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寨鎮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下轄鄉鎮

韋寨鎮,隸屬於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位於臨泉縣城南10公里處。東鄰單橋、長官鎮,南接迎仙、瓦店鎮,北靠田橋鄉黃嶺鎮。S204省道、韋艾公路、韋廟公路、韋單公路縱橫穿而過,交通十分便利。

歷史沿革


安徽省臨泉縣韋寨鎮是臨泉縣西南重鎮,距縣城10公里,常住人口82400人,國土資源面積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233.74畝,全鎮轄16個行政村。
韋寨鎮歷史悠久,韋寨集始建於明末,1947年設鄉,1952年設區,1961年成立韋寨人民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撤區並鄉與韋周、史寨2鄉組建為韋寨鎮。
韋寨鎮交通便利,資源豐富。離阜新高速入口15公里,s204線、韋艾、韋廟、韋單路穿境而過。河流密布,土壤肥沃,資源豐富。農業、畜牧業歷史悠久,發展迅速。建有黃牛養殖專業合作社6個,養豬專業合作社8個,禽類專業合作社4個。素有“三粉生產之都”、“畜牧養殖大鎮”的美譽。
韋寨鎮產業興旺,工業發達。現有企業126家,有貫興肉類加工廠、韋寨彩印廠、京城麵粉廠、得利麵粉廠、脫水蔬菜廠、石膏板條加工廠、智永三粉加工、木材加工廠等知名企業。黃牛養殖、生豬養殖、土雞養殖、肉食品加工、三粉生產、蔬菜脫水等已成為該鎮支柱產業。
韋寨鎮民風淳樸,人文薈萃。在清朝是雲南王韋仲魁的故鄉,近代更有曹國勛、李超凡等革命先賢。1948年2月劉鄧大軍曾會師於此,是著名的愛國教育基地。以雜技為代表的韋寨民間藝術在國內影響深遠,有“雜技藝術名鎮”的稱號。
韋寨鎮境內涎河、葦河、孟河依次貫穿31個行政村,水利資源十分豐富。全鎮面積七十多平方公里,轄31個行政村,138個自然村,486個村民組,16473戶,人口78465人,耕地64365畝。
韋寨鎮是1992年撤區后成立的鎮。韋寨集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自建鎮以來,鎮黨委、政府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經過多年的規劃和建設,街道已基本形成格局,特別是近年來,修建了兩縱兩橫2000米的油路街道,使韋寨集面貌煥然一新。
韋寨鎮建設
韋寨鎮建設
隨著韋寨鎮自來水廠的投入使用,有線電視的開通,S204線綠化帶的建成和下水道的竣工,鎮上多個房地產小區的開發建設、公交路線的設計規劃,並積極藉助臨泉新城政務新區、體育新區、住宅新區的逐步南遷,未來的韋寨集一定能發展成為一個各項緊鄰縣城功能齊全,環境優美、人民生活水平較高、工商業興旺發達、第三產業繁榮、城市化水平較高的中心鎮區。
2012年3月,韋寨鎮委託合肥工業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編製了《韋寨鎮總體發展規劃(2012-2030年)》,為推動韋寨鎮合理規範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自然資源


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紅芋、玉米、大豆等。經濟作物有芝麻、棉花、油菜和各種瓜果蔬菜。農村勞動力極為豐富,全鎮每年外出人口23000多人。

經濟


2004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542億元,其中一產9293萬元,二產3100萬元,三產30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680元。民營經濟達3189萬元,勞務輸出收入5839萬元,財政收入達290多萬元。全鎮信用款餘額10400萬元,貸款規模7200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以內。實現了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第一產業

完善了農村稅費改革,逐步調整了種植結構,大力推廣土地租賃經營和規模種植,重點強化韋大村千畝反季節蔬菜基地,於閣、高橋、史寨、小麥-西瓜-棉花套種基地建設。積極促進專業種植協會發展,走公司加農戶發展之路。技術上,全面推廣良種化,大力發展無公害產品和綠色食品。

第二產業

大力發展以庭院為基礎的規模養殖,走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之路,初步形成了東部以韋寨村為中心的養豬、養雞區,西部以於廟為中心的養牛養羊區,南部以孟庄為中心的養牛養鵝區。三大養殖區的快速發展改變了韋寨農業產業結構,大大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據統計,全鎮黃牛10頭以上養殖戶81家,30頭以上的17家,養雞、養鵝規模戶53家,養豬規模戶9家,養羊7家。2004年全鎮黃牛存欄11628頭,生豬存欄9136頭,山羊存欄10790隻,禽18.5萬隻,養殖業為全鎮人均增加收入460元。

