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堯舜禹的結果 展開

堯舜禹

中國上古部落聯盟首領

堯舜禹是古代中國歷史中,自黃帝之後,黃河流域又先後出現了三位德才兼備的部落聯盟首領。傳說中堯又稱陶唐氏,發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的運城和臨汾(古稱河東地區)。現在山西臨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堯茅茨土階”碑,堯廟村有堯廟,臨汾縣有堯陵、神居洞。他的生活非常簡樸,古書說他“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也就是說,他住的是用沒有修剪過的茅草蘆葦、沒有刨光過的椽子蓋起來的簡陋房子,吃的是粗糧,喝的是野菜湯,冬天披塊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

舜又稱有虞氏,出生在姚墟。傳說他在接替堯擔任部落聯合體首領之前接受堯的考察時,曾在歷山(中條山別稱)耕田,在雷澤(今山西芮城北)捕魚,在河邊的陶城(今山西永濟蒲州鎮北)制陶,後來堯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陸西南),擔任部落聯合體首領后,又都蒲坂(今蒲州鎮),看來他的活動中心在現在山西的西南部,今天山西運城市安邑鎮還有舜帝廟、舜帝陵。舜嚴於律己,而又寬厚待人。

堯舜之時,發生滔天洪水,大禹以天下為己任,率領百姓治理水患,發展生產,更是受到高度的讚揚。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為治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因大禹賓士天下,天下呈現一片安寧、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無事”。大禹也因其顯赫功德和人格被最尊為華夏最著名的聖王。


生平

堯:中國上古部落聯盟首領。姓伊祁,名放勛,“堯”是他的謚號,《謚法》上說:“翼善傳聖曰堯”。
堯生於丹陵,養在母親家——伊侯之國,後來遷於祁地,所以稱堯為伊祁氏,堯以伊祁為姓。
因封於唐,故稱“唐堯”,由於他德高望重,人民傾心於堯。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團結如一家,和睦相處;為人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自然得到人民的愛戴。
堯到年老時,由四岳十二牧推舉部落聯盟軍事首長繼承人,大家一致推薦了舜。堯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又對他進行了長期的考察,最後才放心的禪讓。

事迹

堯父乃帝嚳,號高辛氏。帝嚳在位七十年崩,傳位給兒子摯。堯十三歲輔佐摯,封於陶地,十五歲改封於唐地,所以堯號曰陶唐氏。十八歲,堯代摯為天子,都於蒲阪。《通典》記載:“堯舊都在蒲”,《水經注》記載:“雷首,俗亦謂之堯山,山上有故城,又曰堯城”,《闞駰十三州記》記載:“蒲阪,堯都。蓋堯帝亦都此,后遷平陽。”
《史記》說:堯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接近他如太陽一般,遠望他如雲霞一樣燦爛。富有而不驕橫,高貴而不傲慢。黃色的帽子,黑色的衣服,紅色的車駕以白馬。“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他命羲氏、和氏測定推求曆法,制定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測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堯在位,天下洪水湯湯,用鯀治水,九年無功而返,又啟用禹,使洪水得以治理。堯設置諫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誹謗之木,讓天下百姓攻擊他的過錯。他治天下五十年,問天下治與不治?百姓愛戴自己與否?左右不知,朝野不知。他於是微服訪於民間,有一位老人含著食,鼓著腹,敲著土地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這首古詩稱作《擊壤歌》。
堯帝開創了帝王禪讓之先河,在位七十年,認為兒子丹朱不成器,決定從民間選用賢良之才。堯問四方諸侯首領:“誰能擔負起天子的重任?”四方諸侯首領說:“有個單身漢,在民間。叫虞舜。”於是,堯微服私訪,來到歷山一帶,聽說舜在田間耕地,便到了田間。看見一個青年,身材魁偉、體闊神敏,聚精會神地耕地,犁前駕著一頭黑牛、一頭黃牛。
奇怪的是,這個青年從不用鞭打牛,而是在犁轅上掛一個簸箕,隔一會兒,敲一下簸箕,吆喝一聲。堯等舜犁到地頭,便問: “耕夫都用鞭打牛,你為何只敲簸箕不打牛?”舜見有老人問,拱手以揖答道:“牛為人耕田出力流汗很辛苦,再用鞭打,於心何忍!我打簸箕,黑牛以為我打黃牛,黃牛以為我打黑牛,就都賣力拉犁了。”堯一聽,覺得這個青年有智慧,又有善心,對牛尚如此,對百姓就更有愛心。堯與舜在田間扯起話題,談了一些治理天下的問題,舜的談論明事理,曉大義,非一般凡人之見。
堯又走訪了方圓百里,都誇舜是一個賢良之才。堯便決定試一試舜。堯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讓兩個女兒觀其德;把九個男兒安排在舜周圍,讓九個男兒觀其行。把舜放進深山之中,虎豹毒蛇都被他馴服。舜頭腦清醒,方向明確,深山之中不迷失,很快就走了出來。堯先讓舜在朝中作虞官,試舜三年後,讓舜在堯的文廟拜了堯的先祖,堯便讓舜代其行天子之政。
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後堯老,舜代替堯執政,堯讓位二十八年後死去。

