在漳州任《大刀報》總編輯,后參加薌潮劇社,高崗山還經常與中共黨員、薌潮劇社負責人柯聯魁、《閩南新報》社副社長、國民黨軍統漳州行動組長柯鶯聲一起交流思想,探討國事,共商抗日大計。
民國27年6月5日深夜,高崗山與柯聯魁、柯鶯聲、韓進修等人,被國民黨殺害於北廟牛運窟(今漳州一中附近),時年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