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惟敬

朝鮮戰爭時期明朝談判代表

沈惟敬(1537年~1599年),字宇愚,浙江嘉興府嘉興縣人。以經商為生,精通日語。萬曆朝鮮戰爭時期明朝使臣。1592年應募入平壤日營,與日將小西行長談判,為明軍東援爭取時間;1593年起與日本官員小西飛等和談,在明神宗豐臣秀吉之間上下其手,1596年因豐臣秀吉拒絕冊封而談判破裂,翌年他被逮捕下獄,1599年處斬。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沈惟敬
沈惟敬
沈惟敬是浙江嘉興人,在壬辰戰爭爆發前還是一介平民。他出身平湖名家清溪沈氏,其父沈坤“家頗饒,不為產業計”“,在嘉靖年間擔任糧長。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曾參與抗擊倭寇,在王江涇單騎突圍中,救出總督胡宗憲。另一方面,他也隨其父同日本人做生意,因此通曉日語,知其國情。后家業敗落,流寓北京,結識了趙士禎的僕人、曾流落日本的沈嘉旺,進一步了解日本;又結識了兵部尚書石星的妾父袁某,為其打通與石星的關係埋下伏筆。

深入虎穴

沈惟敬能夠參與壬辰戰爭期間明朝與日本的議和外交活動,則緣於當時明朝兵部尚書石星的招募。據《兩朝平攘錄》記載,日本兵攻朝鮮的消息傳入明朝,朝廷上下非常震驚。“中外洶洶,兵部題懸賞有能恢復朝鮮者,賞銀萬兩,封伯爵世襲,無應募者”。這裡所說的“無應募者”,指的應是在明朝官員隊伍中未有應募者。既然官員隊伍中無人敢於出面應募,結果敢於應募的平民沈惟敬前來應募而得到石星的任用也就順理成章了。據《明史》記載,“當是時,寧夏未平,朝鮮事起,兵部尚書石星計無所出,募能說倭者偵之,於是嘉興人惟敬應募。星即假游擊將軍銜,送之如松麾下”。
沈惟敬在萬曆二十年(1592年)八月底進入朝鮮后,在當年就兩次親至日軍軍營與日軍將領小西行長會談。第一次為該年九月,沈惟敬以單騎入回紇營之郭子儀自比,除了向小西行長責問日本為何無故對朝鮮進行侵略外,還與小西行長講和,約定雙方停戰五十日。第二次為該年十一月,沈惟敬根據明朝兵部的指示,再至平壤的日軍軍營,要求日方從朝鮮領土上撤兵,並歸還被俘的朝鮮王子及政府官員,然後再允許日本與明朝通商。同時,沈惟敬還向日軍普遍贈送小帽,以從中了解駐守平壤的日軍之人數。當時,日方將領小西行長以自己無法擅自決定為理由,拒絕了沈惟敬的要求,但同時卻表示可以轉達歸還朝鮮領土的意見。
沈惟敬返回遼東后,經略宋應昌鑒於日本和意不明,即決定把與日軍議和的問題擱置起來,於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向日軍發動進攻,取得了平壤大捷。但翌月,由於提督李如松的輕敵,明軍又在碧蹄館之戰中受挫。於是,包括宋應昌和李如松等原主戰官員在內,又決定答應日本方面提出的議和請求。

