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麟
明代官員
張天麟(1586—1639),封疆大吏。字季昭,號平符。永嘉場三都普門(今龍灣區永中街道普門村)人。萬曆四十年(1612)鄉試奪魁,天啟二年(1622)中進士,廷對獲二甲第一名(傳臚)。歷官禮部祠祭司主事、精膳司員外郎。崇禎元年(1628),外任江南蘇松參政,旋改廣東督學、按察使,歷官福建右布政使,湖南布政史,雲南巡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任廣東督學時力矯文風,褒賢貶劣,獎掖貧寒生員。任布政使時兼管海運鹽稅,清廉不阿,拒賄懲貪;在湖南嚴厲打擊惡勢力,維護平民權益,調離時,湘中百姓呼號攀轅數百里。博學多聞,著有《宦遊紀事》、《國朝通紀》、《古今史纂》、《經濟錄》、《松台詩集》等多種,其詩45首收入《東甌詩存》傳世。
目錄
張天麟家廟(又叫天麟公祠堂)坐落在溫州市龍灣區永中街道普門村(三都)五芳巷,始建於明崇禎中期(1645年)前後。傳說到了清乾隆年間,三都普門土地堂又遭火災,延及家廟,因此張氏四派子孫,在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左右,在原址上集資重建張天麟家廟,坐北朝南,五間二進,門廳通面寬10.7米,通進深3.93米。正廳通面寬10.85米,通進深9.7米,佔地約2000平方米。天井、月台、通道都是長條石平鋪而成,大門前還有一對雙石碣(旗竿夾)顯示了家廟的顯赫地位,祠前面有朱垟山,永昌堡、白水天柱峰凌雲聳立;祠後有黃石山大尖峰而帶甌江,東面是流水(滄河支流)、小橋人家,西面是中河道直通白水永中,水陸交通,十分方便,風景秀麗,環境幽雅,氣勢莊嚴。
張天麟家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