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鎮

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下轄鎮

湖口鎮,隸屬於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位於南雄市的東部。東鄰黃坑鎮,南與水口鎮、黎口鎮為界,西與珠璣鎮、市區接壤,北界鄧坊鎮。行政區域面積73.6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湖口鎮戶籍人口35871人,截至2020年6月,湖口鎮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明代屬惠楊鄉鳥源都。
清咸豐四年(1854年),廢都建約。
民國十八年(1929年),廢約建鄉,屬南雄第二區長平鄉。
1951年,劃分為湖口、里和、長市、新湖、承平、太和等小鄉。
1956年,合併為湖口鄉。
1958年,屬紅旗人民公社。
1961年,建立湖口人民公社。
1984年,改為區。
1986年,改為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湖口鎮,地處南雄市區的東部,中心位置約在北緯25°10′14″,東經114°23′59″。東鄰黃坑鎮,南與水口、黎口鎮為界,西與珠璣、市區接壤,北界鄧坊鎮。行政區域面積73.6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湖口鎮屬丘陵區。地勢北高南低。

地質

湖口鎮地質屬紫紅色泥質沙岩、紫紅色泥質粉砂岩、紅色砂岩、粉沙質礫岩。

土壤

湖口鎮自然土壤屬第三、四紀紅土土壤和紫色土壤。

氣候

湖口鎮年均氣溫19.6℃,冬季有霜雪,全年無霜期296天,年降雨量1530.9毫米。

水文

湖口鎮有2條小河:一是南山水(又稱北坑水)自梅嶺、珠璣流經該鎮新湖、長市、三水三個村匯入湞江,年均流量5.2立方米/秒;二是下洞水(古稱沙水)由珠璣流經該鎮午田村至黎口鎮匯入湞江。

自然資源


湖口鎮林地面積1678.1公頃,森林覆蓋率16%。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湖口鎮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政府駐湖口墟。
湖口社區里和村三角村委三水村積塔村
長市村新湖村新逕村礦石村崗圍村
湖口村太和村承平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末,湖口鎮戶籍人口35871人。

經濟


2004年,湖口鎮水稻播種面積2178.8公頃,稻穀總產16318噸;黃煙面積1506.67公頃,總產2893噸,收購量2511噸;種花生面積583.33公頃,總產1682噸。生豬飼養量34762頭,出欄量18782頭。耕牛存欄量4150頭。三鳥出欄量210771隻。2004年財政總收入270萬元,總支出270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289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080萬元。
1992年,湖口鎮工農業總產值6318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528萬元,佔總產值的24.2%;農業產值4790萬元,佔總產值的75.8%。全鎮有工業企業近千家,其中集體辦132家、個體辦250家。主要企業有建材、食品加工、竹木器加工、五金修理、農機維修、塑膠製品、服裝加工等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64.49%。主要農作物有水稻、黃煙、花生、黃豆、番薯、水果。畜牧業以飼養牛、豬、雞、鴨、鵝為主。有商業戶393戶,其中集體35戶、個體358戶。1992年集市貿易成交額1750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950萬元。
2014年,湖口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62887萬元,同比增長1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95萬元,農民人均所得9318元,同比增長16%。

文化


地名由來

原為湖泊的出口處,故名湖口。

民俗文化

磨地獅
磨地獅流傳於湖口鎮承平村委會下汾村及該鎮周邊村莊,磨地獅最初名字叫岩鷹獅,因為該舞獅表演的時候多採用矮步,蹲步等套路,並穿插了許多親吻土地的動作,以表達對土地的膜拜。在20世界80年代,改名磨地獅,其表演給人的印象是淘氣、靈巧,體現了人民熱愛生活、熱愛土地的淳樸感情,也表達了人們嚮往年年豐收、歲歲太平的美好願景。被列入南雄市縣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交通


