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

2008年清華大學收藏的一批戰國竹簡

清華簡,是清華大學於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戰國竹簡。經碳14測定證實,清華簡是戰國中晚期文物,文字風格主要是楚國的,簡的數量一共約有2500枚(包括少數殘斷簡),在迄今發現的戰國竹簡中為數較多。

清華簡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經“焚書坑儒”影響,所以能夠最大限度地展現先秦古籍的原貌,研究它們有助於了解中華文化的初期面貌和發展脈絡。

清華簡簡介


2008年7月,校友趙偉國向母校清華大學捐贈了2388枚戰國竹簡。這批竹簡由校友趙偉國從境外拍賣所得后捐贈給清華的。至於這批竹簡的出土時間、流散過程,如今已不得而知。竹簡上記錄的“經、史”類書,大多數前所未見,曾任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組長的李學勤教授評價說,“這將極大地改變中國古史研究的面貌,價值難以估計”。
這批竹簡於2008年7月15日被運到清華大學。校方立即組織專家,用3個月時間對它們進行了清理保護。據清理后統計,清華簡中整簡所佔的比例很大,而且簡上一般都有文字。
簡的形制多種多樣,最長的46厘米,最短的10厘米左右。簡上的墨書文字出於不同書手,風格不盡一致,大多精整清晰。有少數簡上還有紅色的格線,即所謂“朱絲欄”。

入藏


保護

2008年7月15日,裝載著竹簡的塑料箱通過海關抵達清華大學,一開箱大家就聞到一股刺鼻的化學藥品氣味。據介紹,竹簡在流轉海外的過程中,持有者大概為了賣個好點的價錢,用竹片把竹簡托起來,但是他們用的竹片沒有經過消毒處理,搞得竹簡上全是霉點。其後,專家們用最小最軟的畫筆洗掉霉點,把竹簡泡入無菌蒸餾水裡。在校方的支持下,還為竹簡建起了恆溫恆濕的保藏室。
2008年10月14日,由11位專家組成的鑒定組得出結論:竹簡的年代為戰國中晚期,內容大多為前所未見的“經、史”類書。
“清華簡”拍攝存檔
“清華簡”拍攝存檔
為了印證這一論斷,2008年底,北京大學加速器質普實驗室、第四紀年代測定實驗室,對這批簡中的無字殘片標本進行了AMS碳14年代測定,經樹輪矯正後,得到的數據為公元前305加減30年,即戰國中晚期之際,與由古文字學觀察的結果基本一致。另外,專家還請清華大學分析中心對竹簡殘片的含水率做了測定,結果是400%,這是曾經在水中浸泡千年才有的結果,現代人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李學勤說:“我們大膽猜測一下,如果這批竹簡出自湖北,它的製成年代是在白起伐楚(公元前278年)之前。”

拍照

在鑒定會上,專家們就提出了緩脫水,快拍照的建議。對竹簡拍照,最關鍵的是儘可能清晰準確地表現簡的原來狀貌,但在不脫水的狀態下,要拍出不變形的照片,卻是很大的難題。為此,專家與清華美術學院的攝影家們反覆試驗,終於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通讀

拍照后,專家們將簡的數碼照片投影於牆壁上,一枚一枚地依次試讀。這樣的讀法有兩個不能迴避的問題,一個是這批竹簡久已散亂,大多數失去了原來的次序,折斷的也沒有拼合起來;另一個是竹簡上的戰國文字,久已失傳,解讀起來有很多障礙。
不過,專家們就像玩拼圖一般,根據竹簡長短,編繩位置,版式,字體和字元間距,竹簡內容等對各種信息進行了綜合分析,終於在竹簡中找到了至少63篇書。

釋讀

清華簡
清華簡
自2009年9月以後,專家們根據已經選定的9個篇目,分頭釋讀。每周,他們都要在研究所內開兩三次研討會,對釋讀成果進行彙報、討論。“簡直是琳琅滿目、目不暇接,”劉國忠說,“這些竹簡中蘊含的內容豐富得超乎想象,甚至連竹簡上的書法都堪稱賞心悅目”,工作簡直成了一種享受。

