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飛霜

漢語詞語

六月飛霜,讀音: liù yuè fēi shuāng,漢語成語,釋義:舊時比喻有冤獄。出處:《竇娥冤》

出處


《文選·江淹·詣建平王上書》李善注引《淮南子》:“鄒衍飛忠於燕惠王,惠王信譖而系之。鄒子仰天而哭,正夏而天為之降霜。”今本《淮南子》無此文。下霜的時間,徐堅《初學記》和李賢《後漢書·劉瑜傳》注引《淮南子》都說是“五月”,王充《論衡·感虛》也說“當夏五月”。但流傳的說法是“六月霜”。
唐·張說《獄箴》:“匹夫結憤,六月飛霜。”
《竇娥冤》為關漢卿所作。寫竇娥被無賴誣陷,又被官府錯判斬刑的冤屈故事。全劇四折一楔子。劇情是:楚州貧儒竇天章因無錢進京趕考,無奈之下將幼女竇娥賣給蔡婆家為童養媳。竇娥婚後丈夫去世,婆媳相依為命。蔡婆外出討債時遇到流氓張驢兒父子,被其脅迫。張驢兒企圖霸佔竇娥,見她不從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挾竇娥,不料誤斃其父。張驢兒誣告竇娥殺人,官府嚴刑逼訊婆媳二人,竇娥為救蔡婆自認殺人,被判斬刑。竇娥在臨刑之時指天為誓,死後將血濺白綾、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後來果然都應驗。三年後竇天章任廉訪使至楚州,見竇娥鬼魂出現,於是重審此案,為竇娥申冤。

示例


【六月飛霜】張說《獄箴》:“匹夫結憤,六月飛霜。”蒲松齡《擬上因亢早躬褥南效群臣射表》:“若乃六月飛霜,未雪高賢之獄;三年不雨,只因孝婦之冤。”董必武《感時雜詠》:“果然六月慘飛霜,只為沉冤未可忘。”
【飛霜六月】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你道是暑氣暄,不是那下雪天;豈不聞飛霜六月因鄒衍。”
【六月霜】朱奕恂《五人墓》詩:“屠沽能碧千年血,松檜猶飛六月霜。”
【五月飛霜】李白《古風》三七:“燕臣昔慟哭,五月飛秋霜。”
【冤霜】黃遵選《天津紀亂》詩之八:“誰繪流民憂,冤霜苦泣零。”
【燕霜】李白《鄭張秀才謁高中丞》詩:“我無燕霜感,玉石俱燒焚。”又《上崔相百憂章》詩:“鄒衍慟哭,燕霜颯來。微誠不感,猶縶夏台。”
【飛霜冤】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出:“飛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付付風影敷衍。”
【燕獄】駱賓王《疇昔篇》詩:“鄒衍含悲系燕獄,李斯抱怨拘秦桎。”
琴言忽然放聲大哭,這一哭真有三年不雨之冤,~之慘。 ★清·陳森《品花寶鑒》第四十四回

用法


作賓語、定語;比喻有冤獄、冤情

詞語辨析


【同韻詞】嘟嘟囔囔、遺笑大方、右傳之八章、女扮男妝、長篇大章、天各一方、萬夫不當、穿壁引光、約車治裝、蜂蝶隨香......
【年代】古代
【燈謎】竇娥冤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比喻有冤獄、冤情
【結構】偏正式
【相近詞】飛霜六月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燕昭王姬平請齊國的鄒衍等賢人來幫助治理國家,燕國的部分人對鄒衍不滿,在燕王面前進讒言,讓鄒衍蒙冤入獄,當時正值盛夏六月,天降大風雪。燕王意識到鄒衍的冤屈,就釋放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