偽造降表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沈惟敬第三次被派遣前往日軍營中議和。臨行前,宋應昌交待沈惟敬“此間和議,汝既專主,我不當欺朝鮮,亦不敢誣朝廷,你須率策士五人,領倭眾歸日本,受關白降書以來。我得此,然後轉奏,請旨封關白為王,使之進貢,勿令誤事。”由此可見,宋應昌賦予沈惟敬與日本交涉的目的,一是要求日本從朝鮮撤軍,二是要求豐臣秀吉向明朝送來投降書。作為明朝回報的條件,則是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同時准許日本向明朝進行朝貢貿易
這次和談,在五月末有了初步結果,日本同意釋放朝鮮的兩位王子和黃廷彧等人。同時,日本派遣小西飛(內藤如安)隨沈惟敬前來明朝落實議和事宜,但豐臣秀吉開出的議和條件卻是明朝嫁公主於日本天皇為妃,恢復中日間的貢舶貿易,兩國大臣為通好共立盟誓,在歸還朝鮮北部四道的同時割讓朝鮮京畿南半和全羅、忠清、慶尚等道給日本,朝鮮派王子以及一二大臣到日本為人質,朝鮮重臣向日本書寫不違背和約的誓詞等。
然而,小西飛在抵達朝鮮王京和平壤后,卻一直滯留於兩地,得不到沈惟敬關於他前往北京的消息。為此,日本將領小西行長還曾專門致書沈惟敬“日本差來先鋒豐臣行長謹白天朝游擊將軍沈老爺麾下:麾下去歲八月二十有九日會於平壤府外所約,麾下之言變,而仆之言不變,其件件書以備歷覽。第一件,去歲平壤西北分界,是以倭人不過界,麾下如何制之乎朝鮮超界變約之事;第二件,麾下於青石鎮有墜馬之失,故誤來期,雖然醫療得俟漸頃日順安云云,因茲或為問安,或為延接,差仆小臣竹內吉兵衛,則擒渠不還,出兵圍平壤之事;第三件,麾下再到漢江講和之日,諸將皆不信之,仆獨取信,從麾下之言,引兵退王京,遺二十餘萬糧物不燒滅之,長途所築之倭營,亦不能損滅,而收兵於浦浦之事;第四件,朝鮮二國胤及陪臣等從漢江所約送還之事;第五件,因與麾下相約不出兵於全羅道,至今日其安穩之事;第六件,與麾下相約之者,是攜小將(西)飛彈守赴北京,直聞石老爺口中之言,重導大官天使來者不出三四個月,且又每隔二十日通書信云云。雖非至今日,未通一書,飛彈亦久留王京,然後居平壤,不達北京,徒送光景。仆信麾下之言,奏大閣下,殿下差飛彈從麾下,今如斯者不知如何之事;第七件,差譯官法釋打護送二天使達王京之日,即送還云云,蓋是二天使之言也。定達貴廳,何不送還而留之乎?縱留之亦從飛彈者,是理也,在別處者如何之事。右七件皆魔下違約,而仆毫無違約者,孰謂之虛誕乎?”於此可見,小西行長給沈惟敬信的主旨,是責備他未能履行雙方約定。而此時,一意主和的宋應昌卻發覺日方尚未準備豐臣秀吉的投降書。於是,宋應昌“命沈惟敬復入倭營,促謝表。急圖峻役”。沈惟敬於當年十二月再人小西行長軍營。翌年正月,小西行長、小西飛與沈惟敬等人終於偽造了一封豐臣秀吉的《關白降表》。