主要內容


第一輯

2010年12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出版,2011年1月5日,首批成果正式發布,包括9篇文獻,包括《尹至》、《尹誥》、《程寤》、《保訓》、《耆夜》、《金縢》、《皇門》、《祭公》和《楚居》。其中,《尹至》、《尹誥》兩篇述夏末商初之事,《程寤》、《保訓》、《耆夜》三篇內容屬商朝末期,《金縢》、《皇門》、《祭公》為周朝史事,而《楚居》講述了楚國歷史。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認為首批文獻有五大學術貢獻:重現了《尚書》及類似典籍、澄清了一些學術史上長期爭論的疑難、發現了前所未知的周代詩篇、復原了楚國歷史及地理、提供了古文字特別是楚文字研究的珍貴材料。

第二輯

2011年12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出版,收入了一部已經失傳2300多年的歷史著作,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將之命名為《系年》。《系年》一共有138支竹簡,全篇共分為23章,記錄了從西周初年一直到戰國前期的歷史,其中有許多事件不見於傳世文獻,可能對《左傳》、《國語》、《史記》等典籍有訂正作用。

第三輯

2012年12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叄)》出版,共收入6種8篇文獻。
《傅說之命》三篇:簡文長約45厘米,有三篇,共24支。《傅說之命》是《尚書》的一部分,然而它與東晉時梅賾所獻的孔傳本古文《尚書》中的《傅說之命》內容全然不同,清華簡《傅說之命》的出現,和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一輯中刊出的《尹誥》即《咸有一德》一樣,確證了傳世孔傳本為偽書。
《周公之琴舞》:簡長45厘米,共17支,是一組樂詩,由十篇頌詩構成,這是與《大武》結構相仿的樂詩,以周公還政、成王嗣位為其內容。
《芮良夫毖》:簡長44.7厘米,暫定為28支簡。儆戒性質的“毖”詩,是刺譏時政的政治詩。
《良臣》:簡長約32.8厘米,共11支,簡文通篇連貫書寫,主要記述黃帝以至春秋著名君主的良臣。
《祝辭》:是一篇巫術色彩濃厚的簡文,其中記錄了一些古時巫術咒語,比如遇到失火、溺水等情況時,口中念什麼咒語。
《赤鵠之集湯之屋》:簡長45厘米,共15支,簡文引人注目的特點是有濃厚的巫術色彩。

第四輯

2014年1月7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肆)》公布,整理出《筮法》《別卦》和《算表》3篇文獻。
其中的《算表》距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堪稱最古老“計算器”,可計算乘法、除法以及開方,填補了我國先秦數學文獻的空白。

第五輯

2015年4月9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公布,共整理出六篇戰國竹書。
《封許之命》語詞、文風與西周文獻、冊命金文非常接近;武王在位時間較短,成王時期似更具備客觀條件進行大規模分封;周王的賞賜物可分為玉器、秬鬯、車馬與車馬器、薦彝四類,其中金文禮器名稱特別有價值,可與青銅器自銘對照作深入研究。
《厚父》敘事與大盂鼎頗為相似,反映出的周初重德的思想與當時文獻亦相符合,其民本思想較周初似有所發展。
《命訓》與《度訓》、《常訓》全篇為論體,非常引人注目,所反映的天道、人道思想過去多認為見於東周以後。
《湯處於湯丘》、《湯在啻門》兩篇記載伊尹事迹,但主體還是在記言,應更接近道家類文獻,與《赤鳩》更接近小說家不同,反映思想可能與早期道家君人南面之術有關。
《殷高宗問於三壽》則與戰國諸子學說諸家夾雜的特點相符合。

