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白毒蛾
茶白毒蛾
定名人: | (Bremer) |
年代: | 1861 |
中文名: | 茶白毒蛾 |
ogenus: | Aroa |
模式產地: | Amur, Ussui. |
俗名: | 茶葉白毒蛾、白毒蛾。 |
茶白毒蛾
扁鼓形,淡綠色,直徑1毫米左右,高0.5毫米左右。
頭紅褐色,體黃褐色,每節有8個瘤狀突起,上生黑褐色長毛及黑色和白色短毛。蟲體腹面紫色或紫褐色。成
茶白毒蛾
長12一15毫米,淺鮮綠色,圓錐形,較粗短,背中部微隆起,體背有2條白色縱線。尾端有1對黑色鉤刺。
茶白毒蛾
茶白毒蛾幼蟲
江蘇一年發生6代。以幼蟲在茶叢下部向陽避風的葉片上越冬。第二年3月上旬開始活動為害, 3月下旬開始化蛹, 4月中旬成蟲羽化產卵。各代幼蟲發生期分別為5月上旬至6月上旬、 6月中旬至7月上旬飛7月中旬至8月上旬、 8月中旬至9月下旬、 9月下旬至10月下旬、11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全年以5月份—6月份為害較重。
(1)結合採茶,摘除幼蟲、卵葉和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