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5條詞條名為龍岩寺的結果 展開
龍岩寺
中國寺廟
龍岩寺位於永和縣原泊洋鄉,鐘樓山下曲的石彎里。因劉秀避難而修建。
傳說公元18年,歷史上著名的綠林,赤眉軍起義,反對王莽新制,漢室宗親劉秀趁機起兵反抗王莽。
王莽得知劉秀擁兵造反,立即發兵征討,劉秀兵敗,落荒而逃。王莽命人緊緊追趕,發誓將劉秀殘部斬盡殺絕。劉秀從河南一路逃來,身邊的兵卒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單人獨馬,他不敢走大路,專揀小路跑,渡過黃河后,立即進入呂梁山,想利用崇山峻岭的複雜地形擺脫王莽的追殺。
一日劉秀來到永和地面,真是人困馬乏,疲憊不堪,可是後面仍是塵煙滾滾,追趕的隊伍愈來愈近,形勢十分危急。劉秀看到戰馬已大汗淋漓,氣喘吁吁,越跑越慢,知道再跑下去必定遭擒。於是他下馬來,在一岔道口將馬放空,他獨自走向另一座山崖,想找個地方躲避追兵。可是,這裡除了陡峭的山崖和無邊的雜草外,竟沒有一處可藏匿的地方。
眼看追兵已經接近,急促的馬蹄聲像敲打著他的心房,四面都是“活捉劉秀”的喊聲,劉秀心急如焚。
突然,他看到山崖下的草叢裡有一道縫隙,拔開雜草一看,崖根下有一個小小的石窟,正好容進一個人,如果不是知情者,斷然不會想到這裡還能藏個人,劉秀高興極了,不顧一切,側身鑽了進去。
王莽的追兵已到三岔路口。他們下馬後,詳細查看了地形和馬蹄印,迅速向馬跑的方向追去。可是不到一袋煙的功夫,這夥人又回到三岔路口,只聽見一位軍官說道:“劉秀的馬在向北的路上,卻不見劉秀,他玩弄的是聲東擊西,他肯定向西邊跑了,給我追!”接著,便聽見一片雜亂的馬蹄聲向西而去。劉秀暗自慶幸自己躲了起來,否則不論向西還是向北,都逃脫不了王莽的追殺。
可是,不一會兒,馬蹄聲又漸漸接近,這說明追兵又回來了,還是那位軍官的說話聲:“劉秀沒騎馬,不可能跑出去很遠,我們追了這麼遠不見人,證明他已經躲了起來,給我在這附近搜。”接著,便聽見士兵們齊聲答道:“是。”不一會兒山頂上,山坡里,山崖下,到處喊著:“出來!快出來!”虛張著聲勢。
劉秀伏在石窟里,緊張得連大氣都不敢出,心跳的好像連山崖都在顫動。
尋找他的士兵腳步聲漸漸由遠而近,他甚至已看到士兵的身影在石窟前晃動,他知道生死就在這一剎那間決定,如果士兵發現了這個石窟,那他只有束手就擒。如果這次大難不死,他一定要大展宏圖,成就帝業。在他已經無人可以求助,只能求助山神保佑,他心裡默默祈禱,如果能夠逃過大難,將來一統天下后,定在這裡建造寺廟,供奉山神及各路神仙。
士兵們已從山的兩側匯合到崖下,有的士兵已經精疲力竭,乾脆躺在草叢中呻吟起來,劉秀從石窟里往外一看,那個士兵的腳,把掩蓋石窟的草叢拔弄的來回擺動,還有幾個士兵也向這裡走來,他們也想學一學這位士兵,嘗一嘗躺在草叢中的舒服滋味。
情況更加危急,一旦士兵發現了這個石窟,那將前功盡棄。
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正在這時,崖頂上傳來那位軍官的責罵聲:“你們鑽在崖底下想死呀,還不快去找劉秀。”這幾個士兵聽見軍官的責罵聲,不敢怠慢,立即四散走開。尋找了一個時辰后,山崖下又恢復了原有的寂靜。山崖上,軍官又指揮著這隊人馬向西追去。
