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

公立中學

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The First Middle School of Taoyuan County),簡稱“桃一”、“桃源一中”,位於中國湖南省桃源縣,湖南省省級重點中學,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創辦於1907年,1996年2月被湖南省政府確定為省重點中學。

據2014年2月學校官網統計,學校有校園面積400畝,校舍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凈資產2.5億元,共有教職工354人,在校學生4668人,教學班74個。

歷史沿革


學校
學校
清朝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宋教仁按照清朝廷頒布的《欽定學堂章程》,呈准縣府,創辦桃源縣第一所新式中學堂,時名“桃源官立中學堂”。
民國元年(1912年)春,因派系紛爭,經費無著,教員棄聘,學校被迫停辦。
民國十四年(1925年)學制變革,中等教育分初級、高級兩段,政府在漳江書院的舊址增加建築恢復了“桃源官立中學堂”,更名為“桃源縣立中學”,首任校長鳳高翥,首次提出以“誠勤”為校訓。
民國十五(1926年),因師生倍增,校舍不足,即於同年秋季遷往縣城西街考棚。
民國十六年(1927年),遷至縣城邊街省二女師原址。
民國二十年(1931年),學校再度遷至福善寺。
民國二十年(1931年),日本帝國侵略軍侵略桃源縣,學校搬遷到鄉下的雲岳鄉(今深水港鄉)。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學校再度搬遷到泥窩潭鄉鶴巢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上期陳美璞任校長。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由於抗日戰爭的勝利,學校搬遷回縣城,以國民黨18軍軍長鬍伯玉的公館作校舍,更名為“桃源縣立初級中學”。
1949年7月27日桃源解放。是年8月,新生的桃源縣人民政府根據中央和省政府“維護,整頓,改革”的方針,正式接管學校,實行“原人,原薪,原職”的三原政策,校名仍為“桃源縣立初級中學”,楊昭宜原職留用,繼續擔任校長,委派中共黨員杜丹秋任教導主任。
1952年下期,學校改變招生制度,由春秋兩季招生改為秋季招生。
1953年3月,學校奉省教育廳指示,改校名為“湖南省桃源縣第一初級中學”,羅剛成擔任校長。
1954年9月,被省教育廳定為省屬重點初級中學。
1958年,應社會發展與教育需求開始興辦高中,同時更名為“桃源縣第一中學”。
1958年秋,學校設立高中部,首屆招收6個班,261名學生。
1962年開始,桃源二中、三中的高中班併入桃源一中,當年高考,高8班高啟孝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成為學校敲開清華大門的第一人。
1996年2月,被省教委定為省重點高中。
2000年12月,被全國總工會評為選“全國模範職工之家”。
2006年,經桃源縣縣委、縣政府、縣教育局研究決定,桃源縣第一中學遷往新址(湖南省桃源縣漳江鎮環城路天子崗),初中部從一中完全剝離,與桃源九中初中部和桃源縣進修學校初中部合併組建一所全日制的公辦初中學校,定名為“桃源縣文昌中學”。
2007年10月2日,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於新址舉辦百年校慶。

教育教學


辦學規模

據2014年2月學校官網統計,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校校園佔地面積400畝,校舍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有學生4668人,教學班74個。

硬體設施

學校快照
學校快照
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於2007年遷址重建完成,重建后擁有獨立的圖書館,藏書15萬冊,有各種報紙刊物450餘種,另有電子圖書50G,相當於50萬字的圖書50冊,有閱覽室6間,座位756座;
獨立的實驗大樓和科技館,內有理化生實驗室14間,每間座位56個,總座位784個,另有科技活動室6間,還建有天文台;
獨立的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大樓,有多媒體網路教室5間,每間65座,共390座,全校每一間普通教室均配備有多媒體計算機、電視機、室內音柱、有源音箱、投影儀、視頻展示台、銀幕等七大件,整個學校現代教育技術設施設備由校園網路系統、智能廣播系統、閉路電視系統、內部電話系統、IC卡一卡通系統和考場電子監控系統等七大板塊組成。
該校還擁有佔地17000多平方米的運動場,包含400米塑膠跑道,還建有體育看台和室內跑道,中間是天然草坪足球場;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學生公寓,有4000個床位,都配有衛生間和太陽能熱水器;師生食堂,分上下兩層,每層餐廳面積有2240平方米,整個食堂可容納4000人同時就餐。