赴日冊封

不過,當時豐臣秀吉提出的議和條件卻沒有報告給明朝朝廷。這時在明朝內部主要圍繞著要不要與日本議和展開激烈的爭論。爭論的結果,一直主持朝鮮事務的宋應昌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十二月去經略之職,而改由薊遼總督顧養謙兼理朝鮮事務。顧養謙聞知《關白降表》已到,即派人前往小西行長營中討論日本從朝鮮撤兵事宜。此後,總督顧養謙又上疏附和兵部尚書石星而力主對日本進行“封貢”,“貢道宜定寧波,關白宜封為日本王。請擇才力武臣為使,諭行長部倭盡歸,與封貢如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顧養謙又運動朝鮮國王遣使入明為日本請貢。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九月,朝鮮國王李昖疏請許貢保國。上乃切責群臣陰撓封貢,追械御史郭實等,詔小西飛入朝。時改總督侍郎孫鑛新受事,倭使抵京,石星優遇如王公。小西飛等殊揚揚,過闕不下。既集多官面譯,要以三事:一、勒倭盡歸東;一、既封不與貢;一、誓無犯朝鮮。倭俱聽從,以聞。”由此可見,小西飛對於明朝提出的條件也樣樣依從,明朝即決定向日本派遣冊封使團。“十二月,封議定,命臨淮侯李宗城充正使,以都指揮楊方亨副之,同沈惟敬往日本。”
沈惟敬於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正月先於正使李宗城而前往朝鮮,至朝鮮王京的日軍軍營與小西行長具體討論明朝使團前往日本的事宜。當月底,小西行長返回日本向豐臣秀吉報告有關情況。於是,豐臣秀吉下令逐步撤出釜山、金海、熊川諸城以外的日軍。不久,小西行長營中諸將又與沈惟敬方面人員商討,在明朝使節前往日本之時朝鮮也當派使臣一道前往,以便共同完成議和。當日本軍營和沈惟敬方面將此意見透露於朝鮮方面時,朝鮮君臣卻極力反對。迫不得已,沈惟敬於當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專門向朝鮮送去專門咨文告知即將完成中、朝、日三國和平大事,希望朝鮮亦遣二三名使臣一起前往日本,“面與關白永修盟好,早清海宇,庶三國數年之勞息眉,彼此幸甚,慎勿執迷不悟,以致遲延,耽誤大事”。但朝鮮在當時並未答應。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沈惟敬隨小西行長東渡日本,為明朝冊封使團赴日做準備工作。此後,明朝駐朝鮮總兵官劉綎、明朝赴日冊封副使楊方亨等人也分別做朝鮮方面的工作,終於使朝鮮同意派遣黃慎為通信正使、朴長弘為副使伴隨明朝冊封使團,前往日本議和。
然而,明朝冊封正使李宗城卻於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四月三日從釜山微服潛逃,迫使明朝改任楊方亨為正使、沈惟敬為副使,前往日本完成冊封使命。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八月,明朝冊封使團與朝鮮通信正副使一道前往日本。九月二日,豐臣秀吉接見明朝使團,楊方亨、沈惟敬即把明神宗的冊封誥命、敕諭以及金印、冕服轉授給秀吉。次日,秀吉宴待明使,並令人譯讀明朝的誥命和諭書。當譯讀至“特封爾為日本王”時,秀吉即面紅耳赤,極其憤怒,說:“大明封我為日本國王,豈有此理?我自然是日本王,何由明之來許!小西說封我大明王,我才撤兵。把小西叫來,斬首!”在一些日本重臣的說情之下,豐臣秀吉雖然未將小西飛等人斬首,但卻下令驅逐明朝、朝鮮兩國使節,並且命令各將領準備再伐朝鮮。至此,明日議和完全失敗,沈惟敬也因和事不成而被捕下獄,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二十五日被明神宗批准處斬,父母祖孫兄弟皆流二千里,妻子兒女沒入功臣家為奴。

人物評價


● 明朝刑部:惟敬市井惡棍,潛通外國,倡倭奴乞封之說,巧計阻軍,致撤邊守,辱國損威。
● 豐臣秀吉:大明、日本為和親,於朝鮮國趨而入予前驅營中,切詢起兵,故實猛將也。
柳成龍:沈惟敬自平壤出入賊中,不無勞苦,然以講和為名,故不為我國所喜……沈惟敬,遊說士也。平壤戰後再入賊中,此人之所難,卒能以口舌代甲兵,驅出眾賊,復地數千里。末稍一事參差,不免大禍,哀哉!
● 陳尚勝:不過,我們也不能因沈惟敬對臼議和外交的失敗而對沈惟敬完全予以否定。沈惟敬在中國史書中的形象,通常被視為“市井無賴”,而在朝鮮史書中,則被定性為“奸人”。如果從他在議和過程中依恃詭術和欺詐的情況看,說他是“市井無賴”也無不可,但“奸人”的帽子則意味著他曾經充當姦細。從他參加壬辰戰爭期間明日議和的全部過程看,他既無出賣朝鮮利益的行為,也無出賣明朝軍情的事實。相反,他卻利用自己從和談中得來的情報,幫助明朝與朝鮮軍隊取得了平壤大捷。甚至在日軍於1593年攻陷晉州城的前夕,他也曾告訴朝方做好準備。不過,朝鮮在當時並未引起重視。因此,“奸人”的帽子對於沈惟敬來說完全是不實之詞。

人物事件


在朝鮮王朝和江戶日本存在過明朝封日本副使沈惟敬毒殺豐臣秀吉的傳聞。日本學者松本愛重考證后認為,沈惟敬與豐臣秀吉僅有一次會面機會,其毒殺之說系出臆測。但中國學者鄭潔西則考證沈惟敬在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五月至九月間多次面見豐臣秀吉,兩人相處融洽,情誼甚好,確有向其饋贈丸藥的可能。而毒殺之說,則恐系贈葯之事的附會。

藝術形象


年份影視類型劇名飾演者
2004電視劇《不滅的李舜臣》李源宰
2015《懲毖錄》李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