劉秀直等到夜深人靜后,才爬出石窟,隻身潛回河南。
公元25年,他終成帝業,在郜南(今河南北柏鄉)登上皇位。
他沒有忘記在石窟內所許的心愿,下旨山西刺史,依照他的回憶,尋找他當年避難的地方,並緊依石窟修建了一座小廟,供奉著諸路神靈。這座小廟,人稱之為“龍岩寺。”
龍岩所在的平陵,地處龍門、博羅、河源三地的交會地帶。在龍岩開始揚名的清代初期,平陵屬於惠州府河源縣,在1952年之前,平陵還屬河源縣管轄。1952年平陵設鎮級建置,平陵圩以及山下、翁坑、大圍、祖塘、晨光、光鎮、黃沙等村從河源划入龍門縣管轄,龍岩進入龍門懷抱。由於地處龍門、河源、博羅三地交會地帶,龍岩一直是三地民眾嚮往的風景名勝之地。
龍岩有5個較具特色的溶洞——半山岩洞、白面岩洞、廟前岩洞、馬嘶岩洞、老岩洞,因此,又有“龍岩五洞”之說。“龍岩五洞”的石景,有石幔、石靈芝、石猴、石床、石杵、石鐘乳、石筍等,千姿百態,鬼斧神工。
龍岩舊稱“平陵山”,清代多個版本的惠州府《河源縣誌》對其描述都不吝筆墨。清同治十三年(1874)《河源縣誌》稱,“平陵山,高三百丈,周圍三十里,有錫礦、煤礦封禁。中有通海岩,深黑不見天光,秉燭入觀,奇石層疊,下有一寶泉,水注之,沉沉無聲不知其極,相傳通海。右有龍岩,中高二丈余,廣三丈,深五丈,佛殿神座俱出天然;左側又一岩,深廣過於龍岩,生成石人,端坐似和尚,故名‘和尚岩’。”
該縣誌描述的“佛殿神座俱出天然”,指的是龍岩庵,在同一山脈相隔不遠處,還有和尚岩洞內的天然石佛,在龍岩洞內人工塑造佛像與天然石佛相對而立,這是一種巧合還是有意為之,不得而知。
清乾隆十年(1745)《河源縣誌》卷之十二“寺觀”中記載“龍岩庵”,“在平陵約,即因石岩,康熙四十年另建小屋在岩下”,即1701年,距今已有315年。從這記述可以看出,在康熙四十年建屋成庵之前,人們到岩下祈福迎祥的習俗就已經形成。
清同治《河源縣誌》對龍岩庵記載非常詳細,稱“龍岩庵在平陵境內,其地周圍石山,中空一石室,神座天然,不須桁桷瓦宇,高二丈六尺,深五丈八尺,闊二丈四尺,左有石井,水清潔可飲。每遇旱年,鄉人到此求雨,一求即應,號曰‘喜雨泉’,鯽魚甚多,神座右有小橫岩,九曲而入,深三十餘丈,內有石井,極深,水又有石鼓,擊之如鼓音。康熙四十年,另建小屋在岩下,咸豐八年重建二棟,上棟左文帝右關聖,下棟左魁星右華光,規模始備。道光二十六年,邑侯盛濟川在石壁上題刻‘小洞天’三字。”
從古志可知,從康熙年間到清咸豐八年(1858)之前,龍岩庵只是小屋一間,名不見經傳,清乾隆十年(1745)所纂的《河源縣誌》,對龍岩庵只記其名而不記其實。直到清咸豐八年(1858),龍岩庵才“規模始備”,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佛教叢林。浙江山陰人、道光年間的河源知縣盛濟川更是對龍岩庵推崇備至,將龍岩庵比喻為“小洞天”。
龍岩“小洞天”之譽不脛而走,成為龍門、河源、博羅3縣的重要宗教活動場所,天然形成的溶洞奇景讓它成為眾多文人墨客的吟詠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