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燕喜堂的結果 展開
- 飯店名稱
- 故宮建築
燕喜堂
飯店名稱
燕喜堂是山東現存為數不多的中華老字號之一,它是一塊中華老字號的金字招牌。魯菜輝煌時期的重要代表,上了年紀的濟南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燕喜堂的。始創於1932年3月的燕喜堂飯莊是濟南市赫赫有名的餐飲老字號、魯菜代表。
燕喜堂[飯店名稱]
燕喜堂創建於1932年3月,時值南燕北歸時節,便得了這個雅號。
它由兩座三進四合院組成,有兩個高大的門樓。今金菊巷1號為東院,是主人住宅,3號西院為店鋪,共有18間營業室,同時可容納200人就餐。創辦人趙子俊,老家歷城,16歲進城打工,20歲時到吉元樓飯莊打工,後來在芙蓉街北首開設的魁元樓跑堂。燕喜堂是在山東商業銀行董事董丹如的資助下開辦的。因趙子俊科班出身,他對菜品質量和特色的要求很高。爐灶掌門人侯慶甫、梁繼祥在烹飪技藝上追求典型的老濟南風味,時稱“歷下風味”,以清湯、奶湯等湯菜見長。
燕喜堂的菜好,就餐環境又頗具家居生活的氣氛,給人以賓至如歸的感覺。很多人都以在此就餐為榮。趙掌柜提出,做生意最講究與人“結緣”,就連拉黃包車的車夫也要請進來,不能怠慢,點菜更是豐儉由人。所以,開業不足兩年,便躋身濟南府餐館三甲。
1952年燕喜堂遷至泉城路北。1956年公私合營,經理仍由創始人趙子俊的兒子趙鑫榮擔任。趙經理曾用大半年的時間搜集南北特色菜譜,不斷推陳出新。在一次濟南市的廚藝比武中,燕喜堂的師傅都名列前茅,生意也有了新的起色。1958年,這家老字號又搬到泉城路南衛巷口,后曾改名“紅星”飯店。1980年後重又改為“燕喜堂”。1986年新店又一次裝修時,還特意請詩人臧克家題寫了店名,掛在了裝飾一新的大門上。但無奈的是,老字號終因經營不善於上世紀90年代將店面賣給了一家銀行,這家曾紅透老城半邊天的飯莊就此有名無實了。
春天時節燕歸來——“燕喜堂”開門迎客指日可待
繼2005年我市餐飲業零售額歷史性突破百億元大關后,2006年春節前餐飲業又喜事連連,首屆“濟南‘名人名家杯’輝煌魯菜評定大賽”活動鑼鼓正響,又傳來了濟南餐飲老字號“燕喜堂”即將於4月18日在市中區六里山南路20號開門迎客的喜訊,預示著今年我市餐飲業又是一個繁榮發展的好年景。
日前,“燕喜堂”這一金子招牌已經通過所有權轉讓,由濟南市飲食服務總公司易手到投資方北京半江漁火餐飲有限公司。目前,酒店正在按照“燕喜堂”的歷史風貌進行設計裝修,通過業內有關人士挖掘“燕喜堂”傳統菜品、傳統工藝、傳統服務和傳統管理經營方式的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燕喜堂”的重建,標誌著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市餐飲業老字號經過十幾年的沉浮,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使振興魯菜和創新濟南菜有了研究開發、展示交流的新舞台,對弘揚魯菜飲食文化、樹立濟南餐飲特色形象以及旅遊業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將帶動“聚豐德”、“匯泉”等餐飲老字號重建和發展的工作步伐。
餐飲老字號的恢復和重建工作,承載了濟南人太多的期盼,也受到政府的高度關注,濟南市住宿餐飲業“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就把弘揚魯菜和餐飲老字號發展列為一項重要內容給予引導和扶持。作為餐飲業管理的職能部門,濟南市貿易服務局對“燕喜堂”項目的選址落戶、字型大小使用、傳統挖掘等整個過程進行了跟蹤服務,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指導意見,保證了項目的順利落地。“燕喜堂”已經進入市政府2006年度全市貿易服務業重點扶持和招商引資項目,濟南市酒家酒店等級評定委員會辦公室也與“燕喜堂”投資方進行了密切工作接觸,達成了“燕喜堂”開業前員工培訓和貫徹國家標準同步進行的工作意向,“燕喜堂”正式開業時將以國家特級酒家新面貌和餐飲傳統名店的老字號“新老雙重身份”展現在濟南人的面前
地址:六里山南路現址(原豪登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