第六輯

2016年4月16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出版,整理了5篇文獻,記錄了春秋時期鄭國、齊國、秦國和楚國的歷史。
《鄭武夫人規孺子》簡,提到了鄭國的鄭莊公。根據現有文獻推測,武公在衛國居住可能是在嗣位之初。
《鄭文公問太伯》則記錄了鄭國公族太伯規誡文公的言辭。學界一般認為鄭桓公早卒,鄭國東遷實際是從第二代國君鄭武公開始,而《鄭文公問太伯》則明確記載鄭桓公就已經“獲函、訾”、“克鄶”,開始東遷啟疆的進程。在他看來,這一記載揭示了兩周之際鄭國開國的真實面貌,也將為春秋早期歷史的研究帶來新的突破。
《子產》則是“論文”,它是關於鄭國名臣子產道德修養及施政業績的論說。全篇可分為十個小段,從聖君如何利民自勉,做到君民相互信任,講到子產執政,如何“自勝立中”“助上牧民”。文章有較強的思想性,體現濃厚的儒家氣息,可見孔子稱子產為“古之遺愛”,確有淵源。
《管仲》是一篇闡述治國之道的論文,與齊國歷史有關,通篇以齊桓公與管仲問答的形式展開,共十二組問答。
《子儀》記述秦、楚史事,講述秦晉餚之戰後,秦穆公汲取教訓,為對抗晉國,轉而謀求與南方的楚國聯盟,釋放長期囚禁在秦國的楚國重臣申公斗克(字子儀),舉行隆重的典禮將其送回楚國,以此向楚成王示好。
簡文敘述的便是穆公送行時的種種情節,穆公和子儀的外交辭令多以詩歌和譬喻的形式,表達了秦楚勠力同心的合作意願,這些語言也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第七輯

2017年4月23日上午,清華簡研究團隊還發布了清華簡的第七輯整理報告。清華簡”第七輯共四篇,均為傳世文獻未見之佚籍,記載了春秋戰國史事。分別是《子犯子餘》、《晉文公入於晉》、《越公其事》其中,前三篇主要記載晉國歷史。《子犯子餘》和《晉文公入於晉》皆以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耳為主角,記載重耳早年流亡在外,藉助秦國力量返國,以及重耳歸國后整頓內政,一戰而霸的史事。晉國自昭公以後,公族式微,國政落入六卿之手。《趙簡子》系范獻子與成鱄對趙簡子訓導勸誡的文辭,其中還提到國君以儉得政、以奢失政的道理。
《越公其事》是本輯最為重磅的一篇,全篇共75簡,共分為十一章,詳細敘述越王勾踐兵敗后經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依次實施好農、好信、徵人、好兵、飭民“五政”,重新崛起,最終滅吳的經歷。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認為,這四篇簡文豐富了古代史學資料,有助於探討春秋戰國時期的史書編撰和史學發展狀況。其中,《越公其事》與《國語》中《吳語》和《越語》皆以勾踐滅吳為主題,整體結構大致相似,但敘述過程有詳略,所表達主旨也各有不同,這一方面說明它們有相同的史料來源,另一方面也說明其在流傳過程中有不斷變化的趨勢。
此外,傳世文獻中對“五政”的說法,大致與本篇類同,可見這些治國方略與治世思想,皆為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八輯

2018年11月17日,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成果同期發布。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共收入8篇前所未見的戰國佚籍,分別為《攝命》《邦家之政》《邦家處位》《治邦之道》《心是謂中》《天下之道》《八氣五味五祀五行之屬》《虞夏殷周之治》。
其中《攝命》為西周冊命文書,當是《尚書》中失傳已久的《冏命》(今本《尚書》中的《冏命》系“偽古文”),《書序》中的“伯臩”“伯冏”即此篇中的“伯攝”之訛。根據《書序》記載,該篇是周穆王命伯冏為太僕時所作,《史記·周本紀》更認為是周穆王即位初年所作,而根據簡文中揭示“攝”與時王身份的線索內容,研究人員推測“攝”應為懿王太子夷王燮,篇中的周天子則是孝王辟方。該文記載了周天子命伯攝出納王言、掌管刑獄,教育伯攝當遵行王教、康惠小民的命辭。天子命攝“出納朕命”,協於畿內御事百官與畿外四方小大邦,告誡攝當勤恤政事、恫瘝小民,毋敢怠惰、酗酒,可見冊命規格之高。本篇屬“書”類文獻,對於西周史及《尚書》流傳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除《攝命》外,《邦家之政》《邦家處位》《治邦之道》《心是謂中》《天下之道》《八氣五味五祀五行之屬》《虞夏殷周之治》則是一系列富含治國理政思想的文獻,很多內容對今天仍然頗有啟迪意義。