第三產業

全鎮有各類企業118家,從業人員1883人,企業總產值3189萬元。其中大型的有貫興肉類加工廠、韋寨鎮粉絲廠、韋寨彩印廠、京誠麵粉廠、韋大蔬菜脫水廠等。

文化


鄉鎮特色

1、本鎮盛產小麥、芝麻、蔬菜、紅芋,其產品或加工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2、肉食冷凍加工相當興旺,全年產值3000萬左右,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
3、“三粉”即“粉面、粉皮、粉條,韋寨地區加工三粉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韋寨因盛產粉條而被譽為“三粉之都”。其年產量最高時可達數千噸。韋寨地區一產的粉絲是純紅芋粉,因色澤白亮,柔韌耐煮,口感爽滑而受到消費者青睞,產品熱銷全國各地。

社會


韋寨鎮科教文衛事業發展很快。建鎮后即成立了鎮教育辦公室,專抓教育工作。2004年進一步實施改革,撤教辦室成立“中心學校”實行中心學校校長負責制,由於黨和政府對教育事業的高度,加大了教育投入,提高了教師待遇,改善了教學設施,通過危房改造,現全鎮中小學基本實現全是平房或教學樓。截止2004年,全鎮共有中學三所,小及幼兒園32所,在校學生13120人。
韋寨鎮中心衛生院設施齊全,衛生防疫醫療工作成績突出,也多次獲縣、市衛生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旅遊


韋寨鎮規劃
韋寨鎮規劃
韋寨鎮劉鄧大軍紀念館是阜陽市最大的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景點,現在該館正在全力推進二期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劉鄧大軍紀念博物館)和三期工程建設(安徽皖北民俗風情村),現已成為安徽省重要的廉政教育基地。
韋寨鎮建設
韋寨鎮建設
1947年8月,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2月24日,鄧小平率領的前方指揮所自大別山轉出,與劉伯承率領的後方指揮所在韋寨鎮吳營村勝利會合。這一事件在當地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話,讓後人見證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運籌帷幄的風範和革命情懷,也是歷史留給韋寨人民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
值我黨的90華誕之際,為重溫劉鄧會師這一重大事件,臨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積極謀划,按照復舊如舊的原則,請阜陽建築設計院精心規劃設計,由縣土建公司施工建設,在韋寨鎮吳營村寨內重建了劉鄧大軍會師紀念館。
建設之初,阜陽市市委書記宋衛平、臨泉縣縣委書記高子球、縣長郁杉、縣委副書記湯志、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閆濤等領導同志多次蒞臨現場調
研指導,在強調工程意義的同時,叮囑施工人員要高標準、高質量完成遺址復建工作。縣住建局派出專業監理全程跟蹤監督,確保工程質量。韋寨鎮黨委政府更是高度重視,把遺址的復建工作當成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主要負責人定期到場督查施工進度,多方協調,排除困難,保證工程順利進行。
韋寨鎮旅遊
韋寨鎮旅遊
該紀念館一期工程設計院落兩重,房屋12間,投資160萬元,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加上其他附屬設施共佔地約十餘畝。本著“復舊如舊”的原則,在工程的規劃樣式、建設用料等方面都做了仔細考究,尊重歷史原貌,保證了紀念館的“原汁原味”。
劉鄧大軍紀念館對於加強廣大幹部群眾的歷史傳統教育將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也將進一步提高臨泉縣旅遊文化的知名度和品位,促進全縣文化事業的發展繁榮!
另外,韋寨鎮還是著名的雜技之鄉,韋寨鎮韋小庄幾乎整個村子都專註於雜技事業,雜技文化在韋寨鎮已經形成一種產業模式,現在韋小庄建有雜技文化廣場,雜技機構、雜技表演專業團隊等,使臨泉縣成為安徽省著名的雜技文化之鄉,現在的韋小庄雜技已經發展為韋寨鎮又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
韋寨鎮農業
韋寨鎮農業
還有,西李寨行政村蔣庄,乾淨整潔,民風淳樸,自然風景優美,空氣清新,以及大自然的外緣,都賦以生命。於是,一個是葉子,一個是花;親誼與同情在每一根血管里活動著。