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熊

巫師、政治家

鬻熊(Yù Xióng):羋姓,名熊,又稱鬻熊子、鬻子(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起子書之始),祝融火正陸終的後裔,楚國的先祖,楚國開國君主熊繹之曾祖父。大約生活於公元前11世紀。

商朝末年,鬻熊作為老師扶助姬昌起兵滅商,並成為推翻商朝後的首席火師。《史記·楚世家》記載:楚武王徠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而早喪。”周成王時,成王感念鬻熊的功勞,封鬻熊的曾孫熊繹為子爵,楚始建國。

鬻熊是具有八百年歷史的楚國的創始人,傑出的巫師和政治家。同時道家的開山之祖只能追溯楚國的開國人物鬻熊,留有《鬻子》一書傳世。

人物關係


遠古巫師


鬻熊的先輩原為羋[mǐ]姓,羋國後裔。羋姓是所謂“祝融八姓”之一,始祖為季連。季連的後世子孫鬻熊在商朝末年投奔周文王,並成為周文王的火師,且以守火堆祭祀為職責。 《史記·楚世家》中記載:“鬻熊子事文王”,意思是“鬻熊如同乾兒子般侍奉周文王”,可見楚國始祖鬻熊對周文王的恭敬程度。
《徠漢書》載魏相奏記霍光,稱文王見鬻子,年九十餘,可推定台灣嶽麓書社六十教授合譯《白話史記》中有關和姬昌關係的段落描述勘誤,邏輯謬誤。古書記載,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為氏,但據出土戰國晚期楚國銅器銘文,楚君名號皆以酓為氏。
“祝融,火神。相傳為帝嚳時的火官,后尊為火神。《國語·鄭語》:‘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包山楚簡中列老童、祝融、鬻熊為楚先,印證了《左傳·僖公二十六年》的“夔子不祀祝融,與鬻熊,楚人讓之。”
“根據包山楚簡246號,‘鬻熊’是位於‘荊王熊麗’前面“楚先’中的最後一位,他是楚國開國史上很顯赫的人物,傳說傳說他曾為周文王的火師,且“子事文王,早卒”,周成王推翻前朝後因他早卒,所以封鬻熊的後人於楚。”自清華簡《楚居》整理公開后,支持此說的學人漸成主流。
鬻熊的兒子叫熊麗,熊麗生下了熊狂,熊狂又生下了熊繹,熊繹生在周成王時代,成王要舉用文王、武王功臣的後代,於是把熊繹封到楚蠻,封給他子男爵位的田地,姓羋,居住在丹陽。

政治主張


鬻熊
鬻熊
鬻子的政治主張,首先是要遵行“道”,在行“道”的前提下,君臣遇合,互相信賴,共同完成大業。他說:“君子不與人謀之則已矣,若與人謀之,則非道無由也。”君子遵道而行,能不能被君主接受,這要看君主是賢明還是昏庸。所以,他又說:“故君子之謀,能必用道,而不能必見受;能必忠,而不能必入;能必信,而不能必見信。”這說明,只有君明臣賢,二者相遇合,“道”才能得到推行應用。因此,賢臣的作用能否發揮,要視君主是否賢明而定。
對於“什麼是‘道’”這個問題,鬻子說:“發政施令,為天下福者謂之道。”為天下人謀福祉的政令,就是“道”。這在商末周初的奴隸制社會,提出為天下人謀福祉的政治思想,無疑是進步的。

個人作品


《鬻子》舊題周鬻熊撰。《漢書·藝文志》道家類有《鬻子》二十二篇,小說家類有《鬻子說》十九篇。劉勰《文心雕龍·諸子第十七》中說:“至鬻熊知道,文王諮詢,余文遺事,錄為《鬻子》。”內容“闡域中之教化,論刑德之是非”(《鬻子·逢行圭序》)。今本《鬻子》一卷,其文與《列子》引道家之《鬻子》三條不類,與賈誼《新書》引小說家之《鬻子說》六條略同,故清人認為系六朝以後人仿賈誼引文撰擬。有唐逢行圭、明謝汝詔注,明楊慎評議,收入《二十二子全書》、《說郛》等叢書。

親屬成員


先祖:季連
兒子:熊麗
孫子:熊狂
曾孫:熊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