研究成果


周文王遺言

清華簡經過精心的清理保護、初步釋讀及研究工作,最終確定這批“清華簡”共為2388枚;在清華簡發現的一些內容珍秘,在歷史上久已失傳。其中,整理出來的第一篇簡書為《保訓》。
《保訓》全篇一共有11支簡,每支22-24個字,其中第2支簡上半殘失,還沒有找到,不過篇文大體已經齊全了。這些簡有一個特點,是簡的長度只有28.5厘米,字體也有點特別,所以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這篇文章記載了周文王臨終對其子武王的遺言,裡面講到堯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傳說,過去沒人知道。文王想用這些史事給太子灌輸一個思想觀念——“中”。中指什麼意思,未有定論!

發現武王樂詩

據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教授介紹,耆國在商朝時是一個離商都朝歌不遠的小國。在宋朝前,人們一直認為是周文王時代伐耆,宋朝之後對這個問題出現爭論,有了武王伐耆之說。一直以來這兩種說法誰都沒有獲得充分證據。
經釋讀“清華簡”上一篇周武王時的樂詩,為“武王伐耆說”找到了證據。簡上記載了周武王8年,征伐耆國得勝回到周都,在文王宗廟舉行“飲至”典禮,有武王、周公、畢公、召公、辛甲、作冊逸、師尚父等人,典禮中飲酒賦詩,作者已知有武王和周公。
李學勤表示,這些竹簡既有歷史價值,又有文學意義,特別是秦代以後,樂詩已經全部亡佚,這一發現更顯重要。

尚書重見天日

9篇古籍“隱藏”在100多枚戰國竹簡中,許多內容系首次為今人所知。《尹誥》真本出土,意味著時隔兩千多年之後,真正的古文《尚書》首次重見天日。
《尚書》位於六經之首,是夏商周三代各種重要歷史文獻的彙編,是研究古史最重要的依據之一。“清華簡”中已發現多篇《尚書》,這次發現的《金縢》等有傳世本,但文句多有差異,甚至篇題也不相同,更多則是前所未見的《尚書》佚篇。
除《尚書》外,“清華簡”中還包含有類似《竹書紀年》的編年體史書,所記歷史上起西周初,下至戰國前期,記載了很多《左傳》、《春秋》、《史記》等未有的史事。有學者指出,清華簡中的古文原本《尚書》與編年體史書等重要典籍的發現整理,將有可能重寫中國上古史。

楚國遷都路線

“季連初降於騩山,抵於穴窮。前出於喬山,宅處爰波。逆上汌水,見盤庚之子,處於方山,女曰妣隹,秉茲率相,詈胄四方。季連聞其有聘,從及之盤,爰生郢伯、遠仲。毓徜徉,先處於京宗。穴酓遲徙於京宗,爰得妣癘,逆流哉水,厥狀聶耳,乃妻之,生侸叔、麗季。麗不從行,渭自脅出,妣癘賓於天,巫烖賅其脅以楚,抵今曰楚人。至酓狂亦居京宗。”
嵩京,洛陽的別稱。因嵩山在其東南,故稱。《魏書·李平傳》:“嵩京創構,洛邑俶營,雖年跨十稔,根基未就。”
宗京就是嵩京,盤庚曾定都於西毫也就是的偃師,所以盤庚就是在嵩京附近的。季連的後代遷徙到嵩京洛陽娶了西毫盤庚之女。洛陽伊川縣仍然有座著名的“荊山”是個旅遊勝地,伊川有條叫伊川河的河流,伊川河逆水而上就是盤庚定都的偃師了。這正符合了逆上汌水,見盤庚之子這句話反映的地理位置關係啊。季連族在熊狂時還沒有遷徙到丹陽,到熊狂的兒子熊繹才被封到丹陽。所以楚原本是從鄭州遷洛陽再遷丹陽的。

