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

窟室形制

石窟寺(grotto temples)是指就著山勢,從山崖壁面向內部縱深開鑿的古代廟宇建築,裡面有宗教造像或宗教故事的壁畫。

2020年11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

簡介


石窟寺
石窟寺
佛教建築有許多種類,石窟是其中最古的形式之一,在印度稱為“石窟寺”。石窟本是佛教僧侶的住處,佛在世時就已經存在了。一般石窟寺是開鑿岩窟成一長方形,在入口的地方有門窗。石窟中間是僧侶集會的地方,兩邊是住房。後來發展成為兩種形式:一種叫做“禮拜窟”,一種叫做“禪窟”。禮拜窟雕造佛像,供人瞻仰禮拜;禪窟主要是供比丘修禪居住的。禮拜窟有作前後兩室的,也有單獨一室的。其入口處有門,上面開窗採光。其平面有馬蹄形的、有方形的。內部裝飾有在石壁上雕鑿佛像,也有在中心石柱雕造佛龕、佛塔,也有在石窟四周作壁畫的。印度現存的佛教石窟以公元前一、二世紀至公元五世紀時所造的阿旃陀石窟重為最著名。其建築、雕刻和壁畫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從公元四世紀到八世紀之間,印度佛教的建築藝術向東傳播,我國西北,如新疆的庫車、甘肅的敦煌、山西的雲崗、河南的龍門、河北的南、北響堂山等地現存的古代石窟,就是首先吸取了印度石窟造型藝術而建造的。敦煌石窟是我國現存比較完整的石窟群之一,它自北魏歷隋唐五代宋元至清一千多年,共計開鑿一千多窟。北魏洞窟形式都是摹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前面入窟地方有一個“人”字形披間,是便於禮佛跪拜的前庭,窟的後半部有一個龕柱(中心柱),是為禮拜時遵照印度習慣迴旋巡禮用的。隋唐洞窟大約有兩種:一是沿用北魏的龕柱形式;一是中央平廣而三面有籠壁的形式。後來建造增多,為省工起見,把龕柱改成須彌座和屏風,別創一種洞窟的形式。
各時代石窟雕刻作品的鑒別,主要是從其面相、花紋、服裝等加以觀察。如六朝面相多是豐圓,後期較為瘦長,唐代則是頰豐頤滿。衣紋最初用漢代傳統的陰線刻法,後來兼採用西域的凸起線條,更發展成為直平階梯式的衣紋。服飾一般是採用印度的裝束,由單純而逐漸演變為複雜。

發展源流


從世界範圍看,石窟寺最早起源於古埃及,其前身為中王國時代各州顯貴在尼羅河沿岸山崖開鑿的岩窟墓。最有名的是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埃及南部開鑿的阿布辛拜勒石窟寺,內部按埃及神廟規格布置,門面還依懸崖石面鑿刻4尊高達23米的法老像,被公認為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巨形石窟造像。古埃及石窟寺的建築與藝術成就甚大,影響至亞洲。
到埃及新王國時代,由岩窟墓發展為石窟寺,仿照埃及神廟形制在山崖開鑿規模宏大的石窟。公元前5~前4世紀,波斯帝國諸王先後在其首都波斯波利斯附近山崖開鑿岩窟墓。
傳入印度,遂發展為印度佛教、耆那教的石窟寺。現存最早的印度石窟,約開鑿於孔雀王朝時期,如比哈爾邦的巴拉巴爾石窟。其地共存3窟,以洛馬沙梨西窟較完整,為單穴一門形式,窟體橢圓,門拱仿木構刻出柱、梁、檁、椽,附有群象朝拜佛塔浮雕,是按當地木構廟堂形制開鑿的。到笈多王朝時期,印度石窟寺的鑿建漸臻完備,形制可分佛殿窟、僧房窟兩大類,重要代表有巴查石窟、卡爾利石窟、納西克石窟和阿旃陀石窟,除建築規模宏偉外,還以豐富、精美的雕刻、壁畫見稱。這些石窟早期的屬小乘佛教,笈多時期則屬大乘佛教。隨著佛教傳至阿富汗、中亞及中國,石窟寺亦在這些地區廣為傳播。
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386—534)至隋(581—618)唐(618—907),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中國開鑿石窟始於3世紀,盛於5~8世紀,可分為新疆、中原北方和南方三大地區。形制除佛殿、僧房兩大類外,又增窟內立中心塔柱或佛像的塔廟窟。敦煌石窟、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是中國石窟寺的三大代表,屬於世界上最優秀的石窟。中國石窟寺絕大多數屬佛教也有一些屬道教。1992年在新疆吐魯番附近還發現數十座摩尼教石窟,這在世界石窟寺考古中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