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官營子鎮
六官營子鎮
六官營子鎮位於遼寧省喀左縣西部,距縣城11公里。坐落於美麗的大凌河西支小凌河畔,巍峨聳立的努兒虎山脈腳下,西與凌源市毗鄰,北與建平縣接壤。全鎮總面積129平方公里,有8個行政村:東前溝村,后墳村,西南溝村,哈叭氣村,六官營子村,龍王廟村,梅素台村,化石溝村,13200口人。“興凌線”省級公路貫穿全境,“葉大線”、“六上線”公路縱橫交錯,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境內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礦產資源豐富,是一個有多種民族聚居的少數民族鄉鎮。六官營子鎮社會穩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連續多年受到市縣的表彰。
豐富的礦產資源將成為海內外淘金者的熱土。遼西丘陵地帶形成的特殊地質結構,讓六官營子鎮擁有儲量豐富的石灰石、白雲石、砩石、瑩石、錳、鐵、銅、珍珠岩等,鎮黨委、政府充分利用礦產資源、農副產品資源和閑置資產進行招商引資上項目,先後沿“興凌線”公路新上了凱瑞鑄鋼廠、春蕾蜜蜂園、興盛礦產品經銷公司、活性炭廠、六官建築材料廠5個項目;沿“葉大線”、“六上線”公路新上了錳興選礦廠、興隆鑄鋼廠、綠葉制板廠、鑫晟礦業有限公司、利民白雲石礦、億達鐵選廠、高嶺土礦7個項目,以新上的12家企業和改制后的光華水泥有限公司為骨架的六官營子鎮工業園區已初具規模。
悠久的文化遺產、有待於開發的自然景觀和自然資源也是投資者的必選。鎮政府院內有縣級保護文物“福壽寺”,寺前栽於1977年的柏樹古老蒼桑,向人們展示六官營子鎮古老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瓦房店水庫、水泉溝水庫、二龍山普陀寺、普雲寺、萬仙洞、喇嘛洞、百米高的天然劈縫,大石湖等景點的建設和旅遊線路的開通,山野菜、野果、紅蘑、草蘑、松蘑等純綠色山珍的開發利用,使六官營子鎮旅遊業的開發商機無限
六官營子鎮充滿生機,充滿希望,在未來的發展戰略中,六官營子鎮將不斷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天然資源,依託綠色農畜產品深加工,為各方賓朋提供商機和施展才華的空間,真正實現財政增長、農民增收。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個工業蓬勃發展、農業興旺發達、城鎮布局合理、社會安定和諧的小城鎮——六官營子鎮像一顆璀璨的明珠一樣鑲嵌在喀左的西部。
六官營子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進“保護地、經濟林、牛羊禽”三大主導產業的開發。保護地產業初具規模。建成暖棚1500餘棟,形成以黃瓜、西紅柿、花卉、西瓜為主栽品種的棚菜生產基地。在保護地發展過程中,六官營子人注重科技,選擇優良品種,進行科學栽植,同時注重綠色無公害產品的生產。建成了以後墳村輻射全鎮的綠色食品基地,生產的綠色蔬菜遠銷到俄羅斯、北京、內蒙古、吉林、黑龍江等地。
生態林、經濟林面積不斷增加。六官營子鎮多年來堅持不懈地治理山河,宜經濟林則經濟林,宜生態林則生態林。一是用足用好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幾年來實現退耕還林4300畝,全部為經濟林,建成千畝扁杏園一個;二是進行坡面治理工程,綠化荒山。十幾年來,治理荒山1334公頃,避免了水土流失,改變了原來禿山荒嶺的面貌,呈現出了遠看山有色、近看果實累的喜人景象。
畜牧業發展態勢喜人。在發展以牛羊禽為主的基礎畜牧業產業中,六官營子鎮改變原有的放養方式,採取用“青黃 貯”飼料進行舍飼圈養,解決林業、牧業發展矛盾,實行封山禁牧。現已建成專業養殖小區三個,入住養殖戶150餘戶;建成庭院式養殖小區12個,使全年牛羊禽存欄量達到3988頭、14190隻、84萬隻,達到戶均一頭牛,人均一隻羊,促進了農民增收。
工業強鎮 六官營子鎮黨委、政府始終把項目建設做為富鎮、富村、富民、促進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無工不富”已達成共識,利用資源,實現“雙贏”或“多贏”是六官營子人的理念。
鎮醫院擴建工程正在籌備之中,小城鎮規劃工作已經結束,明年正式啟動城鎮建設。
縣中心敬老院和鎮敬老院毗鄰,敬老院建設標準,設施一流,孤寡老人能享受到幸福的晚年生活,離退休幹部、職工可以在這裡安度晚年。
該鎮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及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堅持將此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一是進一步加大管護力度,著力培育和保護森林資源。由分管領導牽頭,農林水綜合服務站具體負責,對全鎮的退耕還林管護和天然林保護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同時強化林業站護林員管理,加大巡山管護力度,杜絕亂砍濫伐、亂捕濫獵等林業違法行為;二是以化石溝村、梅素奤村生態示範村建設為重點,以創建全域旅遊鄉鎮為抓手,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實施規劃,全面啟動了全鎮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實施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完成11.5公里六官營子河河道清淤、護岸磊砌、垃圾清理工作。完成白龍大峽谷景區旅遊通道4公里的景觀樹栽植,共栽植紫葉李、銀中楊、饅頭柳等4000餘株。清理“興凌線”、“葉大線”、“后小線”及“六梅線”等公路沿線柴草、糞堆、垃圾堆等5000餘方。同時,清理村莊院落垃圾30餘處,基本解決了農村“臟、亂、差”的現象,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此外,六官營子鎮在生態環境建設中注重搞好“三個”結合,即:把生態環境建設與“六五”普法結合起來,增強全民依法保護環境意識;把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結合起來,促進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把生態環境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促進了新農村建設與環境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