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密故居
林祖密故居
林祖密故居建於清末,坐落在鼓新路67、69號,由主樓和副樓兩幢建築組成,系典型的西式建築。原有紅樓和烏樓兩座樓,但現在僅存烏樓。據蔣介石日記透露,1920年他來鼓浪嶼療養時,曾在此住過。如今,這座別墅僅能從外貌折射出它當年的顯赫,牆體外表大片脫落,紅磚畢露,表苔四處,殘破一堪。
目錄
![林祖密](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c/m6c984421d812fd088214b9d75f8d6d6c.jpg)
林祖密
他愛國愛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漳屬南靖等縣山洪為患,幾十萬災民流離失所,嗷嗷待哺,他聞訊后,即籌措5萬銀元,購米分批運到漳州一帶發賑。以往,閩南鄉間常有械鬥情事發生,死傷慘重。光緒三十四年四月,他向興泉永道道台建議設立“弭斗總會”,力圖消弭械鬥。對促進家鄉的經濟發展,他更是不遺餘力。10多年間,曾投入三四十萬元資金,相繼在龍溪(今漳州和龍海)、南靖、華安、漳平、龍岩等地購買大片荒山、荒地,創辦墾牧公司、林場。疏浚河流險灘,開闢航道,建設輕便鐵路,開採煤礦等農林、工礦實業和公用事業,利國利民。
民國初年,他前往在鼓浪嶼的日本領事館辦理註銷日本籍民手續,同時呈請北京國民政府內務部准予恢復中國國籍。民國2年(1913年)11月18日,他獲內務部發給的“許字第一號”復籍執照,成為台灣淪日後第一位獲得恢復中國國籍的台灣同胞。但林家在台灣的山林2萬多甲、水田2000多甲卻因此被日本侵略者沒收;林家經營的樟腦廠、製糖作坊和糖鋪共五六百家企業,也被強行壓價收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