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漢學
學術集刊
《國際漢學》是國內第一份以國際中國文化研究為主旨並持續出版的學術刊物。該刊創辦於1995年,由著名學者任繼愈先生親任主編10餘年,1996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成立以後成為該中心主辦的綜合性學術輯刊。自2008年起,在任老的支持下,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任張西平教授接任了主編之職。始終堅持國際化辦刊路線,及時反映中國文化和人文學術在世界各國研究的進展,並積極推動中國國內學術界與世界漢學界對話,從而在國內外學術界獲得很高的評價,已成為了國內學術界海外漢學或中國學研究的最有影響的學術陣地之一。國外多家重要的漢學刊物多次提到《國際漢學》並轉載該刊稿件的觀點。國外漢學家稱之為“漢學家的學術園地”,國內學者贊之為“中國文化和人文學術走向世界的橋樑”。
《國際漢學》旨在向國內學術界介紹世界各地漢學研究的歷史、成果和最新進展,以拓寬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視域。同時積極推動國內學術界對域外漢學的研究,努力倡導國內學術界與海外漢學家的對話,使“漢學”和“國學”展開良性互動,為海內外漢學研究者提供一個合作、交流的平台,在跨文化的對比研究中,提升漢學研究的水平。目前,《國際漢學》為半年刊,分別在春、秋兩季(6月和12月)出版,國際標準B5開本,35萬字篇幅,現已出版24輯。除第一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外,其餘各輯均由大象出版社負責出版發行。該刊的主要欄目有:漢學一家言、漢學家訪談錄、西方早期漢學研究、國別漢學史研究、國學與漢學、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傳播與接受、中國典籍在域外的傳播與影響、世界漢語教育史研究、漢學新書評介、漢學機構與動態介紹等。
十餘年來,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與大象出版社合作出版國際漢學研究書係數十種,其中重點圖書的重要章節常在《國際漢學》先期刊出,以饗廣大讀者。在本刊的發展歷程中,曾有大量的著名學者為之撰稿,如季羨林、徐梵澄、龐朴、陳原、湯一介、樂黛雲、李學勤、嚴紹璗等學術前輩。然而,儘管如此,本刊在約稿與處理來稿時,在堅持純學術路線的宗旨下,力爭做到熱情邀請本領域的著名學者撰稿與重視年輕學者的紮實研究兩不偏頗。
《國際漢學》是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辦的一本綜合性核心學術集刊,由已故著名學者任繼愈1995年創辦。其宗旨是向國內學術界介紹世界各地漢學研究的歷史、成果和最新進展,以拓寬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視域。同時積極推動國內學術界對域外漢學的研究,努力倡導國內學術界與海外漢學家的對話,使“漢學”和“國學”展開一種良性的互動,在一種跨文化的對比研究中,提升漢學研究的水平。作者:張西平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現為半年刊,每年出版二期。
《國際漢學》將於2013年進行改版,篇幅由每期305頁調整至每期250頁。《國際漢學》將增設欄目“批評的中國學”、“漢學與國學”、“歐美藏中國文獻”、“世界的中國形象”等。在具體內容上,一方面,將增加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特別是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傳播;另一方面,將增加一些比較文化研究內容。
《國際漢學》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辦,其宗旨在於向國內學術界介紹世界各地漢學研究的歷史、成果和最新進展,以拓寬中國文化研究的視閾。此外,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第一份以研究海外漢學(中國學)為主旨並持續出版的學術集刊,《國際漢學》已被收錄為CSSCI 2012—2013來源集刊。本年度收錄為CSSCI來源的集刊共有120餘種,其中《國際漢學》是唯一一種研究海外漢學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