堯陵

歷史文獻中記載的堯冢也有好幾處,如:山東菏澤、山西臨汾,歷代也多以這裡為主進行祭祀活動。
堯帝陵位於今中國山西臨汾市東北35公里郭村裡隅澇河北側。相傳堯帝建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因而臨汾城南有堯廟,城東築有堯帝陵。堯帝陵周土崖環峙,河水經陵前南泄,松柏蒼翠,陵丘聳峙。堯陵高50米,繞周80米。陵前築有祠宇,相傳為唐初所建。
金泰和二年(1202年)碑文記載:唐太宗征遼曾駐蹕於此,因謁堯陵,遂塑其像。元中統年間,道人姜善信奉元世祖命修築堯陵。明成化、嘉靖,清雍正、乾隆間,都曾重修。現陵丘如故,松柏依舊。祠內有山門(門上為樂樓)、牌坊、廂房、獻殿、寢殿、碑亭等建築。布局緊湊,木雕精細,紅牆綠瓦,圍以清流古柏,相映成畫。陵前祠內立有元代以來碑碣十餘座,記述陵宇沿革和帝堯功績。其中明嘉靖十八年 (1539年)堯陵碑上刻有堯陵全圖,保存完好。

堯廟

堯廟位於臨汾市區南3公里處。相傳堯建都平陽(今臨汾市),有功於民,廟是後人為祭祀堯王所建。創建年代已無可考。現存建築原為清代遺物。前有山門,內有圍廊、牌坊、五鳳樓、堯井亭、廣運殿、寢宮等建築。堯王及其四大臣被喻為“五鳳”。“一鳳升天,四鳳共鳴”,五鳳樓就因此得名。
堯井相傳為堯所掘,為記其功,上築一亭。廣運殿是供奉堯王的主殿,高達27米,殿宇四周設環廊,42根石柱,柱礎雕刻工精,殿內金柱子肥碩,直通上層檐下,礎石上雲龍盤繞。龕內塑有堯王像及其侍從。廟內存在碑碣10餘通,記載堯王功績及廟宇建造經過。廣運殿1998年毀於大火,後於1999年重建。


生平
舜:中國上古部落聯盟首領。姓姚,傳說目有雙瞳而取名“重華”,號有虞氏,故稱虞舜。死後,禪位於禹。
傳說堯年紀大了,想找一個繼承他職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領來商議。堯說出他的打算后,有個名叫放齊的說:你的兒子丹朱是個開明的人,繼承你的位子正合適。堯嚴肅地說:不行,這小子品德不好,專愛跟人爭吵。另一個叫灌兜的說: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錯。堯搖搖頭說:共工能說會道,表面恭謹,心裡另是一套。用這號人,我不放心。”
這次討論沒有結果,堯繼續物色他的繼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領找來商量,要大家推薦。到會的一致推薦舜。堯點點頭說:哦!我也聽到這個人挺好。你們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詳細說說?
大家便把舜的情況說開了:舜的父親是個糊塗透頂的人,人們叫他瞽叟(就是瞎老頭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後母很壞。後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沒法說,瞽叟卻很寵他。舜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以,大家認為舜是個德行好的人。
堯聽了挺高興,決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還替舜築了糧倉,分給他很多牛羊。那後母和弟弟見了,又是羨慕,又是妒忌,聯合瞽叟幾次三悉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補糧倉的頂。當舜用梯子爬上倉頂的時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來,想把舜燒死。舜在倉頂上一見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經不知去向。幸好舜隨身帶著兩頂遮太陽用的笠帽。他雙手拿著笠帽,像鳥張翅膀一樣跳下來。笠帽隨風飄蕩,舜輕輕地落在地上,一點也沒受傷。
瞽叟和象並不甘心,他們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塊塊土石丟下去,把井填沒,想把舜活活埋在裡面。沒想到舜下井后,在井邊掘了一個孔道,鑽了出來,又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舜早已脫險,得意洋洋地回到家裡,跟瞽叟說:這一回哥哥准死了,這個妙計是我想出來的。現在我們可以把哥哥的財產分一分了。說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
哪知道,他一進屋子,舜正坐在床邊彈琴呢。象心裡暗暗吃驚,很不好意思地說:哎,我多麼想念你呀!舜也裝作若無其事,說:你來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幫助我來料理呢。以後,舜還是像過去一樣和和氣氣對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堯聽了舜的事迹,又經過考察,認為舜確是個品德好又挺能幹的人,就把培養舜做接班人。這在歷史上被美化為禪讓。但是帝堯最終為舜囚禁至死,帝堯之子丹朱被流放。舜最終由平民而踐天子之位。
括地誌》云:《竹書》云: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史記·五帝本紀》正義
汲冢竹書》云: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廣弘明集》卷一一法琳《對傅奕廢佛僧事》
《汲冢書》云:舜放堯於平陽。《史通·疑古》
《括地誌》云:《竹書》云: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括地誌》云:《汲冢紀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史記·高祖本紀》正義
《竹書》亦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山海經·海內南經》注
《汲冢紀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史記·五帝本紀》正義
舜陵位於山西省運城市鳴條崗,是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旅遊文化示範地。舜陵始建於夏禹,廟建於唐開元26年(公元738年),自北魏至明清1400多年間,歷代帝王、官紳、鄉庶市民祭祀活動從中未斷。
《史記》記載,舜建都於蒲阪(今山西運城永濟)。運城市區北行15公里,在蜿蜒百里的鳴條崗西端,坐落著全國聞名的舜帝陵廟。對此,許多文人墨客曾著文褒讚。明人相宗皋寫道:“觀廟之形勝,北枕孤峰,涑水之波濤繞於後;南對條山,鹺海之鹽花獻於前。右纏黃河玉帶,媯油厘降之風猶存;左拱香山瑤台,歷山耕稼之跡如故。

