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鎮

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轄鎮

石河鎮位於達州市以南,大竹縣以北,被譽為“大竹經濟北大門”。石河鎮舊稱石河場,因老鎮街道用硬石板鋪設,因地勢較低處匯流成河,故稱石河,又被譽為“中國香椿源” 。全鎮幅員面積66.7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居委會,126個村民小組,10個居民小組,耕地面積31707畝,其中田15407畝。“全國優質薴麻之鄉”“省級試點小城鎮”“省級特色文化示範鎮” “達州市工業重鎮”。截至2020年11月1日,石河鎮常住人口為52098人。

歷史沿革


770年,唐久視元年(公元770年)屬大竹管轄至今。
1787年, 於乾隆年間(公元1787年)形成集鎮。
新中國成立后一直為石河區公所,鄉人民政府駐地。
2001年5月,撤區建鎮。
2004年2月,雙橋鄉併入石河鎮
2019年12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達州市調整通川區等5個縣(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21號):撤銷雙拱鎮、二郎鎮、李家鄉和蒲包鄉,將原雙拱鎮、原二郎鎮、原李家鄉和原蒲包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河鎮管轄,石河鎮人民政府駐正通街458號。

地理環境


石河鎮隸屬四川省大竹縣,大竹縣最北部,東鄰銅鑼山、竹海公園,南接大竹月華鎮,西界清河古鎮,北連達州,面積66.7平方公里。國道210線貫穿整個鎮內轄區。

地理位置

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石河鎮

氣候

石河鎮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適中,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21.6℃,1月平均氣溫6℃,極端最低氣溫-3℃;7月平均氣溫32℃,極端最高氣溫42℃。無霜期年平均319天,最長335天,最短30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48小時。0℃以上持續期358天。年平均降水量1156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434毫米,極端年最少雨量1028毫米。

水文

石河鎮境內河道屬小清河水系,高洞河自長官坪經嚴家橋、東方紅福利等村由西向東至北流入雙拱鎮,境內河道全長12.5千米,雙橋河由五通村自南向北途經前鋒、福利流入高洞河,全長11.2千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石河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石灰石、原煤為主,地質儲量分別為1.5億立方米、0.5億立方米,可采儲量分別為0.5億立方米、0.2億立方米。集中分佈在銅鑼山的前峰、五通、福利村一帶,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1160萬立方米。
2011年,原石河鎮有耕地面積34680畝。

生物資源

有稻穀、玉米、小麥、油菜、薴麻、竹木、蠶桑、茶葉、生豬、家禽、香椿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原石河鎮轄2個社區、13個行政村:正通、繁榮、五四、嚴家橋、劉家場、長官坪、爐山、新華、寶華、玉子鋪、東方紅、前鋒、桂峰、福利、五通;下設7個居民小組、12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石河鎮轄6個社區、2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政通街458號。
石河鎮區劃詳情
望江社區福興社區劉家場村玉子鋪村五通村江水村連心村
正通社區青雲社區長官坪村東方紅村雲林安村新建村大灣村
繁榮社區江水橋村爐山村前鋒村雙拱村松坪村興隆村
二郎社區嚴家橋村新華村福利村白羊村中峰村前進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原石河鎮總人口36726人。另有流動人口15640人。總人口中,男性20157人,佔55%;女性16569人,佔45%。2011年,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7.4‰,人口自然增長率1.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51人。
截至2018年末,原石河鎮戶籍人口為37279人。
截至2019年末,原石河鎮戶籍人口為35973人。
根據大竹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石河鎮常住人口為5209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原石河鎮財政總收入4098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34.7萬元,比上年增長10%。從各主要稅種來看,完成營業稅308萬元,企業所得稅6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780元,比上年增長12%。
2018年,原石河鎮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2019年,石河鎮實現生產總值16.77億元,比上年增長9%,其中第一產業產值3.66億元,第二產業產值8.87億元,第三產業產值4.2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萬元。

農業

2011年,原石河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7017萬元。
原石河鎮糧食作物以種植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8718噸,其中水稻1萬噸,玉米3959噸。經濟作物以芒麻、油菜、蔬菜為主。2011年,芝麻種植面積17350畝,產量2863噸;油菜種植面積6625畝,產量1133噸;蔬菜種植面積4865畝,產量11658噸。
原石河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28350頭,年末存欄22350頭;家禽飼養量37.6萬羽。

工業

原石河鎮以加工建築材料和加工業為主。
2011年,原石河鎮實現工業總產值3.4億元,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5.52%。2011年,工業企業128家,職工245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3%。

商業

2011年末,原石河鎮有商業網點235個,職工75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2億元,比上年增長19.2%;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0.4億元,比上年增長17.5%。
2019年,原石河鎮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億元,生產總值達16.77億元,比上年增長9%。

