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

台塑集團創始人

王永慶(1917年1月18日-2008年10月15日),祖籍福建省安溪縣,生於台北縣新店,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中國台灣著名的企業家台塑集團創辦人,被譽為中國台灣的"經營之神"。

1954年籌資創辦台塑公司,1958年,王永慶成立"南亞塑料公司"直接作為台塑產品的下游加工與銷售業者。1978年,台塑的營收業績創下10億美元新紀錄。1978年12月1日,開辦林口長庚醫院,為亞洲地區最大醫院。1980年,為解決PVC原料短缺問題,併購美國德州的一家石化公司,成為全世界最大的PVC工廠。1983年,王永慶成立南亞電路板項目組,首度跨足電子產業。1993年,台塑成為全世界最大的PVC生產業者,"南亞"成為全球最大的PVC加工業者。

2008年6月,福布斯公布王永慶身價68億美元,位居台灣第二。

人物關係


個人經歷


早年經歷

1917年1月18日,王永慶出生在台北縣新店,父親是茶農王長庚。
1922年就讀小學,學校距離住家10公里,每天必須徒步20公里往返。
1931年,王永慶小學畢業,先到茶園做雜工,後到台灣南部嘉義縣的一家小米店當了一年學徒。

工作經歷

1932年,15歲的王永慶被父親送到嘉義的米店當學徒,1年後,他向父親商借200元創業。
1942年,王永慶結束賣米的生意,利用10年的積蓄在新店老家購買50畝土地,成為一位小地主。
1943年,王永慶轉向木材生意發展,在二次大戰景氣復甦下,木材生意讓他賺進5000萬元。
1954年,王永慶成立福懋塑料公司,生產PVC。
1958年,王永慶成立“南亞塑料公司”直接作為台塑產品的下游加工與銷售業者。
1960年,台塑每月總產量增加到1200噸,並開始外銷。
1978年,台塑的營收業績創下10億美元新紀錄。
1978年12月1日,林口長庚醫院開幕,為亞洲地區最大醫院。
1980年,王永慶為解決PVC原料短缺問題,併購美國德州的一家石化公司;在他的重整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PVC工廠。
1983年,王永慶成立南亞電路板項目組,首度跨足電子產業。
1986年9月30日,王永慶經13年極力爭取后,“六輕計劃”獲台灣經濟主管部門核准通過。
1993年,台塑成為全世界最大的PVC生產業者,“南亞”成為全球最大的PVC加工業者。
1994年,王永慶在台灣南部投資新台幣90億元成立石化專業區,年初破土動工。他不忘對大陸投資,但縮小投資規模,將投資地區分散到廣東安徽
2000年9月2日,台塑石化公司油品全面上市,正式供應全省加油站,成為台灣第一家民營油品製造業者。
2003年5月,台塑宣布“六輕”第四期計劃啟動,預計投入新台幣1200億元,“六輕”一至四期總計投入超過新台幣6500億元。
2006年6月5日,王永慶指示成立台塑企業行政中心,以90歲高齡正式宣布交棒。
王永慶工作照
王永慶工作照

社會活動


慈善公益

王永慶在大陸設立的“長庚獎學金”,使不少學子身受其惠。5月14日,台塑集團企業創辦人王永慶和王永在決定由企業捐贈1億元人民幣,支援四川災區,創下台灣企業捐款之最,充分體現了“同胞愛、手足情”。
王永慶先生還在2005年捐贈3700餘萬元投入殘疾人事業,將近200個人工耳蝸捐贈給耳聾患者。

公益信託

設立“王長庚社會福利基金公益信託”、“王詹樣社會福利基金公益信託”,且委託台銀、中信局操作執行,要仿效美國鋼鐵大王洛克菲勒基金會模式。這兩個公益信託,已累積信託資金規模逾一百億元,從事社會慈善事業。

人物事件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赴台塑美國視察。於美國時間2008年10月15日凌晨在睡眠中安詳辭世,享年92歲。王永慶遺體由長榮班機載運回台灣,17日清晨6點18分降落在桃園中正機場,同機返台的王永慶夫人李寶珠、王瑞華等人則經過特殊禮遇入境后,再前往停機坪接回王永慶遺體。王永慶遺體安放在長庚大學,並在長庚大學學生活動中心設置靈堂,從18日上午8時起開放各界弔唁。
王永慶逝世新聞圖
王永慶逝世新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