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任
陳大任
退休工程師,編輯,作家。曾在多個政府機構工作,發表過上千篇散文、通訊和報告文學。是珠海市斗門區白藤湖鎮上居住的一位名人。
1947年出生在廣州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已故國民革命軍軍人陳思賢。
大學畢業後進了廣州一家國企成為工程師。
1988年後來到珠海一家中外合作公司,任設備負責人。
1989年調入珠海市斗門區工作,從事旅遊業。
1998年,本行是工程師的陳大任加入珠海市作家協會,並發表了多篇散文、詩歌等文學作品,這也為其退休后的編輯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當地名人
陳大任上世紀八十年代離開生長的廣州,來到斗門工作並就此定居。如今,他退休在家不時進行文學創作,以及幫一些單位編寫刊物和史志。
生活在白藤湖24年,他在最近幾年感受到湖水水質的變化,比如水浮蓮的大量出現,他意識到白藤湖的污染已經較為嚴重,於是也寫下7000多字的《白藤湖30多年的變遷》,論述在白藤湖周邊城市化進程加快的時候要重視對白藤湖水體及周邊環境的保護。
.
12歲發表第一篇文章
生平過往2
提起自己人生中第一篇公開發表的文章,陳大任至今記憶猶新,他告訴記者,那篇文章其實是自己的一篇演講稿,當時他作為學生代表在一個下面坐了幾千人的會場上演講,事後廣州日報的記者把演講稿拿走登了報,後來又被轉載到《少先隊員》。就這樣陳大任成了小名人,還到廣州文化公園附近的一個展覽館講解了一個多月,“最開心的就是每天有免費的飯吃。”陳大任笑呵呵地說。
.
熱情點燃,筆耕不輟
珠海市作家協會
迄今為止他已經發表了上千篇散文、通訊、報告文學和詩歌,還參與編寫了一些書籍,並在1998年加入了珠海市作家協會。
.
參與編輯軍事志
“我一直對歷史感興趣,不管哪方面的歷史。”陳大任說。在斗門多年,因為業務關係,陳大任認識了斗門區武裝部的領導,有一次武裝部領導反映說斗門還沒有一本介紹當地軍事史的書籍,希望他能夠參與編寫。2006年起,陳大任開始接觸斗門軍事方面的歷史,但手頭上只有薄薄的20頁資料,要想做成一部完整的軍事志難度很大。不過,陳大任沒泄氣,而是與幾個編輯深入斗門農村去“聽歷史、看歷史”,查遍了能找到的資料,從中發掘線索補充採訪。真正深入進去后,陳大任才發現斗門軍事史原來很豐富,原本只是“誤打誤撞”參與編寫工作,到後來自己已經深陷其中,難以自拔了。
.
生活在白藤湖24年
“去斗門美食節看了一下,跟幾個老朋友吃飯聊天,談談國家大事。”陳大任如此總結假期生活。
陳大任告訴南都記者:他喜歡斗門這個地方,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這塊土地。
.
初為島主
陳大任上世紀八十年代離開生長的廣州,來到斗門工作並就此定居。如今,他退休在家不時進行文學創作,以及幫一些單位編寫刊物和史志。
陳大任對於現在的生活狀態比較滿意: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他認為,如果自己的老母親身體更健康、更長壽,會給他的幸福感加分;另外,在吉林大學珠海學院讀大三的兒子目前修三維動畫和英語雙學位,畢業后如果能到國外,找份好工作也能讓他更幸福。
.
參與編輯地方軍史,收集內容詳盡,成當地首部規範體例軍事志
經過陳大任及諸多同仁的共同努力,斗門區第一部軍事志出爐,《珠海市斗門區軍事志》,成為斗門歷史上首部按地方志規範化體例編撰的詳細軍事志。全書16開,283頁,共30餘萬字,內容包括軍事環境、軍事組織、重要兵事等8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詳細的內容介紹。
陳大任告訴記者,書稿耗時8個月、成稿於2006年。當時,由於斗門建縣時間僅36年,縣改區時間也僅5年左右,因此資料奇缺。當時的斗門區更是還沒有一本相關的詳細軍事史可供參考,僅有的一本軍事史也只是斗門區武裝部曾自編一本2萬餘字的小冊子。兩人於是便以此為基礎,一方面參考武裝部存檔資料,另一方面從《斗門區(縣)志》和區(縣)檔案館和各有關職能部門編撰審定材料、專家著述,甚至包括《斗門鄉音》、《斗門文史》、《斗門革命回憶錄》、民間資料等多種渠道獲取參考資料。
翻開《斗門區軍事志》的初稿,兩位老人用功可見一斑:整部書使用翔實的史料,上至宋紹興二十二年,下至2006年,全面、系統地反映出斗門近800年來的軍事歷史。篇目涉及近800年來歷代的大型戰爭、清朝至今的斗門軍事組織等宋朝至今在斗門地區發生的重要軍事活動。並細分為軍事環境、軍隊組織、軍事工作、政治工作、後勤保障、裝備工作、地方建設、兵役、民兵、國防動員、軍事人物等多個小項。其中甚至還詳細記載了宋、元、明、清各時期斗門的兵役機構和制度,可謂是一本斗門軍事的百科全書。
.
作家陳大任
作者之一陳大任說,之所以編撰這樣的軍事史,其實是源於從小對軍事的熱愛。陳大任的父親陳思賢是黃埔軍校第七期畢業,後來進入國民革命軍第62軍服役。當年更是隨軍登陸台灣,並參與接受駐台日軍的投降。從小的耳濡目染,讓陳大任對“精忠報國”的理解尤為深刻。
1989年調入斗門工作后,本行是工程師的陳大任抓起了“筆杆子”,加入了珠海市作家協會,並發表多篇散文、詩歌等文學作品,這也為其退休后的編輯“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