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樹盆景

榆科榆屬植物

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冠圓球形。樹皮灰黑色,縱裂而粗糙。小枝灰色,常排列成二列狀。

喜光,耐寒,抗旱,不耐水濕。能適應乾涼氣候;喜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乾旱、瘠薄和輕鹽鹼土也能生長,生長較快。

形態特徵


榆樹
榆樹
葉橢圓狀卵形,先端尖,基部稍歪,邊緣具單鋸齒。花先葉於3~4月開花,紫褐色,簇生於一年生枝上。翅果近圓形或倒卵形,先端有缺裂。種子位於翅果中央,4~5月果熟。

生長習性


30年樹高17m,胸徑42cm。壽命可長達百年以上。萌芽力強,耐修剪,主根深,側根發達,抗風、保土力強。對煙塵及氟化氫等有毒氣體的抗性較強。

分佈範圍


榆樹分佈多位於東北、華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區。朝鮮、俄羅斯、蒙古也有分佈。生於海拔1000-2500米以下之山坡、山谷、川地、丘陵及沙崗等處。長江下游各省有栽培。也為華北及淮北平原農村的常見樹木。

栽培技術


盆景特點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榆樹,特別是在野外生長的榆樹老樁,經歷了多年的人為刀劈斧鑿,或風剝雨蝕、動物啃咬等,逐漸形成許多不同的奇異姿態。有的盤根錯節,蒼勁古樸;有的化腐朽為神奇,枯根新葉,別有洞天,是製作盆景的優良材料。

盆景製作

榆樹盆景——高聳型
榆樹盆景——高聳型
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榆樹盆景製作時要進行的工序:剛挖掘的榆樹老樁要用素沙土地栽或植於瓦盆內進行“養樁”。一般在秋末至春季進行(萌芽前的二三個月成活率最高)。栽種前首先要對根系和枝幹進行修剪,其剪口處常有黏性樹液流出。若液體滲出過多,將嚴重影響成活率。可用漆、蠟封在切口處,也可塗上一層紅黴素藥膏或磺胺軟膏,然後撒上細沙土。栽種后盡量將土壓實,可不必澆水,只須每天向枝幹噴1-2次清水,3-4天後再澆一次透水。以後不幹不澆,嚴禁土壤積水。
其次,榆樹盆景造型時應根據老樁的基本形態,經過盤扎、修剪等製成直乾式、曲乾式、斜乾式、臨水式、懸崖式、風吹式、叢林式、附石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造型時間可在落葉后的休眠期,也可在生長期,但要避開萌芽期。

盆景養護

成型后的榆樹盆景在春季萌動前栽入紫砂盆之類的細盆觀賞,宜用疏鬆透氣、排水良好、含腐殖質豐富的沙質土壤栽種。平時放在通風良好、光照充足處養護,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夏季高溫乾燥時可向植株周圍的地面洒水,但不宜向葉面直接噴水,以免葉片變大,失去美感。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
榆樹的萌發力很強,生長較快,生長季節要經常修剪,剪去過長、過亂的枝條,以保持樹形的優美。榆樹盆景的最佳觀賞期是新葉剛出時,若在8月上、中旬將葉片全部摘除,以後加強水肥管理,到9月下旬就會再次長出新葉,提高觀賞價值。冬季移至光線明亮的冷涼室內,也可連盆埋入室外背風向陽處土中,減少澆水,使植株充分休眠。養護中每2-3年翻盆一次,以使盆景生長旺盛,生機勃勃。
榆樹盆景
榆樹盆景
榆樹盆景養護要點:
1喜光稍耐陰,夏秋季避暴晒,並多澆水。
2全年可修剪,但雨天不能剪,以防流液枯枝。
3土以PH5.5~6的腐殖質混合土為宜。
4生長期4~10月(梅雨天除外)每15~10天施一次稀簿有機肥或餅肥水。氮磷鉀配合使用,修剪后2天左右,葉噴尿素,冬季入室前10天左右,澆一次以磷鉀肥為主的有機肥或餅肥水,入室后施一次餅肥屑。
5修剪生長期經常修剪剪去細密枝、交叉枝。
榆樹盆景幼苗
榆樹盆景幼苗
6病蟲害以80%敵敵畏1500倍液或風雷激2000倍液噴殺金花蟲介殼蟲天牛

植物文化


盆景知識

榆樹盆景
榆樹盆景
盆景通過在一個器皿中種植植物,點綴山石,等組合而成,以寓大於小的手法,表現一種大自然的意境,並可從中看到四季的變化。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統一整體。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

