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箱
用來產生風力的設備
風箱,用來產生風力的設備,由一個木箱、一個推拉的木製把手和活動木箱構成。操作人員用手拉開活動木箱,空氣通過進氣口使風箱的皮橐內充滿空氣,而且並不塌縮,再拉動其體能夠將其內的空氣壓出,空氣通過輸風管,可以進入熔煉爐中,用於煉鐵。最常見的一種由木箱、長方形活動木箱構成,用來鼓風,使爐火旺盛。
木製風箱
以前農村家家戶戶灶房裡都有用磚砌成的鍋灶,旁邊放著一個風箱。鍋里填好水以後,點燃柴禾放進鍋灶口裡面,右手拉風箱,左手添柴火。
最早使用於強制鼓風的器具為扇和吹管,古埃及金匠曾經使用帶陶風嘴的吹管,印加人有時以8至12根銅管同時吹煉。稍後,發明了以獸皮製作的鼓風皮囊,囊的兩端分設風管和由操作者控的活塞進風口。此種簡陋的鼓風器在近代仍然被一些地區採用。埃及 第十八王朝勒克米爾(Rekhmir,約 公元前15世紀)墓的壁畫中繪畫有罐狀腳踏鼓風器的圖象。進風時,操作者用繩索拽起皮囊,隨後踩下,將風鼓入煉爐內,每爐配備鼓風器四具,兩人相向操作。
橐(亦稱 橐龠)是一種鼓風器;橐是以牛皮製造而成的風袋;龠原來是指吹口管樂器,在詞語中則是喻喻為輸風管。根據歷史記載,橐於戰國時代已經存在。《 老 子‧道經》用橐 比喻 空間“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漢朝 文獻中論及橐龠者甚眾;山東 滕縣出土的漢朝冶鐵畫像石中就有橐的畫面,它有3個木環、兩塊圓板,外敷皮革而成。拉開皮橐,空氣通過進氣閥而入橐;壓縮皮橐,橐內的空氣通過排氣閥而進入到輸風管,最後再進入冶鍊爐爐中。漢朝冶鐵的技術得以大幅度地發展,與橐的 動力的改進有密切的關係。鼓風器本身即皮製的橐,大概應至 唐朝及 宋朝年間。
這真是個極其簡單而又聰明的發明。在一個其作用的長方形箱子,箱子的兩端各有一個進氣口:用手將長方形箱子拉出時,空氣從遠端被吸進來;當它被推進時,空氣則從近側被吸進來。在向里和向外的兩個過程中,空氣被吸進箱內;而在這兩種情況下被壓縮部分的空氣被推進到一側室中,並在那裡通過排氣口被排出去。它不僅能鼓風,也能噴射液體。
它在老子的哲學巨著中被描述如下:對它推拉得越多,給出的風量越大。天地之間不正像風箱嗎?雖然它空,卻不會窮盡。老子的著述時代,雖然傳統上認為是公元前6世紀,最保守的估計約在公元前4世紀,哪種說法都可能是正確的。文中的第三句至關重要,因為它似乎指雙動活塞式風箱的連續動作。《老子口道經》用它比喻空間「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這是說,皮橐內充滿空氣而不塌縮,用手拉動活動木箱,又將其內空氣壓出。空氣通過輸風管可進入熔煉爐中。漢代典籍中論及橐龠者甚眾。山東滕縣出土漢代冶鐵畫像石中有橐的畫面。它有三個木環、兩塊圓板、外敷皮革而成。拉開皮橐,空氣通過進氣閥而入橐;壓縮皮橐,橐內空氣通過排氣閥而進入輸風管,再入冶鍊爐中,這是單橐作業,至遲在戰國時期,出現了多橐並聯或串聯的裝置,名為“橐籥”,漢代又稱之為“排橐”。
雙動活塞式風箱是中國在鼓風技術方面最重要的發明,它出現於唐代或宋代。公元1280年印製的《演禽斗數三世相書》中,刊載有一幅世界上最古老的雙動式活塞風箱圖,相傳該書是唐初袁天罡所撰,宋代初次刊行。明代《天工開物》中所載的活塞式風箱,與此類似。活塞式風箱正逆行程都作有用功,用手拉動活動木箱,每行程中一端排氣鼓風,一端同時吸取等量空氣,因而能提供連續風流,提高鼓風效率,是鼓風技術上的重大進步。歐洲直至公元1716年方發明了類似的雙動往複式水泵,為後來的活塞式機械打開了道路。
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