湖口鎮距南雄市區10公里、韶關113公里,東至江西信豐縣城66公里、贛州139公里。S342省道穿境而過。東至江西省信豐縣城接國道105線和在建鐵路京(北京)九(龍)線,西至南雄縣城接國道323線每日過往客班車30餘次,中型客車、計程車10多次。鄉村公路17條,全長75公里,98%的村莊通公路。

社會


基礎設施

2004年,湖口鎮固定電話裝機數量2018部,行動電話擁有數量1157部。

教育事業

1992年,湖口鎮有中等科技學校1所、中學1所、小學17所、幼兒園25所,在校學生70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8.5%。
2004年,湖口鎮有初級中學2間,完全小學12間,教師345人。在校學生6138人,其中小學生3582人。

文化事業

1992年,湖口鎮有文化娛樂場所48個,文化生活有文學創作、攝影、琴棋書畫、工藝美術、燈謎、戲劇、龍獅舞等。其中磨地獅在全縣獨具特色,曾多次參加廣東省藝術節民間藝術表演。

醫療衛生

2004年,湖口鎮醫療保健設施有衛生院1所、個體醫療站17所。

社會保障

2004年,湖口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7583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35人。
截至2020年12月,湖口鎮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共5518人;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完成50人,靈活就業補貼申請39人;企業職工社會養老保險擴面征繳完成17人;2021年度城鄉醫保參保續費26515人。

衛生環境

2020年,湖口鎮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廁所革命”戶共166戶已全部完成廁所改造工作,配套建設標準公廁14個。開展河道漂浮物清理行動,組織鎮村幹部、河道保潔員、黨員志願者共120餘人次,清理河道約36公里,車輛運輸共26車次,清運水面漂浮物約4.6噸。

新農村建設

2020年,湖口鎮完成房前屋后美化綠化2.63萬平方米,村內巷道硬化24.02公里,鋪設雨污分離管網142.16公里,污水處理設施61座總容積577.5立方米/日,完成288戶1.64萬平方米住房風貌和外立面整治,安裝宣傳欄41個,修建休閑小廣場41個。

旅遊


風景名勝

● 羅佛寨
羅佛寨位於湖口鎮太和村,距離城區5公里,林地面積175公頃,海拔高度250米,闊葉林覆蓋率達70%,有廣東稀有樹種紅芍樹。羅佛寨是五千萬年前形成的地質層,蘊含著豐富的嶺南亞獸、羅佛寨獸、粵齒獸、湖口龜和恐龍等化石。
羅佛寨村一帶是蘊藏南雄“紅層”古生物化石的典型地段,地質學家以羅佛寨群命名,代表南雄盆地中的古新世沉積物,總厚度800米,列為廣東省自然保護區。
● 花樓
花樓位於鎮政府駐地以北600米處,是早期中共南雄縣委機關舊址。因樓前樓門用雕花板裝飾,故名花樓。
● 中共南雄(中心)縣委舊址
中共南雄(中心)縣委在抗日戰爭初期駐新運村古坑村。2010年5月南雄被確認為原“中央蘇區縣”后,南雄市老促會努力爭取各方資金,加大對全市革命遺址的修復力度,於2012年、2013年先後撥款近15萬元修繕中共南雄縣委舊址,使其成為一處南雄紅色旅遊新景點。

代表人物


● 曾昭秀
曾昭秀(1900—1930年),湖口鎮老圩人,南雄工農革命運動領導者,歷任中共南雄縣與中共尋烏縣委書記。1928年領導農民武裝暴動,建立南雄縣蘇維埃政府,被選為縣蘇維埃政府主席。民國二十五年(1930年)被誣害而死,追認為烈士。李樂天(1905—1936年),原名清操,字勵冰,湖口鎮新逕筲箕窩村人。土地革命時期歷任中共南雄縣委書記、贛粵邊區特委書記、贛粵軍區司令兼政委,與項英、陳毅並肩戰鬥。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月底為掩護同志突圍,壯烈犧牲。
● 李樂天
李樂天,新逕村人,原中共南雄縣委書記,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期間贛粵邊特委書記、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
美景在湖口
美景在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