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縣誌
一種地方志
安丘修志始於明朝,萬曆十七年(1589年)修成《安丘縣誌》。清康熙元年(1662)修成《續安丘縣誌》。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安丘新志乘韋》成稿,經不斷修補,直至民國3年(1914),歷時125年修成《安丘新志》。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安丘縣鄉土志》出版。民國7年(1918)《續安丘新志》成稿,民國9年(1920)出版了《安丘全志》,該志為前4部志書合印本。1976年,旅居加拿大華人李江秋撰寫《安丘述略》25篇。
徠新中國成立后,先後編纂志書3部:1960年編寫油印的《安丘縣誌》;1988年出版《安丘縣地名志》;1992年出版本志。本志始修於1982年,共搜集資料4700餘萬字,於1990年定稿。志書上限始自1840年,下限止於1985年。除序、概述、大事記、附錄、編後記外,橫排建置、自然地理、人口、黨派群團、政權·政協、公安司法、民政、外事僑務、勞動人事、軍事、農業、林果、水利、工業、交通運輸、郵電、城鄉建設、商業、糧油、計劃統計、工商行政管理、物價·計量、財稅、金融、科技、教育、文化、醫藥·衛生、體育、方言·俗語、風俗·宗教、雜記、人物等33篇。篇下設章、節,共168章、474節。
本志注重反映地方特色與時代特點。安丘是農業大縣,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因此,農業篇的記述用了較多的文字,不僅記載了機構、生產關係、面積結構、產值產量、農田基本建設、畜牧業、淡水養殖、經營管理,還將“土特產”與“煙草”單獨立章,加強了其在農業中的地位。安丘塘壩遍地,水庫眾多。本志在水利篇中設了蓄水一章,分別記載了水庫與塘壩。鄉鎮企業發展較快,在工業篇中設鄉鎮企業章,章下設個體企業、村(隊)辦企業、鄉鎮(公社)企業3節,全面系統地記載了鄉鎮企業的發展變化。安丘地處軍事要衝。為了突出安丘的軍事地位,特設了重大戰事紀略章,章下設19節,分別記載了19個較大的戰事。安丘旅遊資源豐富。孔子弟子公冶長讀書處、大型漢畫像石墓、山東第一坊--庵上石坊、石家莊民俗村等景點聞名國內外。本志在雜記篇中設景觀一章,逐一記載了主要景點。還設了軼事章,記載各景點的相關傳說。
安丘縣誌
安丘縣位於山東省中部偏東,魯中山區東北邊緣。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置縣。歷代曾更名誅郅、牟山、輔唐、膠西。宋開寶四年(971)復稱安丘縣,治所安丘城關。其後相沿不改(1994年撤縣設市,稱安丘市)。1985年,全縣面積2010平方千米,轄10鎮22鄉、1478個自然村,人口98.25萬人。主要是漢族,還有滿族、回族等8個少數民族69人。地勢隨泰沂山脈自西南向東北呈緩坡傾斜。地貌類型多樣,山區、丘陵、平原各佔1/3。有海拔400米以上山頭36個,河流50條。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區半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2.1℃。動植物資源豐富,有動物350多種,植物1100多種,其中藥材255種,寒水石、淮香附聞名全國。有礦產26種,重晶石儲量豐富。糧食經濟作物以小麥、玉米、林果、蔬菜、黃煙、大花生為主。黃煙產量約佔全國黃煙總產量的1/4。大花生、櫻桃、草莓、山楂、蘆筍、大姜、景芝酒等久負盛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安丘實行了各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在加強農業的同時,大力發展工業,特別是鄉鎮企業,經濟出現了較大發展。工農業總產值在第五個五年計劃期間年均遞增10.5%,第六個五年計劃期間年均遞增17.7%。1985年,工農業總產值10.22億元,國民生產總值8.1億元。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進行了有效調整,農村經濟向商品生產轉化,工業產品走向市場。1985年,農業產值達4.85億元;社會商品零售額3.18億元;農民人均糧食554千克,比1980年增加了近1倍;職工人均年工資995元,比1978年增加了1倍;農民人均純收入515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3倍;城鄉居民儲蓄餘額1.2億元,比1978年增長9倍。交通、郵電發展迅速。1985年,已逐步形成以濰徐、下小兩條線為主,26條縣鄉(鎮)公路相連的公路網,通車里程460多千米。交換機總容量1000噸,村村通郵,郵路總長度209千米。社會各方面事業得以發展。傳統的文化活動與現代的廣播電視融為一體。1985年,有放映隊255個,文化館(站)33個,圖書館(室)380處,專業及業餘劇團157個。有電視站、電視差轉檯各1座,廣播放大站32個。教育事業發展迅速。1985年,有各級各類學校1143所,教職工9696人,在校學生16.95萬人。歷代英才輩出。明代進士及第33人,清代進士及第66人,為周圍諸縣之冠。
新編《安丘縣誌》1994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