大禹


出身顯貴,黃帝玄孫
大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號禹,後世尊稱大禹,夏后氏首領,傳說為帝顓頊的曾孫,黃帝軒轅氏第六代玄孫。他的父親名鯀,母親為有莘氏女修己。相傳禹治黃河水患有功,受舜禪讓繼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
平活水土,功齊天地
禹成功治理洪水,從而把治理江河、戰勝洪災,風調雨順的所有美好願望,都寄托在大禹身上。
即天子位,開夏朝,葬於大禹陵
大禹
大禹
禹死後安葬與浙江紹興市南的會稽山上,現存禹廟,禹陵,禹祠。從秦始皇開始歷代帝王都有來禹陵祭禹。我國古籍如《尚 書》《詩經》《禮記》《論語》《孟子》等,都記及禹的傳說。《尚書·禹貢》記載了禹治平洪水,定天下九州的故事。《史記·夏本紀》記載大禹是黃帝的玄孫,其父鯀受堯之命治水,九年而洪水不息,為舜所殛。禹續鯀之業,乃興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終於治平洪水,得到天下諸侯的朝服。被天下諸侯擁戴即天子位,國號夏后。后東巡狩,卒於會稽。
中國曆來史書均按上述諸古籍記載,傳播大禹的業績。大禹不僅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的開國之君,而且是上古最偉大的治水英雄。
他吸取其父鯀堵塞之法失敗的教訓,兼用疏導方法,如“導河積石”、 “岷山導江”、“導淮自桐柏”等等,引全國主要河流入海,“以四海為壑”,救民於倒懸。古籍記載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記載其謙遜退讓的美德:“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避舜之子商均於陽城”,以及虛心聽取意見,自奉節儉的品格。大禹是中國史籍記載中功高德劭的完人。
記載
現代史學家顧頡剛於20年代提出禹是南方民族神話中人物的論點,認為這個神話的中心點在越(會稽),得到一些學者的贊同,並且以地史學、第四紀學、古地理學、考古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新式檢測手段,對東南沿海第四紀晚更新世假輪蟲海退時,越族在今寧紹平原繁衍生息和全新世卷轉蟲海進時寧紹平原淪為海域的過程進行了研究,認為禹的傳說表達了海進時期移居於會稽山區的越族祖先的希望而為世代所傳播,以致被移植到中原。?
於今,越地仍保留著大量大禹的傳說。如《越絕書》云:“禹始也,憂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會稽,爵有功,封有德,更名茅山曰會稽。”又云: “塗山,大禹所取妻之山也,去縣五十里”。《吳越春秋》記載禹“登宛委山,發金簡之書,案金簡玉字,得通水理。”又記載大禹“命群臣曰,吾百世之後,葬我會稽之山”等。今紹興所存如禹陵、禹穴、禹廟等皆為極有價值的大禹遺跡。司馬遷曾“上會稽,探禹穴”,秦始皇、宋高宗清帝康熙、乾隆及民國時期的蔣介石等都曾親臨致祭,說明這些遺跡在中國具有無與倫比的崇高地位。大禹的公而忘私的高尚精神和堅毅不拔的卓絕意志,長期來為紹興人民和全國人民所高度崇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鯀禹治水
鯀禹治水
大禹治水:又稱為鯀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故事,源自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作為黃帝的後代,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唐堯、虞舜,分別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事宜。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鬥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封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曾"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禹成功治理共水,世人便把他敬為神人,尊為“大禹”“神禹”,將他與天地相齊名,所謂天大、地大、禹大。當時人們甚至把整個中國叫“禹域”,意為大禹的天下,從而把治理江河、戰勝洪災的所有美好願望,都寄托在大禹身上。“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大禹幾乎成為無所不能的天神。

相關文獻


大禹塑像
大禹塑像
《詩經》讚美道:“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
尚書》曰:“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左傳》云:“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史記》中也說:“大禹平活水土,功齊天地”。
《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呂氏春秋》:“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
淮南子》:“禹治洪水,通轘轅山,化為熊。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坐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方生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