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流

武田流

日本戰國時期由武田家創製的軍制,后也流傳到其他地區。在傳為小幡景憲所著的《信玄全集末書》裡頭,把武田軍的部隊編製為:一“隊”(最小戰鬥單位)有五十個騎兵、三百九十名(純步兵)戰鬥員、兩百三十八名非戰鬥員。與一般人的理解不同,武田騎兵並不以結隊衝鋒為戰鬥方式,大規模騎兵衝鋒戰法還沒有出現在日本戰爭中,當時的日本騎兵主要是身份象徵。

背景


日本戰國大名軍隊編組、兼論武田騎兵
在軍隊的編製上,日本跟中國一樣、採用混成編組,但是混成比例不見得有一定標準。
當時日本沒有所謂“典型編組”這種概念,因為隨著每個大名的習慣、每次戰鬥情況、以及被動員人居住地帶的不同,動員的人數、徵召的兵種、戰鬥的編組之類的,都不太一樣,然後軍記物語裡頭,就會用一個包山包海的“騎”字來代替,在這種情況下,硬要歸納出“廣泛適用於戰國時代各地域的標準,其實簡直等於不可能的任務。在此,僅就戰國時代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武田家情況,整理出一個大致上基本的“編組”情況。

編製


武田家現存的軍役狀幾乎都是徵召甲斐、信濃特定武將部隊的紀錄,至於“大將級人物”的軍役狀,似乎根本不存在,所以說:筆者認為這種東西實在說不準...... 不過既然有需要,筆者就把這些數字全部貼上來,只是因為樣本數少,不夠全面,不能保證這些數字絕對正確。
指揮官:一人
騎兵:10%~15%之間(勝賴時代的軍役狀多半低於10%。另外,拿關東三傑的軍役狀來比較的話,可以得到一個非常令人驚訝的結論:關東三傑中,武田軍跟上杉軍的騎兵所佔比例不相上下,但是北條家部隊中的騎兵比例卻遠遠超過這兩家、達到約20%的水準,剛好跟我們一般通念中“武田多騎兵,北條多步兵”的印象相反。)
(在武田家的軍役狀中,關於長槍兵、還有後面會提到的“持鐮兵”的數目,上下浮動比率極高,有非常嚴重的落差:少者少得離譜、甚至不征,多者“負擔的軍役幾乎通通都是長槍+持鐮兵”,尤其是被新田次郎寫成“武田家肉盾部隊”的信濃軍,從目前已知的、有寫明“總軍役人數”與“長槍兵人數”的軍役狀來看,只要是“徵調信濃軍”的話,裡頭的長槍兵比例,大概都不會低於40%。不過到了勝賴時代後期,扣除部分“徵兵太少,作不得准”的狀況,長槍兵占的總兵力比例比較固定,大概都固定在20%~30%左右。)
(這是信玄時代的紀錄,至於勝賴時代,由於勝賴時代的樣本不足、留下的幾乎都是信濃眾的徵兵記錄、其中一個重要樣本還很該死的“沒有記載弓兵數目”,因此很難計算,但是在勝賴時代,“弓兵”最高曾有“佔總兵力30%”左右的紀錄)
持鐮奉行(預備長槍隊,管理備用武器):10%~80%之間
(就像剛剛在“長槍兵”那項提到過的:持鐮兵的人數也有嚴重的上下浮動情形,所以很難抓出一個精確估計值。)
(雖說講到武田軍,很多人就會聯想到“不用洋槍用騎兵”云云,不過非常令人意外的,從軍役狀的數字看來,武田軍的洋槍化程度並不低,而且在勝賴時代,武田軍的“洋槍化”程度至少都有10%,前面那個2%不到的數字,反倒是在信玄時代才出現過的數字。)
小幡持:(旗手,非戰鬥員)6.5%~10%之間
其他非戰鬥員:多半僅各一人
綜合以上那些歸納整理出來的數字,考慮一下信濃眾、甲斐眾在戰鬥位置上的問題,然後完全無視於武田軍一些特殊部隊(如“水股者”投石部隊)的存在問題,硬要整理歸納出一個“武田軍戰鬥部隊復原”的話,大概會得到以下這種數字: (一樣以一隊二十五人計算)
大將:1人
騎兵:2人
非戰鬥員(包括持鐮奉行與小幡持):5人
長槍兵:8人
弓兵:5人
洋槍兵:4人
(至於一些“甲持”、“差物持”、“手明”等特殊非戰鬥員,從軍役狀看來,這些特殊非戰鬥員極少出現在軍役狀裡頭,而且出現也多半都是“一次一個”而已,因此我們或許可以推斷:這些比較特殊的非戰鬥員,可能不是“每場戰役、每一隊都必須徵召這種非戰鬥員”,而是偶爾出現、而且容許“五、六隊共用一個非戰鬥員管理這些事情”的。)
另外,雖說在下不知道確切的依據為何,不過學研也整理出了至少三個版本的“武田軍基本結構”。 (歷史群像系列一個版本、M文庫系列一個版本、“戰國合戰事典”又一個版本,光是一個“學研”就可以搞出三種不同的基本結構配置,如果再加上新人物往來社版的說法,那就真的變成三教亂戰......)然後在傳為小幡景憲所著的“信玄全集末書”裡頭,則把武田軍的部隊編製寫成以下這樣:
一“隊”(最小戰鬥單位)有五十個騎兵、三百九十名(純步兵)戰鬥員、兩百三十八名非戰鬥員。
(至於槍兵、弓兵與洋槍兵的比例,則完全沒有提到)
(事實上,後來武田流軍學裡頭,對這個“一備多少人”之類的內容,也開始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傳統說法是“一備總計六百二十八人”,但是後來卻出現了“一備應該是六百四十四人”的說法;最後連繫出武田流軍學的北條流軍學書“兵法雌鑒”也來湊一腳、認為“一備應該是七百四十四人”,結果徒然把這些數字弄得更亂......)
不管采628人說、644人說還是744人說,關於那“五十名騎兵”的人數,從來沒有一個軍學流派有過“爭議”,而如果照這樣算起來的話,騎兵占的部隊比率恐怕會比10%還要來得低。

