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弟兄

熱血弟兄

《熱血弟兄》是深圳出版發行集團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尹永興。

1935年,從湘西突圍的紅二、六軍團甩開了國民黨軍的層層圍堵后,突然挺進湘中順勢從敵人手裡奪取了新化縣城。銻礦山上曾孝長和鄒家全兄弟倆,在敵人的壓迫下做苦力挖礦,一直掙扎在生死的邊緣。後來他們被紅軍所救並結識了小紅軍王小虎。在王小虎的引導下兄弟倆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長征途中,三名小紅軍跟隨先鋒團轉戰湘境、浴血殺敵,成為親密無間的三兄弟。

在掩護主力進入貴州時,曾孝長身負重傷,轉移中重傷員們為了不使全團被敵人圍殲。主動要求在山嶺上隱蔽,最終只有曾孝長死裡逃生。歷經磨難返回新化養傷的曾孝長。組織碼頭工人除奸鏟惡,撤播革命的火種。抗日時期,曾孝長尋找部隊到陝北同鄒家全和王小虎重逢,三兄弟從此在抗日烽火中成長為英勇善戰的指揮員。1944年。三兄弟受命加入八路軍南下支隊,回鄉組建游擊隊抗擊日寇。日本投降后,三兄弟在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下。堅持擴大隊伍,剷除敗類,奪取國民黨軍的武器彈藥。同敵人周旋在山嶺之中……

作者簡介


尹永興,男,湖南冷水江市人。1996年開始文學創作,在《電影文學》《解放軍文藝》等雜誌上發表了多篇作品。
出版作品有《木箭》《老支書》《十八歲,我永久的傷痛》等。

編輯推薦


《熱血弟兄》寫作風格多樣,作者擅長引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作背景,以軍事、懸念、情感為鋪墊,精緻的文筆為載體,體現了湘中男兒在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歷史動蕩時期下,克服困難打擊日本侵略者、殺土匪、除漢奸的鬥爭精神!
作者為創作小說重走紅軍路,歷時三年輾轉於湘中地區,將歷史中的真實故事再現書中。《熱血弟兄》故事一波三折,耐人尋味,它是一部歷史回憶小說,更是一部活生生的革命鬥爭史。
真實的歷史故事,不朽的英雄兒女。

目錄


第一章 人間地獄
第二章 紅色救星
第三章 參加紅軍
第四章 戰火考驗
第五章 軍魂洗禮
第六章 紅色火種
第七章 返鄉除奸
第八章 鏟惡播種
第九章 生死情懷
第十章 不屈的信念
第十一章 浴血抗日
第十二章 轉戰敵後
第十三章 秘密返鄉
第十四章 家鄉抗日
第十五章 播撒火種
第十六章 前赴後繼
第十七章 礦山幽靈
第十八章 師徒情緣
第十九章 智奪槍彈
第二十章 深山剿匪
第二十一章 險中求存
第二十二章 白色恐怖
第二十三章 湘中虎嘯
第二十四章 誘敵山林
第二十五章 狹路勇者
第二十六章 星火燎原
第二十七章 熱血碑魂

序言


2003年我在革命軍事博物館看到了一張照片,上面註明是:“紅六軍團部分領導人在佔領湖南新化后的合影,一排左三為王震、左五為蕭克。”也就是這張照片讓我有了創作的衝動,查找資料、印證史實,在歷史的長河中尋覓幾乎被人們遺忘的往事:1935年11月,蕭克、王震同志率領紅六軍團連續攻克了新化縣城、錫礦山和籃田鎮,並在此休整數日,廣泛宣傳黨的政策,動員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參加紅軍的窮苦子弟有1000多人。然後,他們經隆回武岡晃縣(今新晃),繼而進入貴州。湘中大地上留下了紅二方面軍長征的足跡,也流傳下來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為了能全面地了解先輩們在戰爭年代的鬥爭故事,我從一些老游擊隊員斷斷續續的回憶中了解到,當年的新化革命者巾有一部分人是跟隨王震同志從延安回來的八路軍。這一線索義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八路軍為什麼在那時候派人到湘中呢?後來,我在史料巾尋找到,還真的有這一段史實:1944年11月,王震和王首道同志率領八路軍南下支隊告別延安,轉戰幾千里後於1945年3月進入湖南,並攻克了被日寇佔領的平江縣城,然後他們遵照毛澤東在“衡陽、寶慶(今邵陽)建立根據地”的指示,派出幹部到湘中秘密創建游擊隊。雖然南下支隊被國民黨軍重重圍阻,但這支隊伍確實在湘中留下了一些幹部。
一年之後,湘中地區有了游擊隊,很多的新化人也相繼參加了這支游擊隊,我父親就是其中之一。同年4月,日本鬼子發動“湘西會戰”,妄圖攻佔新化縣城繼而從中路進攻芷江,後來此計劃因人帶錯路誤入洋溪鎮,造成了歷史上著名的“洋溪慘案”。在洋溪,鬼子一天就屠殺了幾千洋溪百姓,如果當時不是有人報信,估計死的人會更多。在這次慘案后,國民黨雖派兵阻擊,卻阻而不圍、擊而不攻,使鬼子在四十多天的時間裡到處燒殺搶掠,犯下了吃嬰兒肉的滔天罪行,至今洋溪的“萬人坑”還在控訴著這段慘絕人寰的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