發展歷史

盆景源於中國,1972年在陝西乾陵發掘的唐代章懷太子墓(建於706年)盆景。甬道東壁繪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畫,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實錄。宋代盆景已發展到較高的水平。當時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陸遊蘇東坡等,都對盆景作過細緻的描述和讚美。元代高僧韞上人製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稱“些子景”。明清時代盆景更加興盛,已有許多關於盆景的著述問世。“盆景”一詞,最早即見於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盤餘事》。20世紀50年代以後,盆景製作在公共園林、苗圃和民間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並成立了盆景協會,經常舉辦盆景園和盆景藝術展覽等。
日本的樹樁盆景由中國傳入,稱“盆栽”。14世紀繪畫中已有出現。1909年,日本盆栽通過倫敦的一次展覽會而傳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在歐美流行,並音譯為“bonsai”。現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都有全國性和地方性的協會。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開了世界第一屆盆景大會,同時舉行了世界盆景展覽。

盆景欣賞

榆樹盆景欣賞
榆樹盆景欣賞
盆景一般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前者以樹木為主要材料,又可分為觀形、觀葉、觀果和觀花4類;後者較多地應用山石、水、土作材料,以水為主的為水盆景,以土、石為主的為旱盆景,水、土兼有的為水旱盆景。盆景的規格:樹樁盆景按樹樁高矮(其中懸崖式按枝幹伸展長度),山水盆景按盆的長度,分為特大型(150厘米以上)、大型(80~150厘米)、中型(40~80厘米)、小型(10~40厘米)和微型(10厘米以下)5種。

養護方法

榆樹,是塑造樹樁盆景的好材料。它培育成的樹樁盆景,樹榦蒼勁古樸,枝葉清秀瀟灑,很是惹人喜愛。榆樹為榆科落葉喬木。
在我國分佈極廣,尤其是在江南一帶,可謂“有村必有榆”。遼寧山區有野生分佈,家栽也極為普遍。榆樹葉互生,橢圓形,先端尖,葉的長度3-6厘米,寬1-3厘米,邊緣有整齊鈍鋸齒,樹皮直裂,小枝灰色柔軟,廣為展開。花小黃綠,翅果圓如小錢。
榆樹的葉、枝、干莖,都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它的葉子細而密,厚而硬,新葉鮮嫩?樹皮不規則似鱗片,斑然可愛?枝條柔軟下垂,隨風飄舞,依依如柳?莖幹雖半朽蝕爛,或洞孔百出,卻仍堅強、挺拔,縱老不死。正是由於它具有以上這些特點,用作盆景,就顯得蒼勁古樸,備受盆景界讚賞。選擇榆樹做盆景,最好到山間挖取老樹樁,先在地面進行培育,然後移植盆中。也可用高壓法培育成小型盆景。榆樹是很平凡的樹種,山林原野到處可見。冬春季節可到山裡挖采樹樁。注意選擇基部形狀楞楞拐拐,或裂面長成畸形,莖幹生有窟窿,枝條斷面生成瘤形的樹樁,那些樹膚蒼潤,姿態不能因其本性“粗野”,生命力強而疏忽大意。因為樹樁畢竟年老體弱,而且盆上養分有限,所以必須加強養護。
在養護時請注意下列幾點:
一、加強光照。它性喜陽光而稍耐陰,應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如果陽光不足,它會徒長枝,葉色不佳,還易導致蟲害。
二、保持盆土濕潤而不水漬。榆樹喜生於濕潤之地,但也怕水漬。因此,噴水要澆透,在盛夏期應早晚各澆一次。如遇盆中漬水,應儘快疏通。
三、要適當施肥。用花生餅漚熟成水液肥,也可將花生餅碎成拇指大埋入土內,西己合用一些複合花肥。施肥應於早春和秋初各施一次,不宜多施。
四、修枝整形要及時。榆樹萌芽力極強,三組長也很快,若不修枝將使樁景失去觀賞價值。修枝整形可在秋季進行。先剪去無用枝、病枝,然後按照成型或成型后的體態進行整枝。
五、榆樹常遭蚜蟲、蛤殼蟲危害,可用氧化樂果稀水1000倍進行噴殺。榆樹樁不僅用於盆景觀賞,還可作庭院點綴之樹,獨樹成景,效果極佳。但大樹樁移植時要帶客土,而且要在冬春萌葉前進行。栽後用稻草混黃泥水纏繞莖幹,並要常澆水,以保證土壤和稻草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