金融業

2011年末,原石河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7億元,比上年增長15.8%;各項貸款餘額5000萬元,比上年增長6.5%。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原石河鎮有幼兒園7個,在園幼兒1432人,專任教師39名;小學5所,在校生2338人,專任教師10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2150人,專任教師125名,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高完中1所,在校生3410人,教職工208人,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原石河鎮財政預算內教育3175.21萬元,比上年增長21.23%。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86.43%,比上年提高了14.37個百分點。
2019年,石河鎮適齡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原石河鎮有鎮綜合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3個,藏書19410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竹嗩吶、民間打擊樂及文學創作隊伍成員76人。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3550戶,入戶率31%。
2011年末,原石河鎮有學校體育場3個。1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原石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7個;病床65張,固定資產總值592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5人,其中執業醫師36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19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8.7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原石河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11戶,人數546人,支出98.9萬元,比上年增長8%,月人均151元,比上年增長7.8%;城市醫療救助75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612人次,共支出37.8萬元,比上年增長2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40戶,人數1636人,支出102.8萬元,比上年增長37%,月人均52.3元,比上年增長37%。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7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6萬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10萬元,比上年增長25%;敬老院1家,床位100張,收養農村五保92人。便民服務中心1個,老年協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5萬元,使78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6萬人,參保率96%。
2019年,原石河鎮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9%,城鎮居民基本醫療參保2.94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2.09萬人。城鎮新增就業144人,其中困難對象再就業1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全年辦結中央環保督察交辦件3件,關閉搬遷禁養區養殖場13家;建檔立卡貧困戶應保盡保,保障低保對象777人特困供養對象116人,醫療救助451人次,“八大社會救助制度”救助困難群眾831人次;扶持城鄉殘疾人居家靈活就業170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原石河鎮有郵政支局1個,代辦所2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3.2萬份(冊)。電信業務1家,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萬門,固定電話用戶1600戶,行動電話用戶1.8萬戶,寬頻接入用戶450戶。

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原石河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12千米,年供水26萬立方米。
● 供電
2011年末,原石河鎮有發電廠1個,供電所1個,變電站1個。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原石河鎮有綠化面積1.25公頃。

旅遊


愛情聖地:鼓兒山
鼓兒山,位於石河場鎮大約2公里處,因植被茂盛,環境幽靜,特別是在夏季的夜晚,經常有一對對情侶到此在幽靜的小路上談情說愛,故稱為“愛情聖地”。
龍王傳說:青雲洞
青雲洞,位於四川省大竹縣石河鎮蒲包鄉境內,地處大竹三山兩槽地形的中山——銅鑼山脈北段。這裡與大竹其他地方的山相同,崇山峻岭,峰巒疊嶂,山青水秀,鳥語花香,風景十分秀麗。
道教勝地:立石寨
立石寨,是四川省大竹縣石河鎮境內的道教勝地,位於銅鑼山西翼迭瓦式單斜山嶺,鄰接西槽丘陵、外陡內緩,山嶺單薄陡峻,相對高差四五百米。前人曾於此山壘石築寨,躲避戰亂匪禍,故稱“立石寨”,現仍有寨門、石梯道、大水缸等保存完好的遺跡。
中國香椿源:大爐山
石河鎮[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石河鎮]
石河鎮[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石河鎮]
中國香椿源,香椿源坐落在石河鎮內“大爐山”上,佔地面積35.4畝,建有上下山兩條青石梯步,園內兩條環形步道讓遊客漫步於整個園內,感受大自然的擁抱,享受大自然的森呼吸。兩個休閑娛樂廣場,是遊客休閑娛樂的好場所,6個休閑瞭望景觀亭,是遊客一覽石河全景的好載體。人造假山“香澤天下”、“爐山峰”及兩個水景觀,為整個母本園增添許多生機與靈氣。園內的333株香椿樹,給人一種步入森林觀景的奇象,2棵胸徑約兩米的香椿樹,使園內香椿樹更添幾分奇特。園內文化長廊,寺廟,停車場,香椿展示牆的建設,充分展示石河鎮濃厚的文化底蘊及濃郁的香椿產業文化。綜合體“聯姻”中國香椿源,打造集登山、休閑、娛樂得一體,得“香椿源”生態環保休閑公園,開發鑫源農家樂,推出朝拜、登山、垂釣等旅遊項目,提高群眾就業機會,增加群眾收入。

代表人物


當代著名書法家:唐昌虎
唐昌虎,男,當代著名書法家。1944年生,四川大竹人。又名皇父、智力、力夫、五尺屋主等。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書學會副會長、四川省草書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秘書長等職。
書法作品入選第二屆全國行草書大展,草書作品榮獲三等獎; 書法作品入選全國第二屆楹聯書法大展以及“黃河魂”書法大展(由中國書協、中國美協、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等多項全國性書法展事。
書法作品先後被井岡山博物館、陳毅博物館、蕭紅故居等諸多文博機構以及私人收藏;
書學論文入選《全國第三屆書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全國第六屆書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及多種專業書法刊物。
明代高僧:破山海明
破山海明,(1597-1666)明代高僧。俗姓蹇,法名海明。大竹縣石河鎮雙拱鄉人。19歲出家,長期在四川弘法,住持梁平雙桂堂。使禪宗臨濟宗派在四川得以發展。形成雙禪系,其後住持的雙桂堂被稱為“西南禪宗祖庭”。
著名作家:胡萬寶
2010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胡萬寶。

獲得稱號


1、全國優質薴麻之鄉
2、省級試點小城鎮
3、省級特色文化示範鎮
4、達州市工業重鎮
5、中國香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