師資力量

據2014年2月學校官網統計,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校共有教職工354人,其中研究生11人,在職特級教師5人(特級教師數據包括2015年2月該校新增的一名特級教師:周磊),常德市市級學科帶頭人4人(常德市市級學科帶頭人數據為2015年5月常德市教育局重新審定后發布數據),常德市“十百千”人才12人,有縣級以上骨幹教師20人,中學高級教師111人,中學一級教師126人。
在職特級教師(5人):黃芳志、燕立國、陳淑萍、潘文亮、周磊。
市級“十百千“人才名單:
2005年三層次:魯雪峰、闕新華、陳淑萍、江獻忠
2008年二層次:江獻忠
2008年三層次:羅中才、羅淑華、余 妍
2010年三層次:劉宏清、餘澤球、周磊、方煜。
常德市市級學科帶頭人(4人):魯雪峰、闕新華、羅中才、羅淑華。

教育成果


學校榮譽

至2011年04月,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先後獲得了全國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先進基層工會組織、中國師德建設示範單位、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中國創造學會創造教育實驗基地、全國綠化模範單位、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園、首批省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單位、湖南省特級檔案室等榮譽稱號並榮獲2011屆、2012屆、2013屆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資格。

學生成績

• 高考成績
截止至2011年4月,該校自1977年恢復高考34年來,共有19個年度獲全市高考綜合排名第一名,考入清華、北大學生近百人,先後四次奪得全省文理科及體育考生第一名的桂冠,“三楚一名校,六年四狀元”一時傳為美談。
2011年高考,全校1500人參考,清華北大上線9人;一本上線411人,錄取364人;二本以上上線1018人,錄取978人,理科二本以上上線率達77.4%。
2012年高考,全校1389人(理科836人,文科553人)參考,清華北大上線6人,600分以上105人,一本上線634人,二本以上上線1126人,一本、二本上線人數及比率再創歷史新高。理科上線468人,上線率55.9%,二本以上上線744人,上線率89%;文科一本上線166人,二本以上上線382人。其中,藝術特長生未完全統計。
2013年高考,全校1521人參考,一本上線701人,上線率46%;二本上線1220人,上線率80.2%。全省理科前100名該校佔5人,全省文科前100名該校佔6人;全市理科前10名該校佔4人;全市文科前10名該校佔4人。擬被被清華、北大錄取和保送錄取的有7人。
2014年高考,共1572人參考,其中文科492人,理科1080人,清華北大上線6人,600分以上共205人。其中文科89人,佔全省1/30,文科實考分桃源一中有2人進入全省前10。理科116人,佔全省1/50。文科實考分最高分為675,理科實考分最高分為672。一本上線776人,上線率達49.3%,其中文科233人,上線率47.3%,理科543人,上線率50.2%。二本以上上線1293人,上線率達82.5%,其中文科413人,上線率83.9%,理科880人,上線率81.4%。
2015年高考,共1525人參考,其中文科514人,理科1011人,清華北大上線 5人,飛行員上線6人,位列全省第一。有四人進入全省單科萬分之一,其中文科數學3人,理科綜合1人。一本上線859人,上線率達56.3%,其中文科286人,上線率57.6%,理科563人,上線率55.7%。二本以上上線1376人,上線率達90.2%,其中文科478人,上線率92.9%,理科898人,上線率88.8%。
• 學科競賽
截止至2011年4月,該校學科競賽近五年共有12人獲數、理、化、生奧林匹克競賽全國一等獎,有158人次獲國家級獎。
在2012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該校462班周瀟翔同學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績奪得全國一等獎,學校另有7人獲全國二等獎,1人獲全國三等獎,指導老師為單湘華。同年9月27日,該校2012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團隊共有6人獲得試驗複賽資格,在全省省級示範性中學中名列第四,物理實驗複賽選手名單:鍾子昭、李穎傑、王鄭天野、胡正、羅丁、劉旭。同年12月,該校文敬司同學獲2012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國家一等獎,教練是毛冰老師。
2014年,該校學生參加數、理、化、生學科競賽,共有190人獲獎,其中國家一等獎4人次,國家二等獎18人次,國家三等獎1人次。獲得湖南賽區國家一等獎的4名同學是余歌子(生物)、田霖(物理)、袁馮毅(數學)、魏陳銳(數學)。
• 素質成績
2012年7月19日至25日,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校高一6名學生參加了在北京101中學舉行的“第三屆全國中學生領導力大賽”,羅偉興同學獲得“改進公共政策優秀項目”個人獎。同年12月,在由湖南省教育廳主辦的湖南省中學生獨唱·獨奏·獨舞比賽中該校高二519班學生燕昊的獨舞《鵲橋仙》獲省獨舞一等獎,高二501班學生楊梅獨舞《舞韻花瓷》獲省獨舞三等獎,高二503班學生曾鈺琳的獨奏《肖邦降A大調圓舞曲》獲省獨奏三等獎。
2014年9月11日-14日,在湖南省第十二屆省運會田徑比賽中,該校田徑代表隊獲得4枚金牌,3枚銀牌、3枚銅牌、6個第四名、4個第五名、5個第六名、2個第八名。