再證尚書系偽書

2013年1月5日,清華簡最新研究成果在京發布,其中《傅說之命》三篇與東晉時期古文《尚書》中的《傅說之命》內容完全不同,由此證明東晉文人梅賾所獻的孔傳本古文《尚書》系偽造。
本次公布的研究成果共有八篇文獻,分別是《傅說之命》三篇、《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辭》及《赤鵠之集湯之屋》。這是自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以來,清華簡所出的第三批研究成果。
發現最早的十進位算表
港媒稱,一套有著2300多年歷史的竹簡已經作為世界上首個十進位計算工具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24日援引中國媒體報道稱,這21枚竹簡大約製造於公元前305年(戰國時代),每枚竹簡長43.5厘米,寬1.2厘米。

研究人物


李學勤

李學勤,1933年生於北京,1951至1952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哲學系。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所長、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等,並任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等多所國外名校的客座教授以及多所國內高校的兼職教授。
現任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教授、國際漢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歷史學科評議組組長,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第三次重大發現”
李學勤
李學勤
“清華簡”讓我們發現了成批的先秦“秦王焚書”以前傳統文化的典籍,這些都屬於經史類典籍,包括《古文尚書》。此前,我們成批出土的都是諸子百家的,經史類的還屬於第一次。當年王國維曾提到“自漢以來中國學問上之最大發現”有兩次,“一為孔子壁中書,二為汲冢書”。而此次清華簡的發現意義不亞於這兩次,可以稱為“第三次重大發現”。
從內容上來看,不光有《尚書》,《詩》、《禮》、《樂》的材料都有。“詩書禮樂”是流傳了2000多年的經典,而“清華簡”中的這些內容是我們即使過了多少年也會常討論的。從此次清華簡發現的部分《尚書》內容來看,見於《十三經註疏》中的《古文尚書》確實是靠不住的。這批清華簡中,應該有20篇左右《古文尚書》的內容,有些篇有傳世本,但更多的卻是前所未見的佚篇。這對我們認識真正的《古文尚書》有重要的意義。
此外,還有與周代歷史有關的,包括楚國歷史。這些內容過去有些書中有記載,但語焉不詳。新發現的內容則可以糾正傳統誤解、對周代歷史的重新審視、建立都有極大意義。由此,這批“清華簡”的發現研究,不僅是對文獻本身的,還有給我們打開了認識古代的面貌的新視野。

郭永秉

1980年3月出生,專業研究領域是漢語言文字學、古典文獻學(先秦秦漢),側重於古文字學研究。
清華簡
清華簡
著有《帝系新研》《古文字與古文獻論集》《古文字與古文獻論集續編》,對包括清華簡在內的戰國簡一直有關注和研究。擔任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副教授。
“高大上”足以抗衡汲冢竹書
如果用一句爛俗的話來講,清華簡的最大特色,正是其內容的“高大上”。
最易直觀感受到的是清華簡數量之多、內容之完整和豐富,將近兩千五百枚簡多是完簡,初步統計有經、史、諸子類文獻七十五篇到八十篇,這個數量和據稱七十五卷十餘萬字的汲冢竹書可以抗衡,然而汲冢書里除了《易》類文獻之外,並無《尚書》類早期文獻。
就具體內容來說,則是清華簡引人注目的正經正史著作。郭店、上博的一些儒家著作里(包括有傳世本的《緇衣》)引到過《尚書》,但畢竟是零碎不成系統的,清華簡一下子就發現了大約二十篇《尚書》《逸周書》文獻或性質接近的《書》類文獻(尚未完全發表),不但有與今本《尚書》及《逸周書》相合的內容(例如《金縢》《祭公》《命訓》),也有見於百篇《尚書》的內容[例如《說命》三篇、《尹誥(咸有一德)》,偽古文雖有,內容與清華簡完全不同],甚至我們有幸讀到了連百篇《尚書》和《逸周書》都不見的佚《書》的完整內容(例如孟子曾經引過的《厚父》等)。此外,與《詩》《易》等重要經典有關的內容,也已陸續整理髮表,有的可以說非常重要。歷史著作則有一部基本完整的、類似紀事本末體的長篇通史著作《系年》,對它的討論研究已經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