爭議


由於筆者不是開圖書館的,手邊的資料有限,在這種情況下,無法確定這些數字到底正確與否,加上上面那個“部隊配置問題”根本是江戶時代軍學流派的“學說爭議”,每本課本(?)寫得不一樣,事到如今大概也是死無對證。
在這種情況下,真要復原出一個絕對正確的“典型編組”,說實話,不用說“泛用於戰國時代各地域各大名家”了,光是要替武田家整理出一個“典型編組”來,恐怕都是件超級艱困的任務。
上面提供的只是“在下從現存武田家軍役狀歸結出來的結果”,如果真要“絕對精確的數字”的話,在下可能必須去找來最優秀的乩童,然後請那位乩童發功把武田信玄、武田勝賴父子請上來,這才有可能得到“最精確的數字”了。
還有一點,其實騎兵披甲並不是普遍現象,不過在日本,“騎兵身披重甲”這個概念是絕對成立的。雖說不是每場戰爭都會打出“大將倉皇逃命”這種總潰敗的壯闊場景(?),但是在絕大多數的戰鬥中,為了顯示“大將的威風”,大多數的大將還是會穿戴著沈重且誇張的華麗鎧甲上陣,他們不見得會親自上陣“肉搏”,而且也不見得會遭到攻擊,問題是他們的自尊心+“以防萬一”的心態,會讓他們自動選擇穿鎧甲上陣,而不可能像大阪冬夏之陣時的家康一樣,穿著普通的衣服就上戰場了。
在江戶時代,往往都把“武田家”跟“風林火山騎兵團”劃上等號,所以給人一種“武田家的騎兵編製算是同時代大名中較多”者的印象,但是從甲陽軍鑒的記載來看,以“武田家騎兵在總兵力中所佔比例”而言,武田家的騎兵其實不多,大概也只有部隊總數中的十分之一~十分之二而已。 (應情況不同而會發生上下浮動現象,這是戰國時代戰鬥的常態,武田家的騎兵編組最高有“佔總部隊人數十分之三”左右的紀錄,但是最低也曾經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記載。)
至於戰國時代,騎兵在戰鬥上所扮演的角色,很遺憾的,幾乎等於“沒有”。因為此時早已進入“步戰時代”,在戰鬥前,身為“主力戰鬥部隊”、必須在第一線指揮部隊的“騎兵”往往會選擇下馬,所以雖說在部隊移動時會有很多“騎兵”,但是真的會“騎馬上戰場”的人,大概就只限於親衛隊(母衣眾、旗本)、傳令兵跟將領級人物而已。
不用說源平爭亂期那種“古早古早以前”的時代了,就算是到了戰國時代,馬匹跟馬具(這東西也很貴)都是奢侈品,即使是專業武士也不見得買+養得起。當時除了大名本人、極高階武士(大概就是現代所謂“軍團長”級重臣),可能會“家裡有個馬廄,然後裡頭養了好幾匹駿馬”之外,大部分的武士家裡頭“頂多”只有一匹馬,不過更多的情形,是連一匹馬也沒有。
再來武士不可能不穿鎧甲(雜兵有時給一些無良的大名賣命,硬是不發盔甲下來,那麼好隨人顧性命了。像信長之野望裡頭全員 整齊畫一地穿著黑色足輕胴的狀況其實是很罕見的),坦白說,“全員穿著整齊足輕胴”這種情況不是罕見,而應該說是“極珍稀例子”也不為過。
以狹義的戰國時代(應仁之亂~室町幕府滅亡)而言,由於經濟力、技術力跟生產力上的重重限制,絕大部分的大名是不會發什麼“優良”的鎧甲給手下雜兵的。鐵甲?開玩笑,有皮甲或和紙胴就很偷笑了,還敢要求什麼“鐵甲”?)而且就算有“發放鎧甲”,那也絕對不是我們現在一般想像中“人手一領”的景況,而是只有極少數“高級雜兵”(如弓組頭、鐵炮足輕等)才能享受到的恩賜。