教師成績

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教師獲獎情況
時間教師比賽項目作品 獲獎情況
2013年11月1日毛佳常德市中學青年數學教師“資源與教學設計”比賽《獨立性檢驗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應用》一等獎
2014年11月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評比《針對示範性普通高中學生心理發展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研究》一等獎
2014年11月生物教研組湖南省第二屆優秀教研(備課)組評選活動優秀教研組
2015年09月21日馮國華、廖婭、吳沁芳、余鴻、劉嬋、彭雲化、毛佳、郭力莉、游堤惠、廖淑珍。“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馮國華、廖婭、吳沁芳、余鴻、劉嬋、彭雲化、毛佳、郭力莉、游堤惠、廖淑珍十位老師的課程。省級優課
2015年10月賈超“中國教育學會化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第十五次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實驗教學創新研討會”《銅與稀硝酸反應製取一氧化氮實驗裝置的改進》全國一等獎
以上資料截止到2015年11月02日,來源於學校官網

學校文化


學校標識

校訓
誠勤
誠以做人、勤以創業
註: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首任校長鳳高翥提出,傳承百年。
校標
校標
校標
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校標於該校2007年百年校慶,遷至新址后開始使用。
該校校標簡單樸素,寓意明了,校標中波浪線條和山形線條分別代表桃源縣母親河沅江和該校新址所在的天子崗。
校歌
《我們的校園》
詞:石煌遠 曲:歌陽
我們的校園是一幅百年的圖畫
畫裡面有雛鷹有子燕也有小馬
她穿越陽光地也穿越了風雨線
難忘的少年夢全都是青春塗鴉
張老師李老師還記得我嗎?
我曾經欠下的作業後來全補上了
就像小樹抖落敗葉重新發出了新芽 新芽 新芽
我們的校園是一卷長長地書法
揮毫間楷書重隸書秀狂草瀟灑
每一撇每一捺架起大寫人字
那桃紅那李白全都是青春燈塔
王老師趙老師還埋怨我嗎?
自從我騙你以後再也沒說過假話
就像石頭坦露胸懷不說莊稼是我養大 養大 養大
我們的校園是一部美麗的童話
童話里桃源圖詮釋著十六七八
那冰心那玉骨再加粉紅的小臉
校園外校園裡全都是燦爛彩霞
楊老師孫老師我們向前走吧
你那新添的白髮時時讓我牽掛
我要用感恩感恩的心唱你到地角天涯 天涯
楊老師孫老師我們向前走吧
你那新添的白髮時時讓我牽掛
我要用感恩感恩的心唱你到地角天涯 天涯
地 角 天 涯

學校社團

• 活動
學生活動
學生活動
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學生課餘生活豐富,每年開展各項活動,例如傳統項目“步行桃花源”、校文化藝術節、校籃球賽、英語風采大賽等。
其中“步行桃花源”活動是該校最傳統的德育教育實踐活動,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它既是對學生們的一次意志的磨鍊,也是對他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情感的升華,更是對“文明、和諧、幸福”校風的大力弘揚。每年的主題都不一樣,例如2013年為“知我桃源,愛我桃源”、2015年為“志願者行動:桃花源里故事。”
• 社團組織
截至2015年3月,湖南省桃源縣第一中學共建有學生社團20個。
學生社團名單
攝影社團宋教仁志願志同盟協會新苗文學社團離騷文學社團
苑墨書畫社破曉文學社毓夢文學社乒乓球社團
聆音音樂社團籃球社團話劇社團博弈社團
英語社團臆想社團推理社團新聞社團
ST社團電影社足球社新聞社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桃源一中領導班子成員
姓名職務
燕立國校長、黨委副書記
蔣祥國黨委書記
邵華文黨委委員、副校長
黃立國黨委委員、副校長
李啟文黨委委員、副校長
陳淑平黨委委員、副校長
劉宏清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黃春旭黨委委員、工會主席
鍾明富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
以上資料截止到2014年10月04日,來源於學校官網

