鰩目

鰩目

徠鰩目,軟骨魚綱中沿著底棲、少活動方向發展的一支,包括各種鰩。這是一類特化了的鯊類,體形扁平,胸鰭擴大,與頭部相連如翼狀。背鰭與臀鰭縮小,尾鰭呈鞭狀。眼睛背位,口和鰓裂均腹位。牙齒扁平,便於壓碎貝類動物以作食料。自侏羅紀至今,但化石極少。

外形特徵


鰩目
鰩目
體形背腹扁平,胸鰭擴展與頭和軀幹癒合成盤狀,鰓裂5對,開口於頭的腹面(鰓裂腹位),口、鼻均在腹面,噴水孔在背面。尾多細長或呈鞭形,游泳主要靠胸鰭。生活在淺海的底層,游泳能力不強,食物以無脊椎動物為主。鰩魚體呈圓或菱形,胸鰭寬大,由吻端擴伸到細長的尾根部;有些種類具有尖吻,由顱部突出的喙軟骨形成。體單色或具有花紋,多數種類脊部有硬刺或棘狀結構,有些尾部內有發電能力不強的發電器官。

生長繁殖


就現在所知,全部鰩類魚均為卵生,其卵又稱“美人魚的荷包”,常見於海灘,長方形,有革質殼保護。

分佈範圍


鰩目
鰩目
鰩魚分佈於全世界大部分水區,從熱帶到近北極水域,從淺海到2700米以下的深水處。
我國常見的如孔鰩(Raja porosa),尾上具3~5縱行瘤刺,產於黃海、東海。赤魟(Dasyatis akajei),尾細長如鞭,尾上有一個長棘,分佈於東海和南海。電鰩(Narkejaponica),因具有發電器官而得名。電器官位於擴大了的胸鰭內,呈蜂窩狀,是由六角形肌肉細胞組成,放電量可達100伏特左右,用以防禦敵害或以電擊昏小動物以捕食,產於南海。

生長習性


鰩目
鰩目
鰩魚體型大小各異:小鰩成體僅50厘米;大鰩可長達2.5米。鰩魚無害,底棲,常常部分埋於水底沙中。遊動時靠胸鰭作優美的波浪狀擺動前進。以軟體動物、甲殼類和魚類為食,由上面突然下沖,撲捕獵物。

亞種種類


鰩目
鰩目
鰩目是多種身體扁平的軟骨魚,屬於板鰓類,在基因上和鯊魚很接近,尤其和貓鯊科更接近,因此和鯊同屬於一類,鰩一般在海底營底棲生活,口和鰓裂都是腹位,只有少數種類是在海中遊動或在淡水中生活,胸鰭大,臀鰭消失,一般是肉食性,以魚和軟體動物為食物,體形差異相當大,大的有幾米長,小的只有幾厘米,也有可以作為寵物飼養的品種。
除了能發電的電鰩目單獨分出以外,鰩目的魚可以分為14個科,是板鰓類中最大的目。共9屬,分3科。

分類學


鋸鰩科 (Pristidae)
鰩目
鰩目
尖犁徠頭鰩科 (Rhynchobatidae)
犁頭鰩科 (Rhinobatidae)
團扇鰩科 (Platyrhinidae)
鰩科 (Rajidae)
單鰭鰩科 (Arhynchobatidae)
無鰭鰩科 (Anacanthobatidae)
擬鰩科 (Pseudorajidae)
扁魟科 (Urolophidae)
魟科 (Dasyatidae)
江魟科 (Potamotrygonidae)
燕魟科 (Gymnuridae)
鱝科 (Myliobatidae)
蝠鱝科 (Mobul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