這種趨勢到安土時代也沒有太大的改變,大概到桃山時代後期~江戶時代初期,才開始有“大量量產、配發足輕胴”的確切記載,而且當時的足輕胴多半都還是“皮革+鐵質鎧甲”,而不是全鐵甲。
至於“面對弓箭、刀刃,皮甲可以發揮充足的防禦力”,這話是沒錯,但是在戰國時代,“鎧甲剋星”洋槍的登場、以及日本“足輕胴”的防禦根本不周全(只防禦肚子跟背部)這兩個致命要素,就可以讓皮甲的實用度大大往下殺一番。戰國時代,在戰場上的第一要務可不是“殺死敵軍”,而是“儘可能的剝奪敵軍戰鬥能力、撕裂第一線長槍陣型”。)
從筆者手邊可以查考的資料看來,大概在桃山時代末期~江戶時代初期,才出現了“胴丸上留下了試擊痕迹、確定洋槍絕對打不穿的鐵甲”,而且那些防彈鐵甲的主人,幾乎清一色都是“德川家光”、“德川家綱”之流,不用說一般小兵了,就連“高級武士”、甚或是“大名”也不見得買得起這種好傢夥。
偏偏日式的盔甲跟漢族的設計思路都一樣,犧牲舒適性來交換防禦力,笨重跟不便行動自然是可理解的。矮矮小小的日本馬馱著這麼一個重擔,還得背著一些備用的武具等等,恐怕真的想衝鋒也沖不起來。誇張點來說,“幾乎等於騎大象”的速度,筆者個人頗為贊同。
如果日本土馬跑出的這種“衝鋒速度”真能有什麼震攝效果的話,筆者個人認為:那還不如叫我軍所有長槍足輕一字排開、握著長槍一起往前沖,這樣跑出來的速度+長槍的長度,看起來可能還會比那種“騎兵衝鋒”要有魄力得多了。
雖然之前的討論串其實也談到盔甲輕量化的可能,但從甲陽軍鑒中騎兵配屬步兵的編製來看,假如這也是作戰時的編組的話 連當時以騎兵聞名的武田家都沒有獨立的騎兵編組。
因此總括說來,“武田家以騎兵稱雄當世”,不過是江戶時代才炒出來的概念,並不是武田家軍隊的實態。那時候的日本,恐怕也沒有人想過用騎兵結隊衝鋒的戰術吧。
在日本戰史裡頭,本來就沒有什麼“單一編組”的概念。雖說很多日本戰國遊戲為了求設定方便,往往把遊戲設定弄成“每個武將只會帶單一兵種上陣廝殺”,但是事實上,不用說戰國時代了,從飛鳥時代一直到江戶時代,在可考的“正規部隊編組”裡頭,我們幾乎找不到“單一編組”這種東西。 (就因為這種東西“原則上不存在”,所以只要有這種“單一編組”,往往都會成為史料、小說等東西“大書特書”的焦點。)
更何況就在之前筆者已經多次重申過的:日本騎兵一則是“身份象徵”(只有專業武士可以充當),二則在南北朝室町時代以後,日本戰史就已經進入“集團戰爭”、 “遠戰主義”的時代,戰鬥已經不再是過去那種“單挑決勝負”的單純時代。
在戰爭進入“集團戰爭”的時代之後,專業武士往往必須肩負“指揮部隊”的責任, (不管他到底是總大將、副將還是一個小小的指揮官)不可能從一開戰就上第一線去當炮灰衝殺,所以日本先天就沒有發展“大規模騎兵衝鋒戰法”的本錢。
當時的“騎兵”概念最核心的想法只有一點:節省“人”的體力
在武田流軍學裡頭,提到過“夫馬”、“乘馬”這種概念:夫馬,顧名思義的、就是“專門負責載貨+軍需品”用的馬,這種馬原則上是負責馱貨用的,絕對不會上戰場;而乘馬,多半是在部隊移動時用來加快部隊的移動力用的,真的要上陣打仗的時候,除了指揮官原則上“絕對不準下馬”之外, (他必須指揮軍隊,萬一下馬的話,全軍根本無法“看到”指揮官)剩下的實戰部隊往往會選擇一起下馬,那在這個時候,這些不用載人的“乘馬”就會被拖到部隊後方、由不用上陣的非戰鬥員統一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