歷任校首

​宋教仁,中華民國國時期革命家,創建者。​
​ 鳳高翥​ ,北大畢業生,任期:1925年-1926年。
​ 鳳苞九​ ,鳳高翥之子,任期:1926年-1928年。
​​黃雲章,國民黨縣黨部派訓練部長、北大畢業生,任期:1928年-1930年。
​​劉子華(女),湖南大學畢業生,任期:1931年-1938年。
​陳修​,湖南大學生,任期:1938年-1940年。
​​陳美璞,任期:1940年-1947年。
​​楊昭宜,民國大學畢業生,任期:1947年-1950年。
​黃雲光​,原桃源簡易師範學校校長,任期:1950年-1952年。
​​羅剛成,任期:1953年-1960年。 
​劉仁志​,任期:1960年-1962年。
​王義生​,任期:?年-2006年11月。
​燕立國​,湖南師大物理系本科畢業,2006年被評為中學物理特級教師,任期:2006年11月-至今。

知名校友


​王其梅​:初1班校友,開國少將,我軍優秀指揮員和政治工作者。曾任西藏軍區副政委、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等職
​​孟少農:初2班校友,中國汽車工業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汽車專業創始人。
​燕國楨​:初27班校友,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省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孫子與齊文化研究會理事。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呂果​​:初30班校友,北京市婦聯副主任兼秘書長,當代著名作家,《十月》雜誌第一任主編,北京市文聯理事,北京雜文學會理事。
​鄭伯堅​:初33班校友,教授,全國勞模,發明電子色度儀。
​​聶景旭:初38班校友,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航空學會動力分會發動機結構強度振動專業委員會主任,部級突出貢獻專家。
​ ​王昌耀:初43班校友,當代著名詩人,首屆廈新杯中國詩人獎獲得者。
​​楊先庶:初44班班校友,高級工程師,核電專家,國家計委核電辦計劃組組長。
​ ​李石基:初44班校友,教授,全國高校外語教學研究會理事,原國家教委基礎英語教材編審組成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 ​梅其儀:初46班校友,空軍指揮學院政治部主任,少將。
​​林志傑:初51班校友,教授,國家重點實驗室煤燃燒實驗室主任,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馮衛國​:初52班校友,先後在中央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北京市委等工作。歷任科員、幹事、秘書、科長、政治處副主任、黨委宣傳部長、黨委辦主任秘書長等職。
​ ​張榮茂:初53班校友,歷任瀋陽市市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遼寧省副省長等職。
​ ​鄭丹清:初53班校友,國家一級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歌舞劇院創作室音樂創作員。
​ ​鍾發祥:初56班校友,少將,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第二炮兵工程學院機械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研究所副所長、京西理工學院院長,曾獲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 ​黃豹:初56班校友,高級工程師,首鋼軋鋼廠廠長,首鋼集團副總工程師,國家突出貢獻專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鍾發平​:高88班,長沙科力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衛國:高108班,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倪正東:高157班,清科集團董事長。
​​郭孔文:初58班校友,高級工程師,曾任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副總工程師。
​敖忠​:初59班校友,教授,中國作協會員,文藝評論家,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理事。
​ ​王登奇:初61班校友,徐州工程兵指揮學院教授,少將。
​ ​何孝明:初62班校友,北京空軍指揮學院教授(正軍級),全軍軍事研究中心研究員,空軍優秀文職幹部。
​​陳新元:初62班校友,中共湖南省紀委常委,省監察廳副廳長。
​ ​王同億:初63班校友,著名辭書家,國家特殊貢獻專家,發明新部首快速查字法。
​ ​翦冰清:初81班校友,曾任邵陽市委副書記,益陽市委副書記、市人大主任,1994年被國務院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稱號。
​ ​姚成友:初83班,高4班校友。少將,曾任桂林陸軍學院副院長、廣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業餘時間從事文藝創作,發表詩歌1500餘首,有“將軍詩人”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